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四川蜀都地质工程勘察院二一年九月0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四川蜀都地质工程勘察院委 托 单 位:大邑县出江镇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 核:总工程师:院 长:提交报告单位:四川蜀都地质工程勘察院资 质 等 级: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证 书 编 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8231004)号提交报告日期:二一年九月目 录前 言1一、任务由来1二、评估工作依据1三、评估工作目的与任务2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
2、述3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3二、以往工作程度4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4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6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8一 地理位置8二、气象、水文9三、地形地貌11四、地层岩性11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2六、工程地质条件14七、水文地质条件16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6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8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8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8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9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9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预测19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26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原则及指标26
3、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7三、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28四、防治措施29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31附图: 1、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区评估图2、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A-A)24前 言一、任务由来大邑县出江镇人民政府拟在成都市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修建“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工程项目。拟建区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根据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文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4、的通知及川国土资函2005116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应对征地区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委托四川蜀都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评估,针对工程总体规划要求,及工程建设布置等情况,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不包括对施工期临时驻地及营地进行评估)。签订了评估合同,并送交了委托书。二、评估工作依据 本次评估主要依据有: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2、国务院令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3、“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4、“川国土资发2004240
5、号”文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5、“川国土资函2005116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6、国土资发2008168号关于加强5.12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7、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建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防灾避灾措施告知制度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958号);三、评估工作目的与任务1、评估工作目的本次评估工作目的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用地及其周边环境地质灾害情况、建设用地适宜性等做出评估,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对恢复重建的危害。2、评估工作任务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
6、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新建工程场地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包括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现状调查和评估;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为工程建设用地审批和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具体要求为:. 确定评估工作的级别和范围。. 对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估,具体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状况等。. 查明评估范围地质灾害分布、类型
7、及基本特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环境条件、规模。对其危险性作现状评估。. 评估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1、工程和规划概况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该工程占地面积约13355m2。根据委托方介绍,拟建工程主要包括:安置小区住房及附属设施。结构基础形式,荷载不详。2、用地范围工程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出江镇宝
8、珠村三社;地理坐标:东经10320461032053,北纬303404303409,面积约0.013355平方公里(约合20.00亩);为原农用地、荒坡地、农宅建筑等(照片1-1)。照片1-1 征地区地貌特征二、以往工作程度建国以来,在大邑县境内,前人做过的地质工作较多,主要包括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区域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地质工作。主要简述如下:1、区域地质:1975年由四川省地质局第二区域测量大队完成的1:20万灌县幅区域地质普查报告和1977年由四川省地质局第二区测大队四分队完成的1:20万邛崃幅区域地质普查报告。全面反映了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时代与层序、地质构造和岩性
9、等基础性的地质特征,为本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资料。2、区域水文地质:1977年和1981年由四川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分别完成的1:20万邛崃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和灌县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较全面地反映了区内的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及其补给、迳流和排泄特征等,为本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性水文地质资料。3、区域环境地质:1985年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的1:20万成都平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评价报告。对成都平原及周边县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的调查评价,其成果资料可供本次工作参考。4、地质灾害: 2005年由四川省地质环
10、境监测总站完成的四川省大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08年4月由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完成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及2008年7月完成的大邑县“5.12”地震灾后四川省大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建议稿);2009年10月有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的四川省大邑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区划报告比较全面的查清了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特征;其成果资料是本次工作的基础资料,可直接用于本次工作的开展。上述成果资料为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为评估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评估工作依照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进行
