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企业标准长输管道线路工程通用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企业标准长输管道线路工程通用施工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 Q/13J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企业标准 QJ/13J02-03-2006 长输管道线路工程通用施工方案 2006-06-01发布 2006-06-01 实施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发布长输管道线路工程通用施工方案QJ/13J02-03-2006主编单位: 工程管理部批 准: 王国伦实施日期: 2006.06.01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发布2006 .06 河北.沧洲 前 言 为了规范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和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推动公司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实施项目管理和指导施工的需要,针对施工生产特点,根据国家现行的
2、工程建设施工验收规范,并结合公司建筑安装施工技术和装备水平,特制定长输管道线路工程通用施工方案。 本方案为长输管道线路工程通用施工方案,各单位在具体实施时,对本方案未尽事宜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设计文件编制补充方案。补充方案的编制、审批程序,按照公司企业标准QG/13J04-05-2005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与管理规定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四新”成果将不断涌现,希各单位在实施本方案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将本方案中需有改进的地方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积累资料,必要时对本方案予以修订,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本方案由公司标准化办公室提出。 本方案由编写。 本方案由审核。 本方案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解释
3、。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2006年06月目 录1 总则 . . . . .12 编制依据13 施工前准备14 工程施工程序及要求25 施工安全措施96 工程交工验收10 1 总则 . . . . .1.1 为提高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特制订本方案。1.2 本方案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其中管道穿越、跨越工程部分见QJ/13J02-06-2006,其它介质的长输管路工程也可参照使用。1.3 在工程实际施工中,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编制补充方案,与本方案共同使用。2 编制依据 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 SY/T0401-1998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
4、收规范 QJ/13J02-04-2006 管道穿跨越工程通用施工方案 HGJ233-87 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 SY6186-1996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SY/T6064-94 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 QG/13J005-03-2006 压力管道焊接及热处理管理规定 QG/13J005-04-2006 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管理规定3 施工前准备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质量计划和施工计划。3.2 设计文件资料及有关标准规范齐全。3.3 配管所需材料及施工所需机具、工具、仪器和消耗材料等满足施工要求。3.4 焊工、无损检测人员已经过培训并按有关规定考试合格。3.5 清理出约20m宽的
5、施工作业带, 修筑具有一定承载能力,保证施工车辆和设备运输行驶安全的施工便道。4 工程施工程序及要求4.1 技术人员向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2 进行交桩和测量放线:a)设计代表在现场交接设计控制(转角)桩时,施工人员应仔细核对桩号、里程、高程和转角角度,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b)宜采用与管道轴线等距平行的方法移桩,其距离以不影响施工为原则; c)根据设计桩位置进行测量放线,不得擅自改变线路位置,需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代表的书面同意; d)管道测量放线应放出线路轴线(或管沟开挖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线,并在该线上加设百米桩,在桩间撒白灰线; e)在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和SY/T6064
