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监理工作手册-主体结构.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002监理工作手册-主体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2监理工作手册-主体结构.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主体结构分部砼结构模板安装工程主控项目1模板支撑、立柱位置和垫板第4.2.1条2避免隔离剂沾污第4.2.2条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第4.2.3条2用作模板地坪、胎膜质量第4.2.4条3模板起拱高度第4.2.5条4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mm)3插筋中心线位置(mm)5外露长度(mm)+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mm)2外露长度(mm)+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mm)10尺寸(mm)+10,05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轴线位置(mm)5底模上表面标高(mm)5截面内部尺寸(mm)基础10柱、墙、梁+4,-5层高垂直度(mm)不大于5
2、m6大于5m8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mm)2表面平整度(mm)5一、规范要点:1、第4.2.1条:安装模板,下层楼板应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上下层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2、第4.2.2条:隔离剂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3、第4.2.3条:模板接缝不漏浆,板面干净、湿润、无积水并刷隔离剂。4、第4.2.4条: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表面平整、光洁、不下沉、裂缝、起砂、起鼓。5、第4.2.5条:跨度4m 以上的现浇砼梁板按设计或跨1/1000-3/1000起拱。二、监督与检查:1、按规范标准,利用监理巡视或平行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应加强对模板的刚度、加固方法及效果、坡屋面模板安装的角度、特殊造型
3、模板的放样、混凝土浇筑后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电梯井内径尺寸、楼梯踏步的均匀程度等工程部位的检查。2、宜进行平行检验,平行检验时首层必检,其他检验批根据施工实际由施工、监理共同确定,共同执行。3、应将平行检验、质量问题处理记入监理日记。三、质量验收:1、资料审核:检查材料及工程报验的内容和签认手续是否完整、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批验收记录中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是否抽检合格;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是否完整。2、工程验收:检查数量: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中的1、2项均全数检查,其余按10%且不少于3个。检查方法:观察、钢尺量、拉线或水准仪检测。四、资料构成 模板安装报验申请表附件一:模板安装工
4、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附件二:施工检查记录(可不填写)工程平行检验记录模板拆除工程主控项目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第4.3.1条2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侧模和底模的拆除时间第4.3.2条3后浇带拆模和支顶第4.3.3条一般项目1避免拆模损伤第4.3.4条2模板拆除、堆放和清运第4.3.5条一、规范要点:1、第4.3.1条:底板及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第4.3.2条: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侧模宜张拉前拆;底模支架执行施工技术方案,且应在建立预应力后拆。3、第4.3.3条:后浇带拆模应执行施工技术方案。4、第4.3.4条: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不受损害。5、第4.3.5条:拆模时,不
5、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材料宜分散堆放,及时清运。二、监督与检查:1、利用监理巡视,检查模板的拆除时间、方法是否符合规范及施工技术方案要求。2、检查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是否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三、质量验收:1、资料审核:检查工程报验的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检验批验收记录中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是否抽检合格;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是否完整。2、工程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四、资料构成模板拆除报验申请表附件: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模板分项工程汇总报验模板分项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钢筋加工工程主控项目1力学性能检验第5.2.1条2抗震用钢筋
6、强度实测值第5.2.2条3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第5.2.3条4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第5.3.1条5箍筋弯钩形式第5.3.2条一般项目1外观质量第5.2.4条2钢筋调直第5.3.3条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一、规范要点:1、第5.2.1条:钢筋进场应进行力学性能检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2、第5.2.2条:抗震设防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筋强度应满足设计;设计无要求,一、二级抗震应符合: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3、第5.2.3条: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力
7、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或其他专项检验。4、第5.3.1条:受力钢筋的弯钩、弯折应符合:一级钢作180度弯钩,弯弧内径不小于2.5d,平直长度不小于3d;135度时,二、三级钢弯弧内径不小于4d ,平直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大于90度的弯折,弯弧内径不小于5d。5、第5.3.2.条:箍筋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设计无要求,按弯弧内径同上;弯折角度:一般结构,不小于90度,抗震结构,为135度;平直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5d,抗震结构不小于10d。6、第5.2.4条: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老锈。7、第5.3.3条:钢筋冷拉率:一级钢不大于4%;二、三级钢不大于1%。二、
