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内部通信工程光缆项目编制说明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营商内部通信工程光缆项目编制说明文档.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3年深圳联通数据客户接入工程一阶段设计2013年中国联通广东深圳南山红花岭宿舍光缆新建工程 工程编号: 设计编号: 建设单位: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设计单位: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2013年7月2013年深圳联通数据客户接入工程一阶段设计2013年中国联通广东深圳南山红花岭宿舍光缆新建工程 总 经 理:韩志刚总 工 程 师:孔 力处 主 管:冯 毅设计总负责人:刘明胜审 核 人:邓泽荣单项负责人:刘雁斌设 计 人:刘雁斌概(预)算审核: 邓泽荣 证号: 通信(概)字12990016概(预)算编制: 曾 雯 证号: 通信(概)字08990
2、008文 件 分 发 表单位名称全套文件施工图纸及 说 明全 套概(预)算全套器材概(预)算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3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存档2 合 计5备注2013年深圳联通数据客户接入工程一阶段设计目 次一、 设计说明11. 总体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设计依据11.3 设计内容范围及分工21.4 文件组成21.5 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量21.6 工程投资32. 业务需求32.1 接入网承载业务分析32.2 客户群接入业务需求分析32.3 本期业务需求43. 建设方案43.1 建设原则43.2 网络设计方案43.3 器材选型63.4 主要光缆技术指标要求74. 强制
3、性标准要求引用84.1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强制性标准)84.2 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标准)94.3 YD 5191-200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强制性标准)104.4 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标准)114.5 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135. 施工技术要求185.1 光缆线路的敷设安装要求185.2 光纤配线架及光缆交接箱安装要求226.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236.1 施工注意事项236.2 安全要求236.3 消防要求266.
4、4 环境保护266.5 对外联系工作27二、 预算281. 预算编制说明281.1 工程总投资及分析281.2 预算编制依据281.3 材料价格及有关费率的取定292. 预算表格31(1)工程预算总表(表一).XL-01(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预算表(表二).XL-02(3)建筑安装工程量预算表(表三甲).XL-03J(4)建筑安装工程量预算表(表三乙).XL-03Y(5)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仪表使用费预算表(表三丙).XL-03B(6)国内器材预算表(表四甲)(国内安装设备表).XL-04GS(7)国内器材预算表(表四甲)(国内材料表).XL-04GZ (8)工程建设其它费用预算表(表五甲).XL
5、-05三、 图纸31(1) 地理概貌图.2013SJ0216S-GL(NS)-01 (2) 光缆建筑方式,光缆配盘表及纤芯分配图.2013SJ0216S-GL(NS)-02(3) 光缆路由图(一). .2013SJ0216S-GL(NS)-03(4) 光缆路由图(二).2013SJ0216S-GL(NS)-04(5) 通信井内光缆布放安装示意图.2013SJ0216S-GL(NS)-05 (6) 光缆结构示意和技术指标图.2013SJ0216S-GL(NS)-06(7) 光缆、ODF接地示意图.2013SJ0216S-GL(NS)-072013年中国联通广东深圳南山红花岭宿舍光缆新建工程 ii
6、i2013年深圳联通数据客户接入工程一阶段设计一、 设计说明1. 总体概述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2013年中国联通广东深圳南山红花岭宿舍光缆新建工程”,项目编号为:WEK13EA0B01190.4403.004,设计阶段为一阶段设计,设计编号:2013SJ0216。随着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和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大。为满足用户需求,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急需加快自己的建设步伐,扩大服务区域,建设一个多业务、功能完善、可靠性高的通信网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各类用户的需要。接入网络是面对用户的最前沿,也是关系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接入网络的合
