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 “伪风格”现象探析.doc
《服装设计 “伪风格”现象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 “伪风格”现象探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百度文库专用服装设计 “伪风格”现象探析摘要我国服装设计 “伪风格”的误区,使得服装越来越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属性而变成了纯粹的“艺术品”,对我国服装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现阶段,我们改变现有服装设计教育中“唯美”倾向,强化设计师个人创造力与服务大众意识统一的职责教育,树立科学的、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是克服和遏制这种“伪风格”现象的有效对策。关键词服装设计;伪风格;社会意识;大众设计服装风格是设计师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独特手法,是一种服装外观式样与精神内涵相结合的总体形式。服装设计作为服装风
2、格的形式载体之一,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国家、地区、乃至不同人群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而且成为了一定社会审美和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师的风格特征。服装设计追求的境界是“服装风格设计”。1(P82-83)然而,纵观近年来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服装款式,我们发现一方面现代服装设计师们设计出了不少具有创新理念的服装款式,促进了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和服装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似乎正陷入一个误区,一些服装设计师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风格,甚至是为了体现而体现,变成了一种“伪风格”, 哗众取宠。这种孤芳自赏式 “伪风格”设计的现状,不仅有悖于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误读了“风格”,而且会对我
3、国服装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妨碍着我国的现代服装业与世界服装潮流的融合。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代服装设计中“伪风格”现象的分析,探究其存在原因,进而寻求克服这种“伪风格”的对策,期望能对服装设计的发展不无裨益。一、 现代服装设计中“伪风格”现状:(一) 标新立异 哗众取宠 服装设计是一门渗透着设计师个人情感的艺术。设计师的性格、爱好、经历等都影响着服装风格的形成和变化。设计师对生活和事物的态度及体验不同,表现在服装上就会有不同的风格倾向。打破艺术常规,创新求变也一直是服装设计师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我们还应看到,服装设计不是纯粹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工艺技术与造型艺术结合的综合实用艺术,必须考虑到
4、衣与人的物质因素,注意解决衣与人的关系,注重服装的功效性。服装设计师不仅要关注产品的视觉造型、形体布局、表面装饰和色彩搭配 ,还要考虑产品对人的心理 、生理的影响,并同时要在满足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所以服装设计从来都不是为了个人风格体现而体现的表现产物,它虽然直接设计的是产品 ,间接设计的却是人和社会,2(P104-107)体现着人的外貌、情态和生活状态。因此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全身只裹着一块布,眼睛处留两个洞,你会怎么想?你在大街上碰到对面过来一个人,全身上下粘着报纸或者秸秆,你能不吓一跳?这不是在讲童话,恰恰是前些时候在南方某个城市所举办的名为“现代服装设计展
5、示会”上一些时装设计师们的手笔。这样的标新立异的风格追求,既不实用,也无美感,实在让人不敢苟同,除了哗众取宠,赚取眼球以外,还能有什么,只能是让服装设计离人们越来越远。(二) 盲目克隆 名不副实服装设计是开放的艺术,需要设计师们具有宏阔的眼光,吸纳各种艺术营养,融汇各种思潮,形成设计师自身独特的审美感知和艺术风格。身为一名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的设计师,从传统民族、民俗服饰元素中,汲取其精华与象征性,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和功用性,将民族服装的特色糅合于现代设计中,体现出一种新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应是一个成熟设计师的追求。然而,服装设计界却一直有着模仿、抄袭与自说自话之风,从早期的模仿港台服装开始
6、,到后来欧美时装的克隆,再到近来韩版服装的复制,充斥服装市场的是大量的复制品和仿制品。中国设计师的思想尚不如外国的设计大师,还需更多关注和参考国际大师的作品和理念,本无可厚非。但是,服装设计属于创意产业,借鉴不等同于抄袭。风格并不是抄袭就可以体现出来的,那至多也只是一种“伪风格”。近来网上热议颇多的“山寨版”礼服,其风格实在是不伦不类,既没有得到外国大师原有的精髓,也失去了设计师自身的风格,令人贻笑大方,也令众多著名时装设计师身处尴尬之中。这些盲目克隆的服装既没有民族文化,又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什么风格,甚至一些服装因为过度模仿和抄袭而失去了价值。(三)材质再造 差强人意服装材质包括服装面料和
7、辅料,它是服装设计的载体。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在面料的开发运用上 ,艺术与技术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在一起,服装面料的组合和再创造逐渐成为服装设计又一次新的突破 。设计师运用各种服饰工艺手段对现有的服装面料进行再创造,使其表面产生丰富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三宅一生就是一位风格独特 、个性很强的设计师 ,其作品褶皱面料运用造诣很高,被称之为活动的“雕塑”。目前,国内设计师的面料再造水平进步虽然有目共睹,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模仿阶段,没有自己的创意和风格,缺乏个性;甚至于有些设计是为了“再造”而“再造”,产生很多“伪风格”的作品。不同材质具有不同的软、硬、厚、薄、挺、垂等特
8、点,影响着服装的裁剪制作工艺、基本风格和表达形式。一些设计师不是去研究、配备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加工手段,使服装设计理念得以最充分的实现,而只是单纯的借鉴与模仿,结果就出现某位歌星的礼服上的褶皱被称为“卫生纸”的笑话。服装面料的再造设计要围绕服装整体风格,融入设计师的观念和表现手法,将面料的潜在性能和自身的材质风格发挥到最佳状态,才能达到服装设计与面料内在品质的协调统一。二、“伪风格”现象原因分析(一)“风格”的误读“风格”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它是由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时代、民族等社会历史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通过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
9、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所以风格是一个历史的词汇,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它是后人评价的,并且是只对后人有意义的东西。现代设计风格观念的成熟是以二十世纪初欧洲人对“风格”的思辩为起点的。一战时,荷兰人杜斯博格首先找到了“风格”这个词,发起了一场对现代主义设计有深刻影响的风格派运动。荷兰语中“风格”叫DE STUL。DE是定冠词,表示特指的“风格”,也就是指与一般意义上的“样式”,“款式”、“时尚”相区别的,具有特定历史意味的风格。现代服装设计中“伪风格”现象的出现就在于一些服装设计师对“风格”的误读,全然不顾风格是个道地的历史名词,盲目把风格等
10、同于“样式”、 “时尚”而一味地凸显。其实 “时尚”这种东西虽然“魅力无穷”,但从本质上说是过眼云烟云的东西。“风格”与“时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风格必须是能在历史坐标中找到位置的东西,它具有永恒性。因此现代设计大师格罗比斯曾在全面建筑观书中告诫设计师们,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重要的不是随波逐流式地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我们的设计表现方式:绝对不应该单从形式追求所谓风格。”3(P77-78)(二)设计师社会意识的缺失设计师作为专门的职业,是现代设计的产物。在现代设计发展史上,设计从开始就是一种社会工作,从威廉.莫里斯开始,他便把为大众而设计看做为自己的职责,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所创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设计 “伪风格”现象探析 风格 现象 探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