8、监督与检查:1、进场材料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履行材料报验手续,监理人员既要审核质量证明文件,又要现场验收,并见证取样,复验合格后才能使用;2、质量证明文件标明的数量必须大于进场数量,日期应在进场日期前,应有经销单位红章并注明采购数量;现场验收一检查捆绑是否松动,松动者有更换嫌疑,二检查标牌、标记,与质量证明文件一致,三对质量怀疑者要求工人现场弯曲,如脆断说明质量存在问题。3、对不符合要求的钢材,应监督施工单位按试验报告降级使用或清退出场;4、加强对钢筋加工的检查。首件必检,随机抽检;巡视监理与检验批验收相结合。5、检查发现的问题,应通知施工单位整改,直至合格。6、按规范标准加强检查与验收。7、应将
9、材料见证、问题处理等事宜记入监理日记。三、质量验收:1、资料审核:检查材料报验和工程报验的内容是否完整,签认手续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批验收记录中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是否抽检合格;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是否完整。2、工程验收:检查数量:材料进场要全数检查,按批次取样、检验;钢筋加工按同工作班、同类型、同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检查方法:观察、检查钢材的合格证、试(复)验报告、钢尺检查。钢筋安装工程主控项目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第5.4.1条2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第5.4.2条3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第5.5.1条一般项目1接头位置和数量第5.4.3条2机械连接、
10、焊接的外观质量第5.4.4条3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第5.4.5条4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第5.4.6条附录B5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第5.4.7条6钢筋安装允许偏差绑扎钢筋网长、宽(mm)10网眼尺寸(mm)20绑扎钢筋骨架长(mm)10宽、高(mm)5受力钢筋间距(mm)10排距(mm)5保护层厚度(mm)基础10柱、梁5板、墙、壳3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mm)20钢筋弯起点位置(mm)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mm)5水平高差(mm)+3,0一、规范要点:1、第5.4.1条: 纵向受力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要求。2、第5.4.2条: 现场按规定抽取钢筋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
11、质量应符合规定。3、第5.5.1条: 受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第5.4.3条:钢筋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筋不宜设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距弯起点不小于10d。5、第5.4.4条: 钢筋接头外观质量应符合规定。6、第5.4.5条:同一构件的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宜错开。纵向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35d ,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接头面积应符合设计,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受拉区不大于50%;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柱端的箍筋加密区不宜设接头,无法避开时,不应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接头不宜焊接,机械接头不大于50%。7、第5.4.6条:同一构
12、件相邻纵向受力筋绑扎接头宜错开,钢筋横向净距不小于筋径,且不小于25mm。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长度为1.3L(L为搭接长度)。同连接区纵向受力筋接头面积应符合设计,设计无要求,按:梁、板、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确须增大接头面积时,梁类不大于50%,其它按实际放宽。绑扎接头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8、第5.4.7条: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筋搭接范围内应按设计配箍筋。设计无要求,按:箍筋直径不小于搭接筋较大筋径的0.25d;受拉区箍筋间距不大于搭接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受压搭接区箍筋间距不大于搭接筋较小直径的10 倍,且不大于200mm;柱中纵向受力筋大于
13、25mm时,在接头两端100mm范围内各设两个箍筋,间距为50mm。二、监督与检查:加强对规范标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焊接质量、材料质量、负弯矩筋保护层、箍筋间距(特别是梁柱交汇处的核心区),悬挑部位钢筋绑扎,均应重点控制。同时应注意预留洞口的加强筋的设置,圈梁的闭合,墙、柱插筋的位置。监理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的通过平行检验加强对该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应将平行检验、质量问题记入监理日记。三、质量验收:1、资料审核:检查钢筋焊接试验报告和工程报验的内容是否齐全、完整;钢筋连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批验收记录中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是否抽检合格;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是否完整。2、工程验收:检
14、查数量:主控项目中的1、3项,一般项目中的1、2项要全数检查;对主控项目的第2项应按批次即:闪光对焊:按一周内连续焊接的同焊工,同参数300个接头为一批,取6个试件;电弧焊:按同级别,同形式,同位置,每楼层300个接头为一批,取3个接头;电渣压力焊:按同级别,同形式,同位置,每楼层300个接头为一批,取3个接头;其它按同一检验批检验10%,且不少于3个。检查方法:观察、检查钢材的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钢尺检查。四、资料构成(钢筋加工与钢筋安装合在一起)钢筋报验申请表附件一: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附件二: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钢筋分项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
15、收记录钢筋隐蔽报验申请表附件:钢筋工程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主控项目1水泥进场检验第7.2.1条2外加剂质量及应用第7.2.2条3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含量控制第7.2.3条4配合比设计第7.3.1条一般项目1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第7.2.4条2粗细骨料的质量第7.2.5条3拌制混凝土用水第7.2.6条4开盘鉴定第7.3.2条5依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第7.3.3条一、规范要点:1、第7.2.1条:水泥进场对其品种等进行检查,对其强度、安定性等进行复验,质量必须符合规定。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一个月)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砼、预应力砼,禁用含氯化物的水