6、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设置和标记里程桩、转角桩和标志桩。4.3 管沟开挖和验收4.3.1 用挖掘机开挖管沟后再用人工进行修整,根据土壤类别的不同修整出一定的管沟坡度,挖出的土石方距沟边的距离应大于0.5m。4.3.2 在挖掘埋有地下设施的管沟时,在地下设施3m范围内应采取人工开挖,并对挖出的地下设施给予必要的保护。4.3.3 直沟段管沟应顺直,曲线段管沟应圆滑过渡,并应保证设计要求的曲率半径。管沟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在沟下组对焊接部位,还应留有保证焊工顺利施焊和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的足够空间。4.3.4 管沟开挖后应做好检查记录,并应及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管沟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项 目 允许偏差
7、(mm)管沟中心线偏移100沟底标高 50100沟底宽度 100 变坡点位移 1004.4 工程用材料及管道附件的检验及存放4.4.1 工程所用材料及管道附件的材质、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并应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不符合设计要求或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4.4.2 应按制管标准检查钢管外径、壁厚、椭圆度等尺寸偏差。钢管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等缺陷。钢管如有折曲、凹坑、压扁等有害缺陷应在修复或消除后使用。4.4.3 冷弯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管径D323.9mm时,曲率半径R30D; D323.9mm时,曲率半径R40D。 b) 其外观应
8、无摺皱、 裂纹和机械损伤。椭圆度小于或等于2.0。4.4.4 绝缘接头或绝缘法兰安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 稳压5min,以无泄漏为合格。试验后应擦干残余水,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检测,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M。4.4.5 线路截断阀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阀门启闭检查及水压试验。 阀门壳体应无砂眼和裂纹,其附属设备应齐全完好,埋地阀门的防腐层,经电火花检验应无漏点;阀门启闭应灵活,指示器准确。 壳体强度以1.5倍最大工作压力稳压5min试验,阀门以1.1倍最大工作压力稳压2min试验,均以无泄漏为合格。4.4.6 钢管、管件、阀门、焊材涂料及其他设备材料应按产品说明
9、书要求和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存放过程中应注意检查,以防锈蚀、变形、老化或性能下降。4.5 布管4.5.1 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采用的钢管规格和防腐层等级能相应布管,布管前应测量管口周长、直径,以便匹配对口。4.5.2 堆管场地应平坦、无石块,必要时在防腐管下面垫砂袋或草袋。4.5.3 沟上布管时,两钢管摆放首尾相接处宜错开一个管口,吊管机布管宜单根吊运。4.5.4 沟下布管,管子首尾应留有100mm左右距离并错开摆放。4.6 管道防腐绝缘和保温4.6.1 管道的防腐、保温和现场防腐补口、补伤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4.6.2 防腐层的外表面应平整、无漏涂、摺皱、气泡和针
10、孔等缺陷。补口、补伤材料应与管线防腐层性能相匹配,并按其生产厂家使用说明的要求施工。4.6.3 管道锚固墩、穿越段管道、阴极保护测试线焊接处的防腐,应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4.6.4 管道出入口的防腐层应高出地面100mm以上, 应在地面交界处的管外采取包覆热收缩套或其他防护性措施。热收缩套搭接处应平缓,无破损和漏点。4.7 管道焊接及检验4.7.1 管道焊接及检验应符合QG/13J005-09、QG/13J005-12及设计所确定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4.7.2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焊接工艺要求,所用焊接方法及工艺应适合于野外工作条件。4.7.3 管道组对前应清扫掉管内杂物
11、,管端10mm范围内的螺旋焊缝或直缝的余高应打磨至与母材表面齐平;其坡口可用半自动气割或机械方法按焊接工艺卡规定尺寸加工。4.7.4 沟上或沟下组对时,分别使用内对口器和外对口器。使用内对口器时,应在根焊完成后拆卸和移对口器;使用外对口器时,应在根焊完成50后方可拆卸,所完成的根焊应分多段且均匀分布。4.7.5 应对焊接区域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否则在下列任何一种环境中均不得进行焊接:雨天或雪天、大气相对湿度大于90、风速超过8m/s及环境温度低于焊接规程中规定的温度。4.7.6 焊条使用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烘干,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持焊条干燥,领用的焊条应存放在保温筒内。 低氢型焊条、烘干温度3
12、50400。恒温1h后在100150条件下存放。 纤维素型焊条烘干温度80100,恒温0.51h,在包装良好未受潮情况下可不烘干而直接使用。4.7.7 施焊时不得在坡口外的管壁上引弧,焊机地线与管子连接应牢固。对环氧粉未防腐管,焊前应在焊缝两侧的管口缠绕50mm以上宽度的保护层,以防焊接飞溅灼伤。4.7.8 管道焊接宜采用手工电弧焊下向焊,焊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卡规定进行施焊。焊缝焊完后应清除表面熔渣及飞溅物,并对焊缝外观质量进行自检,其合格标准见相应使用的标准规范规定。4.7.9 对需热处理的焊缝,应在焊后或无损检测合格后按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4.7.10 管道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探伤比例、