7、理建设,对中国联通深圳市分公司更好的占领市场和为今后企业的发展都非常必要。因此中国联通深圳市分公司在原有接入网机房资源成熟的基础上,经过详细调查决定建设2013年中国联通广东深圳南山红花岭宿舍光缆新建工程。工程实施后可为该地区用户提供相应业务需求,并为日后发展建设打下良好基础。1.2 设计依据(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关于委托进行2013年中国联通广东深圳南山红花岭宿舍光缆新建工程一阶段设计的函】;(2)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号及名称强制性条款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1.0.6、3.1.1、3.1.2、3.6.8、3.9.1、3.10.3、
8、3.11.2、3.13.6、3.14.1、4.8.1、5.3.1、5.3.4、6.4.3、6.6.4、7.4.6、9.2.9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1.0.3 、4.0.4 、4.0.5、4.0.8、4.0.13、5.0.3、6.0.3YD 5191-200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1.0.5、4.1.2、4.2.2、5.0.3、5.0.7、6.0.2、7. 1. 6、7.2.5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6.2.2、6.2.14、6.4.8、6.5.12、6.7.3、7.2.4、7.4.12、8.3.1、8.3.5YD 5121-2
9、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4.1.1、4.1.2、4.1.3、4.1.5、4.1.6、4.1.7、5.8.3 、6.2.2、7.6.1、7.6.2、7.6.3、7.6.4、7.7.1、7.7.2、7.7.3、7.7.4、7.7.5、7.7.6 (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与我公司设计人员共同确定的技术方案和实施原则。1.3 设计内容范围及分工本工程仅包含线路侧的设计。光缆单项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沙河信息园光交至白石洲村委基站光缆的敷设及防护设计。1.3.1 设计分工本期工程涉及的相关专业主要为光缆专业,本工程涉及专业和其它专业的分工如下:设备专业与线路光缆专业的分工:以本
10、节点机房内ODF/ODB架为界,ODF/ODB至OLT设备、分光器侧所需跳纤由设备专业负责,其他由光缆专业负责。1.4 文件组成本项目设计文件仅包含线路专业,共一册设计文件。本设计分为设计说明、预算、图纸三部分。设计阶段为一阶段设计,设计编号:2013SJ0216。1.5 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量本工程主要建设规模为:敷设通信光缆48芯2.01Km。本期工程新增端口48个。主要工程量如下表:表1-1 光缆单项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1架空光(电)缆工程施工测量100m1.230 2管道光(电)缆工程施工测量100m17.490 3布放光(电)缆人孔抽水(积水)个5.000 4布放
11、光(电)缆手孔抽水个6.000 5敷设管道光缆(60芯以下)千米条1.841 6穿放引上光缆条1.000 7管、暗槽内穿放光缆百米条1.180 8桥架、线槽、网络地板内明布光缆百米条0.050 9光(电)缆上线洞楼层间防火封堵处1.000 10光缆成端接头芯96.000 11用户光缆测试(48芯以下)段1.000 12敷设硬质PVC管(25以下)100m1.180 13放、绑软光纤(设备机架之间放、绑)(15m以下)条4.000 14放、绑软光纤(中间站跳纤)条4.000 15布放单芯电力电缆(16mm2以下)10米条0.200 1.6 工程投资本册文件预算为一阶段设计预算,本设计预算总额为4
12、0380.89 元,其中:设备费为13294.02 元,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9057.19 元,工程建设其它费为6476.58 元,预备费为1553.元。2. 业务需求 2.1 接入网承载业务分析当前,中国联通在继续确保宽带接入高速增长的同时,正把更多的力量投向集团客户业务的建设。集团客户业务是中国联通的战略重点,是实现“调结构、闯新路”,聚焦突破,实现集团信息化服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联通的集团客户业务,从业务上划分为互联网专线业务、数据专线业务和语音业务三大类;从技术实现上可以采用DDN、ATM、FR、SDH和MSTP等不同传输技术;从速率上可以提供N*64k、2M、10M、34M
13、、45M、100M、GE、2.5G、10G等各种速率的专线接入服务。中国联通提供的集团客户服务由于具有安全可靠,速率丰富,业务成熟,应用广泛,通达范围广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也为中国联通带来新机遇。为了更好的发展集团客户业务,中国联通需要建设高质量、高速度的宽带网络以支撑集客业务的发展。2.2 客户群接入业务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深圳联通的集团客户专线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根据深圳联通20132015发展规划-市场分册预测,未来三年,深圳联通集团客户收入增长要高于公众市场,集客新增占公司新增比超过50% ;联通集客占深圳政企客户份额提高10个百分点;行业应
14、用和ICT收入预期大幅度增长。2.3 本期业务需求本工程主要满足红花岭宿舍的宽带接入需求,具体如下表:表1-2 本期工程业务需求表序号区域客户名称业务类型达产期数量1南山红花岭宿舍普通数据专线2M1线表1-3 本工程新增端口类型统计表预计覆盖用户数(单位:户)预计增加端口数新增端口接入方式统计FTTHPON+LAN传统LANPON+DSL其他40240000243. 建设方案3.1 建设原则本期工程建设主要考虑以下原则:(1)以集团、省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投资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满足业务需求;(2)统筹规划现有资源,提高现网资源利用率,节约投资;(3)网络组织应从技术和经济