16、泥。2、第7.2.2条:砼外加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环保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禁止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砼所用外加剂,氯化物总含量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3、第7.2.3条: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4、第7.3.1条:混凝土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设计配合比。特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专门规定。5、第7.2.4条: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掺量应试验确定。6、第7.2.5条:普通混凝土所用骨料应符合普通
17、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7、第7.2.6条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8、第7.3.2条: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开始生产时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比依据。9、第7.3.3条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二、监督与检查:1、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按有关规定报验、见证、送检。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2、检查配合比换算、投料计量,按质量标准,利用平行检验的方式对拌制砼的投料进行检测。雨后砼施工其水灰比
18、及坍落度,必须符合施工配合比的要求。3、此表使用商品砼的工程部位无需报验,但监理人员必须按设计要求,检查商品砼的配比单及现场检测砼坍落度。4、应将平行检验、质量问题记入监理日记。三、质量验收:1、资料审核:检查材料和工程报验的内容是否齐全、完整;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批验收记录中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是否抽检合格;施工操作依据、质量验收记录是否完整。2、工程验收: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检验、复验报告及砂石含水率测试记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和下料通知单,开盘鉴定记录和试件强度报告。混凝土施工主控项目1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第7.4.1条2混凝土抗
19、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第7.4.2条3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第7.4.3条4初凝时间控制第7.4.4条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第7.4.5条2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第7.4.6条3混凝土养护第7.4.7条一、规范要点:1、第7.4.1条: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随机抽取。取样与留置应符合:(1)同配合比每100盘且不超过100立方米的,不得少于一次;(2)同配合比每班不足100盘时,不得少于一次;(3)同配合比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每200立方米不得少于一次;(4)每楼层、同配比,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组数根据实际确定。2、
20、第7.4.2条: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随机取样。同工程、同配比,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确定。3、第7.4.3条: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规定(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4、第7.4.4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初凝时间。同施工段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初凝之前将上层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处理。5、第7.4.5条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执行施工技术方案。6、第7.4.6条:后浇带位置应按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浇筑执行
21、施工技术方案。7、第7.4.7条:砼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养护措施。二、监督与检查:1、旁站监理:按旁站监理方案(见该软件施工准备部分)的要求,对混凝土浇筑进行跟班检查。应重点检查: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合质量;施工中工种间的配合;施工缝的留置及浇筑;负弯矩筋及悬挑构件受力筋位置的控制;砼振捣方式、砼几何位置、几何尺寸;2、见证混凝土试块取样;3、巡视检查:检查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和成品混凝土保护、养护;4、应将旁站监理、见证取样等记入监理日记。三、质量验收:1、资料审核:检查材料和工程报验的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批验收记录中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是否抽检合格;施工操作
22、依据、质量验收记录是否完整。2、工程验收:检查数量:混凝土投料每班抽查不少于一次;试块按取样标准留置;其它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材料复称检查、观察检查、见证取样,并审核强度报告;对混凝土浇筑应检查施工记录。四、资料构成(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合在一起)混凝土报验申请表附件一: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下料单附件二:砼搅拌检查记录附件三: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附件四: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附件五: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旁站监理砼分项工程报验申请表附件:砼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预应力张拉、放张、灌浆及封锚主控项目1张拉或放张时的混凝土强度第6.4.1条2张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2 监理 工作手册 主体 结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