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论文4124445606.doc
《安全工程论文41244456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论文4124445606.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目 录摘要:3ABSTRACT41概述51.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71.1.1原料气制备71.1.2净化81.1.3氨合成92.氮氢比控制122.1控制方法122.1.1先进控制122.1.2优化控制132.2氮氢比控制方案设计132.2.1基于先进控制算法的氮氢比控制132.2.2基于先进控制软件包的氮氢比控制142.2.3基于优化常规过程控制(PID)的氮氢比控制142.3氢氮比控制方案比较152.4推荐合成氨装置氢氮比优化控制设计方案163温度173.1反应速度173.2对温度的控制173.3多段冷激式氨合成塔温度先进控制184.压强20
2、5.催化剂215.1催化剂在还原前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215.2催化剂的还原与钝化215.2.1催化剂的预还原215.2.2催化剂的还原与钝化215.3催化剂中毒与衰老226合成氨的危险分析236.1环境风险识别236.1.1化学品风险识别236.1.2生产工艺和设施风险识别236.1.3重大危险源识别246.2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46.2.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246.2.2减小事故污染排放量247合成氨工艺中的设备改进方案267.1改造变换炉267.2改进合成塔内件267.3改进铜塔内部结构267.4改造铜液再生器277.5改造洗气塔277.6增设降温清洗三用塔288合成氨装置腐蚀与防护29
3、8.1碳钢-液氨体系298.2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体系308.3氢腐蚀318.二氧化碳腐蚀329、结论339.1 安全管理339.2 合成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34参考文献37谢辞38综述39摘要: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也是化肥工业和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合成氨工业的工艺复杂,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氮氢化物。怎样控制氮氢之比,使生成的氨气最大化,是合成氨的工艺分析的主要任务。其中合理的使用催化剂和控制温度也是使氨气最大化的主要措施。另外,在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怎样控制有害物质,使有害物质尽可能的转化为无害物质也是合成氨的主要任务之一。关键词:合成氨 ;氮氢比 ;
4、优化控制 ; 安全防护ABSTRACTAmmonia is an important in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chemical industry and organic chemical 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Complex industrial process ammonia synthesis process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nitrogen hydride. How to contr
5、ol the ratio of hydrogen and nitrogen to ammonia generated to maximize the process of synthetic ammonia is the main task. Rational use of them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atalyst is the main measures to maximize ammonia. In addition,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hazardo
6、us substances, how to control hazardous substances, so that harmful substances into harmless substances as possible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synthetic ammonia.KEY WORDSAmmonia;Ratio of hydrogen and nitrogen;Optimal control;Safety合成氨工业的主要工艺分析及安防设计1概述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上使用的氮肥,除氨水外,诸如尿素、硝酸
7、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从氨可加工成硝酸,现代化学工业中,常将硝酸生产归属于合成氨工业范畴。合成氨工业在20世纪初期形成,开始用氨作火炸药工业的原料,为战争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转向为农业、工业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氨的需要量日益增长。50年代后氨的原料构成发生重大变化,近30年来合成氨工业发展很快。 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解放前我国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合成氨厂,解放后合成氨工业有了迅速发展。1949年全国氮肥产量仅0.