15、两方面综合考虑,技术先进可行;(4)优化网络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快速反应能力;(5)系统的设计方便维护,包括硬件的维护、软件的维护;(6)设备选型考虑采用目前成熟、先进的通信设备。3.2 网络设计方案3.2.1 总体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本工程利用深圳联通公司基于MSTP综合传输网络设备和覆盖全市的光纤网,为客户提供专线业务。MSTP传输网可支持传真、会议电视等高实时性要求的业务;可提供以太网透传专线,更符合金融、政府等大客户的消费习惯;MSTP是SDH的延伸,SDH已大量应用,可充分利用现有SDH网络资源构建大客户专线网,另外,SDH已规模化,产业综合成本对于DDN、FR、ATM要低很多;二
16、层交换、MPLS等技术引入MSTP后,可开展以太网统计复用型数据电路专线、L2-VPN等业务,基本能满足客户对统计复用型专线的需求。目前深圳联通的专线业务划分为互联网专线业务、数据专线业务两类,拓扑图分别如下所示:图1-3 互联网专线拓扑图图1-4 数据专线拓扑图本工程客户需求为数据专线,因此采用图1-2的拓扑结构开通业务,即在客户端设置光端机或者光电转换器,利用光纤接入联通机房的MSTP设备,从而为客户提供FE、E1、2M等多种接口,满足用户各种情况下的业务接入需求。3.2.2 光缆建设方案本次工程由沙河信息园光交新增48芯光缆2.01Km至白石洲村委基站。全程采用管道、钉固和槽道方式敷设。
17、3.2.3 光功率预算表1-4 光功率预算表 本工程最大光功率损耗计算表(单位:dB)计算区间光缆衰耗分光器衰耗活动接头衰耗(-0.5dB/个)固定接头衰耗(-0.08dB/个)光缆富余度Mc(dB)衰耗合计光缆长度(km):4.510波长:1310nm(-0.36dB/km)波长:1490nm(-0.22dB/km)接头个数:8熔接个数:6-2波长:1310nm波长1490nm曙光机房至白石洲村委基站-1.62不测试0-4-0.48-8.10不测试跳纤路由:曙光机房长虹光交沙河信息园光交白石洲村委基站。3.2.4 设备建设方案本工程所需光端机、光电转换器等接入设备由联通运维部门负责提供,属于
18、开通物资,不列入本项目。3.2.5 其他建设条件本期工程需要就进线事宜协调红花岭物业公司,涉及物业协调费1000.00元。3.2.6 共建共享方案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针对当前电信重组和即将启动的新一轮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0月6日对外公布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235号文)。本工程以开通机房为主,但布放光缆中途受阻,无其它路由可布放,故申请共建共享。本次共享通信管道1531米。3.3
19、 器材选型本工程各种器材的选型均应满足工信部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的相关技术规定。表1-5 光缆单项甲供材料表序号名称规格程式单位数量148芯单模光缆GYTS-48B1 米2010 2主干光(电)缆线标塑料个683.4 主要光缆技术指标要求G.652 型光纤光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表1-6 G.652 型光纤光缆主要技术性能序号项 目单位技术标准备 注1光纤类型匹配(凹陷)型CCITT G.652 单模2标称工作波长nm1310.1553模场直径(1310nm)m8.6-9.50.74模场直径1550nm 厂方提供m8.0-11.05包层直径m12516模场同心度偏差m0.8131
20、0 nm7包层不圆度28截止cnm1100-1280 2m光纤上测试波长ccnm1260 20m 光缆+2m 光纤上测试9衰减1310nmdB/Km0.361285-1330nmdB/Km0.381550nmdB/Km0.25 101550 nm 处衰减特性dB衰减增加值松绕100 圈,半径为37.5mm 0.1 11色零色散波长Nm1300-1324最大零色散斜率PS/nm.KM0.093色散系数1288-1339 PS/nm.KM3.5 散nm 色散系数1550 nmPS/nm.KM18偏振模色散系数Ps/ km0.8 12光纤筛选试验拉力GPa0.69加力时间1S13光纤最小弯曲半径mm
21、30单盘光缆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下表表1-7 光缆主要技术性能 序号光 缆单 位技术标准备注1直埋光缆长期N1000短期N3000水底光缆2T长期N10000抗张强度短期N20000水底光缆4T长期N20000短期N400002管道直长期N/mm1000埋架空光缆短期N/mm3000水底光缆2T长期N/mm3000短期N/mm5000抗压轻度水底光缆4T长期N/mm5000短期N/mm80003管道直埋缆(长期/短期)10D/20DD 为光缆直径弯曲半径水底光缆(长期/短期)20D/30D4光缆外护层厚度mm2.0/1.9/1.8标称值/平均值/最小值5外护层绝缘电阻M .Km2000浸水24
22、 小时测试500V DC6外护层介电强度KV15浸水24 小时,2 分钟DC7标准盘长直埋m3000-0m管道水底光缆m2000-0m8温度范围-40-+60 0.02dB4. 强制性标准要求引用4.1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强制性标准)(1)总则1.0.3 对于产生环境污染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建设计划,并执行“三同时制度”,即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生态环境保护4.0.4 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取土。4.0.5 工程建设中废弃的沙、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