11、。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在充分收集了已有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抗震区划及勘察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质调查法,对拟建场地及其影响区进行了1/2000的地质灾害调查及地质环境测绘工作,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工程地段实地绘制了地质剖面。评估区所用坐标采用Magellan型手持GPS实地测定,并根据1/1万航测地形图及1/500地形图明显地物相互核实校对后确定;通过调查测绘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野外调查工作于2010年9月2日至4日完成,调查面积约0.41km2,在野外调查,广泛收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真编制了图件和报告,于20
12、10年9月10日即时提出了全部成果资料。其工作过程按照如下框图进行(图1-1)。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接受评估委托建设和规划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建设和规划项目工程分析划分评价级别、确定评价范围综合评估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提交报告或说明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图1-1 评估工作程序框图本次评估工作从接受任务到完成评估报告,评估工作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完成的工作量如1-2。表1-2 评估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表 序 号项 目单 位工作量主 要 内 容1资料收集份5建设的规划文件、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气象、水文等资料2野
13、外调查天2地面调查、重点部位调查、摄影km20.41点18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点调查3剖面测量km0.44资料整理天2照片、收集资料、图件编制5报告编制天7通过自检与审核认为,资料收集来源可靠,调查测绘准确详实,评估程序及工作方法符合要求,评估报告自检合格。评估成果资料可作为项目土地审批、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和指导性文件。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一) 评估范围的确定根据拟建工程项目可能遭受的现状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和致灾因素来源范围,以及工程建设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综合确定评估范围。拟建项目位于中低山斜坡沟谷地带,故评估范围为:北侧西侧及东侧达出
14、江河河边,南侧则以征地边界南侧斜坡中上部宽缓平台;评估范围为北西至南东方向呈矩形展布,长250400米,宽200300米;地理坐标:东经10320441032100,北纬303359303411;面积约0.0848平方公里(约合127.2亩)。评估范围详见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N0:1)。征地红线图和规划地形图由委托方提供,比例尺1:2000。(二)、评估级别的确定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其评估级别的确定是在建设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划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场地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斜坡沟谷地形。场地位于斜坡下部沟谷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
15、型较简单;拟建场地处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尾部,地质构造较复杂;评估区内陡坡段出露白垩系下统夹关组砂岩夹薄层泥岩,场地主要分布厚度约为15m的第四系残坡积层,岩性岩相较差,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地下水对周边斜坡形成地质灾害作用较大,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因此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属中等类(地质环境条件详见后述)。(见表1-3) 表1-3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质灾害发育中等。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
16、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注:1、打“”者为符合选项;2、其中有一项符合较复杂条件者即划分为较复杂类型;3、评判结果属“中等”类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建设项目重要性:拟建“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为城镇新区建设工程;投资总额大,按技术要求表5-3,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属重要建设项目(见表1-4)。表1-4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项目类型项目类别重要建设
17、项目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较重要建设项目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一般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备:1、打“”者为符合选项。 2、评判结果属“重要建设项目”。、评估级别根据上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综合分析确定该场地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
18、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评估(见表1-5)。表1-5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复杂程度评估分级项目重要性复杂中等简单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一级一级较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建设项目二级三级三级注:1、打“”者为符合选项;2、评判结果属“一级”。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一 地理位置大邑县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宝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位于大邑县西南部出江镇宝珠村,出江镇距大邑县城30公里,东临斜源镇,北接西岭镇南与新场镇,邛崃大同镇接壤。乡镇行政区划属出江镇宝珠村三社,场区中心点坐标:N:303402;E: 1032049。评估面积0.0848km2。场地北侧为西岭镇至新场镇公路通过,交通便利。评 估 区图2
19、-1 评估区场地交通位置图二、气象、水文1、气象评估区评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全天候的四季旅游。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6.0 (平坝区),1月平均气温5.57月平均气温26.1,极端最低气温-4.8,极端最高气温35.1。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84天。平均年降水量1098.2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8月,其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46.3%(平坝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平坝、丘陵、山地区依序分别为1033.8小时、744.4小时83.7小时。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变化,常显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生物气候垂直变化特点。县域3
20、4年平均降水量为1078.3mm,县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夏季(69月)平均降雨量为789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3%,冬季仅为60.1mm,占5.57%(见图2-2,2-3)。降雨量区段分布极不均匀,在地区上分布由西向东递减。县域以西北山区地带为12001268.8mm;中部红层丘陵区为10651100mm;东南部平坝区为960980mm东西降雨量差值308.8mm,(见图2-2)。从上图可看出,评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1801200mm。根据资料收集评估区日最大降雨量为219.3mm(1987年6月26日),最大连续降雨9天15天。评 估 区图2-2 评估区降雨等值线图图2-2 大邑县多年月平均降
21、雨量统计直方图图2-3 大邑县多年均降雨量统计曲线图 2、水文场地区公路北侧约30米为出江河,出江河发源于西岭镇白杉岗北端,流经县境主河道长60公里,年平均流量约20m/s,最大流量约120 m/s。为县境主要灌溉河流,中下游兴建有多处水利工程设施引水灌田,在场地区北西侧约150米为三坝电站坝区。调查期,河水水位标高约603米,场地最低标高约610米,据访问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约607米,且下流三坝电站大坝有洪水调节作用,所以出江河对拟建场地影响较小。场地区原为坡地林地、耕作区及旧宅地,无明显地表河流分布,微冲沟不发育。地表水对拟建场地影响较小;故对评估区有影响的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评估区属于
22、山间沟谷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较丰富地区,地表水体主要为出江河及大气降雨,地下水主要为残坡积层中的潜水及基岩裂隙水。据地面地质调查,评估区未见明显泉水出露;据访问,在雨季,坡体下部见少量地下水呈点滴状或浸润状泄出;表明雨季时斜坡易受到大气降水渗入的不利影响。三、地形地貌评估区位于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成都平原西缘。属中切割中山单斜斜坡地形。评估区地貌成因类型,属构造剥蚀类型,微地貌属单面山、圆顶山、微冲沟。分水岭薄,横向沟谷发育,呈“U”形或“V”形。评估区内多为坡地林地、农田耕地及原旧宅地(见照片2-1)。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低,向出江河倾斜。最高斜坡平台标高712.2米, 最低出江河河边标高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邑县 出江镇 宝珠 村三社 安置 小区 地质灾害 危险性 评估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