8、6万吨,而1982年达到1021.9万吨,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引进了一批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设备。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上海吴泾化工厂也是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以天然气、石油、炼油气等为原料,生产中能量损耗低、产量高,技术和设备都很先进。 世界合成氨工业概况生产能力和产量。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产量很大的化工产品。1982年,世界合成氨的生产能力为125Mt氨,但因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合成氨的产量远比生产能力要低。近年,合成氨产量以苏联、中国、美国、印度等十国最高,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表1)。消费和用途。合成氨主要消费部门为化肥工业,用于其
9、他领域的(主要是高分子化工、火炸药工业等)非化肥用氨,统称为工业用氨。目前,合成氨年总消费量(以N计)约为78.2Mt,其中工业用氨量约为10Mt,约占总氨消费量的12。原料。合成氨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等。1981年,世界以天然气制氨的比例约占71,苏联为92.2、美国为96、荷兰为100;中国仍以煤、焦炭为主要原料制氨,天然气制氨仅占20%。70年代原油涨价后,一些采用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老厂改用天然气,新建厂绝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作原料。生产方法。生产合成氨的方法主要区别在原料气的制造,其中最广泛采用的为蒸汽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表1 世界合成氨主要生产国产量(kt)国家1981
10、年1982年国家1981年1982年苏联中国美国印度加拿大法国178901483317300357026502710177601546314060399025002300英国日本荷兰联 邦德 国世 界合 计21602230220023901100702090201020001900107950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在第77届年会上发布的“全球肥料和原材料供需展望”报告估计,全球合成氨产能将由2008年的1.809亿t增长至2.178亿t。2008年全球合成氨产量为1.528亿,比2007年减少了1。中国、澳大利亚、欧洲、俄罗斯和多巴哥、印度、沙特等国均由于市场需求疲软而减少,伊朗、加拿大
11、、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需求继续增加。2008年全球合成氨产能比 2007年增加500万t,主要来自中国、非洲、西亚等地区。2009年到2013年全球将有55套大型合成氨装置投产,新增装置将使全球合成氨产能增加2400万t,其中有1300万t来自合成氨设备的升级改造,其余来自55套新建装置。原料结构方面,新增的2400万t合成氨中将有73以天燃气为原料,27以煤炭为原料,剩余为石脑油或者炼油副产品。该调查数据已经排除了一些不能投产或受各种因素影响延缓的产能。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东亚(1350万t)、西亚(750万t)、非洲(450万t)、而欧洲和大洋洲将保持平稳。据悉,全球新建合成氨装置中有三分之一
12、来自中国,其余来自阿尔及利亚、特立尼亚、委内瑞拉、沙特、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所以分析合成氨的工艺过程与安全防护是一件非常严峻的课题。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别名氨气,分子式为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11.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1.1原料气制备 合成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生产。液氨常用作制冷剂。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
13、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21.1.2净化 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一氧化碳变换过程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变换反应如下:CO+H2OH2+CO2 H =-41.2kJ/mol 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
14、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3 脱硫脱碳过程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粗原料气经CO变换以后,变换
15、气中除H2外,还有CO2、CO和CH4等组分,其中以CO2含量最多。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根据吸收剂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理吸收法,如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碳酸丙烯酯法。一类是化学吸收法,如热钾碱法,低热耗本菲尔法,活化MDEA法,MEA法等。 气体精制过程经CO变换和CO2脱除后的原料气中尚含有少量残余的CO和CO2。为了防止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毒害,规定CO和CO2总含量不得大于10cm3/m3(体积分数)。因