23、专门存放地堆敢,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尬地以外的沟渠倾倒;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应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4.0.8 通信工程建设中不得砍伐或危喜国家重点保拼的野生植物。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严禁砍伐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4.0.13 通信工程中严禁使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做杀虫剂。(3)噪声控制5.0.3 必须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正常使用;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4)废旧物品回收及处置6.0.3 严禁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倾倒、堆放固体废弃物。4.2 GB 5068
24、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标准)(1)总则1.0.6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必须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部门测试合格的防雷器。(2)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必须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3.1.2 大(中)型通信局(站)必须采用TN-S或TN-C-S供电方式。3.6 接地线3.6.8 接地线中严禁加装开关或熔断器。3.9 接地线布放要求3.9.1 接地线与设备及接地排连接时必须加装铜接线端子,并必须压(焊)接牢固。3.10 计算机网络接口、控制终端接口的保护3.10.3 计算机控制中心或控制单元必须设置在建筑物的中部位置,并
25、必须避开雷电浪涌集中的雷电流分布通道,且计算机严禁直接使用建筑物外墙体的电源插孔。3.11 集中监控系统的接地与接口的保护3.11.2 通信局(站)范围内,室外严禁采用架空走线。3.13 配电系统3.13.6 局站机房内配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部分均应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3.14 机房内辅助设备的接地3.14.1 室内的走线架及各类金属构件必须接地,各段走线架之间必须采用电气连接。(3)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4.8 其它设施的接地4.8.1 楼顶的各种金属设施,必须分别与楼顶避雷带或接地预留端子就近连通。(4)有线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5.3 宽带接入点5.3.1 宽带接入点用户单元的设备必
26、须接地。5.3.4 出入建筑物的网络线必须在网络交换机接口处加装网络数据SPD。(5)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6.4 天馈线接地6.4.3 接地排严禁连接到铁塔塔角。6.6 GPS天馈线的防雷与接地6.6.4 GPS天线设在楼顶时,GPS馈线在楼顶布线严禁与避雷带缠绕。(6)小型通信站的防雷与接地7.4 其他7.4.6 缆线严禁系挂在避雷网或避雷带上。(7)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9.2 防雷器的使用要求9.2.9 可插拔防雷模块严禁简单并联作为80kA、120kA等量级的SPD使用。4.3 YD 5191-2009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强制性标准)(1)总则1.0.5
27、共建共享电信基础设施时,应满足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其他相关要求。(2)基站机房共建共享要求4. 1 基站机房共享要求4.1.2 基站机房共享时,必须根据所有设备的重量、尺寸、排列方式及楼面结构布置等对机房楼面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保证结构安全。4.2 基站机房共建要求4.2.2 在已有建筑物里共建基站机房时,必须根据所有设备的重量、尺寸、排列方式及楼面结构布置等对机房横面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保证结构安全。(3)基站天面共建共享要求5.0.3 基站天面共建共享时,必须根据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天线及其支撑设
28、施的尺寸、重量和安装方式等情况对支撑设施及屋面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保证结构安全。5.0.7 基站天面共建共享时,电磁辐射应满足GB 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要求。(4) 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要求6.0.2 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时,电磁辐射应满足GB 8702-19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要求。(5)基站电源系统共建共享要求7.1 基站电源系统共享要求7. 1. 6 防雷及接地系统应共享,并检查原有系统是否满足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必要时进行扩建或改造。7.2 基站电源系统共建要求7.2.5 防雷及接地系统应共同建设,并满足
29、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4.4 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标准)(1)光缆线路敷设安装6.2 直埋光缆敷设安装要求6.2.2 光缆埋深应符合表6.2.2的规定。表6.2.2 光缆埋深标准敷设地段及土质埋深(m)普通土、硬土1.2砂砾土、半石质、风化石1.0全石质、流砂0.8市郊、村镇1.2市区人行道1.0公路边沟石质(坚石、软石)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其他土质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公路路肩0.8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沟渠、水槽1.2河流按水底光缆要求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
30、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沙土。此时光缆的埋深相应减少。 3.上表中不包括冻土地带的埋深要求,其埋深在工程设计中应另行分析取定。6.2.14 直埋光(电)阵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6.2.14的要求。表6.2.14 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名称平行时(m)交越时(m)通信管道边线(不包括人手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0.50.25埋式电力电缆(交流35KV以下)0.50.5埋式电力电缆(交流35KV及以上)20.5给水管(管径小于300mm)0.50.5给水管(管径300mm500mm)10.5给水管(管径大于5
31、00mm)1.50.5高压油管、天然器管100.5热力、排水管10.5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10.5燃气管(压力3001600KPa)20.5通信管道0.750.25其他通信线路0.5排水沟0.80.5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树木(市区、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0.75树木(市外大树)2水井、坟墓3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3架空杆路及拉线1.5注:1.直埋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燃气管、输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位为0.15m。 2.对于杆路、拉线、孤立大树和高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大树指直径300mm及以上的树木。 4.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
32、方通过。 5.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67 硅芯塑料管道敷设安装要求6.7.3 硅芯塑料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的隔距应符合表6.2.14条的规定,埋深应根据铺设地段的土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按表6.7.2分段确定,且应符合表6.7.3的规定。特殊困难地点可根据铺设硅芯塑料管道要求,提出方案呈主管部门审定。表6.7.3 硅芯塑料管道埋深要求序号铺设地段及土质上层管道至路面埋深(m)1普通土、硬土1.02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等)0.83全石质、流砂0.64市郊、村镇1.05市区街道0.86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07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及路肩0.88沟、渠、水
33、塘1.09河流同水底光缆埋深要求(2)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7.2 埋式电缆敷设安装要求7.2.4 埋式电缆与其他地下设施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表6.2.14的规定。7.4 架空电缆敷设安装要求7.4.12 架空电缆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表6.4.8-1、表6.4.8-2和表6.4.8-3的规定。(3) 光(电)缆线路防护8.3 光(电)缆线路防雷8.3.1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电)缆线路应采取防雷保护措施。8.3.5 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在局(站)内或交接箱处线路终端时必须做防雷接地。4.5 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强制性