16、此,原料气在进入合成工序前,必须进行原料气的最终净化,即精制过程。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最终净化方法分为深冷分离法和甲烷化法。深冷分离法主要是液氮洗法,是在深度冷冻(-100)条件下用液氮吸收分离少量CO,而且也能脱除甲烷和大部分氩,这样可以获得只含有惰性气体100cm3/m3以下的氢氮混合气,深冷净化法通常与空分以及低温甲醇洗结合。甲烷化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少量CO、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一种净化工艺,要求入口原料气中碳的氧化物含量(体积分数)一般应小于0.7%。甲烷化法可以将气体中碳的氧化物(CO+CO2)含量脱除到10cm3/m3以下,但是需要消耗有效成分H2,并且增加了惰性气
17、体CH4的含量。甲烷化反应如下:4CO+3H2CH4+H2O H =-206.2kJ/mol CO2+4H2CH4+2H2O H =-165.1kJ/mol 1.1.3氨合成6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氨的合成是提供液氨产品的工序,是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氨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0%20%,故采用未反应氢氮气循环的流程。氨合成反应式如下:N2+3H22NH3(g) H =-92.4kJ/mol 随着合成氨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合成氨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世界合成氨工业有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气体利用
18、效率也不是太高,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外,合成氨的转化率也不是太高,还能使催化剂中毒,设配老化。同时在世界各国呼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前提下,使环境不受污染也是一项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鉴于以上原因,研究出一套合理合成氨工业方案迫在眉睫。在这里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研究:首先,我们从氨的转化率来看,要使氮氢向氨气方向转化,就要增加气体的量,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要升高温度,但又不能太高,如果温度太高,一方面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另一方面会使设配性能发生变化。同时增大压力也会使气体转化率提高。合成氨的基本理论:一、 合成氨的基本特点3H2+N2=2NH3+Q(1) 是可逆
19、反应。即在氢气与氮气合成生成氨气的同时,氨也分解生成氢气和氮气。(2) 是放热反应。在生成氨的同时放出热量,反应热与温度、压力有关。(3) 是体积缩小的反应。(4) 反应需要有催化剂才能较快的进行。二、 氨合成反应的化学平衡(1) 平衡常数:降温、加压平衡常数增大。(2) 平衡氨含量反应达到平衡时氨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称为平衡氨含量,或氨的平衡产率。氢氮混合气体所含的甲烷和氩等不参加氨合成反应的气体成分,称为惰性气体。提高平衡氨含量的措施为降低温度,提高压力,保持氢氮比等于3,并减少惰性气体含量。三、 氨合成动力学反应机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与氮生成的反应是一种多相气体催化反应。由以下几个
20、步骤所组成:(1) 气体反应物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2) 反应物自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毛细孔内表面;(3) 气体被催化剂表面(主要是内表面)活性吸附(与普通吸附的区别在于有化学力参与在内,并放出热量);(4) 吸附状态的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上起化学反应,生成产物;(5) 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解吸;(6) 解吸后的产物从催化剂毛细孔向外表面扩散;(7) 产物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至气相主流。以上七个步骤中,(1)、(7)为外扩散过程;(2)、(6)为内扩散过程;(3)、(4)和(5)总称为化学动力学的过程。N2(气相)N2(吸附)2NH(吸附)2NH2(吸附)2NH3(吸附)2NH3(气相)气相中的H2气相中
21、的H2气相中的H2脱 吸氨气的转化率实际上就是氮氢比的控制问题,目前,国内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装置采用的是Kellogg传统蒸汽转化合成氨工艺的大约占50;在此工艺中氮氢比调节大都由DCS实现,由于该控制回路的基本单元未能脱离常规PID控制算法,同时常规PID控制算法也不能实现参数自整定;故不能及时将工况控制在最佳状态,有时反而造成系统波动,不得不将回路切到手动,导致目前氢氮比自控投用率极低;进而影响合成氨装置的稳定和产量。2.氮氢比控制 氮氢比是Kellogg工艺合成氨装置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保持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是提高合成氨产量的有效措施。 氨合成反应式为N2+3H22NH3+Q,其特点是
22、反应放热,体积缩小,反应可逆。 从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角度分析进塔气最适宜的氮氢比在2.5左右;而从平衡角度则以3为最高,所以氮氢比在2.53范围内最有利于氨的合成,正常的最佳氮氢比为2.72.8。低于2.5或大于3.5会使合成塔床层温度下降,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床层温度失控。 目前,国内多数Kellogg传统蒸汽转化工艺合成氨装置氮氢比控制由DCS常规PID控制算法实现,在波动较大、干扰较强、大时滞的情况下,PID参数不适应此状况。同时常规PID控制算法也不能实现参数自整定,故不能及时将工况控制在最佳状态,有时反而造成系统波动,不得不将回路切到手动,导致目前氮氢比自控投用率极低。而操作工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工程 论文 41244456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