34、标准)4.1.1 挖掘沟(坑)施工时,如发现有埋藏物,特别是文物、古墓等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负责保护好现场,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施工单位严禁在该地段内继续施工。4.1.2 电杆洞深应符合表4.1.2规定,洞深允许偏差50mm。表4.1.2 架空光(电)缆电杆洞洞深标准4.1.3 各种拉线地锚坑深应符合表4.1.3的规定,允许偏差应小于50mm。表4.1.3 拉线地锚坑深4.1.5 对光(电)缆沟、硅芯管沟的要求1 光(电)缆沟、硅芯管沟要直、沟底要平坦;不可忽高忽低,不得有蛇形弯;在坡、沟处开挖时要缓慢放坡。硅芯管在沟底不得悬空。2 硅芯管沟坎处应保持平缓过渡,转角处的弯曲半
35、径50/42mm、46/38硅芯管应大于550mm;40/33mm硅芯管应大于500mm。3 施工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别堆置。不应在其他光(电)缆线路标石及消火栓上堆土。4 硅芯管道埋深应符合表4.1.5的要求。表4.1.5 硅芯管道埋深要求5 硅芯管道在进入人(手)孔之前应下沉,曲率半径应满足要求,不得陡坡进入人(手)孔。6 特殊地带要求1)山石质地带用爆破方法开沟时,沟的宽度视情况而定,沟底宽度一般不应小于200mm(沟底垫100mm细或沙土);2)光(电)缆沟、硅芯管沟经过流沙地带时,要及时布放光(电)缆、硅芯管,防止塌方;遇塌方严重地段,可边挖沟边敷设。4.1.6 直埋光
36、(电)缆埋深标准应符合表4.1.6要求。表4.1.6 直埋光(电)缆埋深标准4.1.7 水底光(电)缆埋深标准应符合表4.1.7要求。表4.1.7 水底光(电)缆埋深要求5.8.3 架空通信线路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架空通信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空距与隔距应符合附录C要求。表C.0.2架空光(电)缆线路与其他建筑设施间距标准 表C.0.2-1 杆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表其它设施名称最小水平净距(m)备 注消火栓1.0指消火栓与电杆距离地下管、缆线0.51.0包括通信管、缆线与电杆间的距离火车铁轨地面杆高的4/3 人行道边石0.5地面上已有其他杆路其他杆
37、高的4/3 以较长标高为基准市区树木0.5缆线到树干的水平距离郊区树木2.0缆线到树干的水平距离房屋建筑2.0缆线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满足隔距要求。表C.0.2-2 架空光(电)缆架设高度表名 称与线路方向平行时与线路方向交越时架设高度 (m) 备注架设高度 (m)备注市内街道4.5最低缆线到地面5.5最低缆线到地面市内里弄(胡同)4.0最低缆线到地面5.0最低缆线到地面铁路3.0最低缆线到地面7.5最低缆线到轨面公路3.0最低缆线到地面5.5最低缆线到路面土路3.0最低
38、缆线到地面5.0最低缆线到路面房屋建筑物0.6最低缆线到屋脊1.5最低缆线到房屋平顶河流1.0最低缆线到最高水位时的船桅顶市区树木1.5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郊区树木1.5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其它通信导线0.6一方最低缆线到另一方最高线条与同杆已有缆线间隔0.4缆线到缆线6.2.2 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平行或交越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附录C 光(电)缆线路与其他建筑设施的间距表C.0.1 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标准 单位:m名称平行时交越时通信管道边线(不包括人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0.50.25直埋电力电缆(35kv以下)0.5
39、0.5直埋电力电缆(35kv及以上)2.00.5架空线杆及拉线1.5给水管(管径小于300mm)0.50.5给水管(管径300500mm)1.00.5给水管(管径大于500mm)1.50.5高压油管、天然气管10.00.5热力、排水管1.00.5热力、下水管1.00.5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1.00.5燃气管(压力3001600kPa)2.00.5排水沟0.80.5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0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0.75树木(市外大树)2.0水井、坟墓、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3.0注1: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为0.15m。注2:大树指直径300mm及以上的树木。对于孤立大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注3:穿越埋深与光(电)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电)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注4: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7.6.1 光(电)缆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交越或与地下电气设备平行、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7.6.2 光(电)缆线路的防强电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7.6.3 光(电)缆线路进入交接设备时,可与交接设备共用一条地线,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