13、采用标准及合格级别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4.8 管道下沟与回填4.8.1 管线焊接、无损检测、补口完成后,应尽快下沟和回填,沟上放置管道的连续长度不宜超过8Km。4.8.2 下沟前应复查管沟深度,清除沟内塌方、石块、积水。石方或戈壁段管沟, 应预先在沟底回填粒径不超过10mm约200mm厚细土。4.8.3 管道下沟宜使用吊管机,严禁使用非起重机具和直接使用钢丝绳。4.8.4 管道下沟前应使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查管道防腐层,如有破损或针孔应及时修补。下沟时要注意避免与沟壁挂碰,管道应放置到管沟中心, 距沟中心线偏差应小于250mm,最大悬空高度应小于250mm,且长度小于15m。4.8.5 管道下沟
14、10日内应尽快回填,回填前宜将阴极试引线焊好并引出地面。石方或戈壁段管沟,应先在管体周围回填粒径不超过10mm的细土至管顶上方300mm, 然后回填原土石方,石头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250mm。4.8.6 管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0.30.5m,宽度为管沟上开口宽,并做成有规则的外形。4.9 管道清管、试压及输气管道干燥4.9.1 输油、输气管道应在下沟回填后进行分段清管和分段试压。如设计有特别要求,管道投产前还应进行站间试压和站间清管,以及输气管道的干燥。4.9.2 分段试压的管段长度水压试验不宜超过35Km,空气试压长度不宜超过18Km。分段试压合格后,连接各管段的碰口焊缝只需进行100射线探伤
15、, 不再进行试压。经单独试压的线路截断阀及其他设备可不与管线一同试压。4.9.3 试压中如有泄漏,应泄压后修补。修补合格后应重新试压。4.9.4 输油管道、输气管道位于三、四级地区的管段应采用洁净水作为试压介质。输气管道位于一、二级地区的管段应采用空气作为试压介质。4.9.5 清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分段试压前应采用清管器(球) 进行清管,清管器应适用于管线弯头的曲率半径,清管次数应不少于两次; b) 分段清管应设临时清管收发装置, 清管接收装置应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50m内不得有居民和建筑物; c) 清管球充水后直径过盈量应为管内径的58;d) 清管前应确认清管线段内的线路截断阀处于全
16、开状态;e) 清管时的最大压力不得超过管线设计压力。4.9.6 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 试压时的环境温度宜在5 以上,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b) 试压管段的高度差不应超过30m。试验压力值的测量应以管道最高点测出的压力值为准,管道最低点的压力值为试验压力与管道液位高差静压之和; c) 试压充水宜加之隔离球, 隔离球可在试压后取出。尽可能避免在管线高点开孔排气; d)输油、输气管道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值、稳压时间及允许压降值应符合下表规定:分 类 强度试验 来密性试验 输油管道压力值(MPa) 1.25倍设计压力 1.1倍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4一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1.1倍设计压
17、力 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24二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1.25倍设计压力 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24三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 1.4倍设计压力 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24四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1.5倍设计压力 1.1倍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24 允许压降值(MPa) 1%试验压力值且不大于0.11%试验压力值且不大于0.1 e)试压合格后,应将管段内积水排净。4.9.7 空气试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试压用压力表量程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 其精度应不低于1.5级, 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50mm, 最小刻度应能显示0.05MPa。试压时的2块压力表应分别安
18、装在试压管段的两端,稳压时间应在管段两端压力平衡后开始计算; b) 试压装置,包括阀门和管道经试压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c) 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升压速度不应超过1MPah,当压力升至0.3倍和0.6倍强度试验压力时应分别停止上升压,稳压30min并对系统进行检查,如无异常情况继续升压; d) 空气试压先进行强度试压, 合格后进行严密性试压,压力值及稳压时间、合格标准见下表。分 类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 输油管道压力值(MPa) 1.25倍设计压力 1.1倍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4一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1.1倍设计压力 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24二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1.
19、25倍设计压力 设计压力稳压时间(分)424合格标准管道无破裂.渗漏压降不大于1%试验压力值4.9.8 输气管道投产前,应多次用清管器清扫管内残余水,注入吸湿剂后再次清管,以对管道进行干燥。然后用干燥的空气将吸湿剂的挥发物吹扫干净,直至管内空气水露点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 。在清管接收端测量管内空气水露点达到要求后的2h复测一次,复测合格后封闭该段管线。4.10 截断阀室及阀门安装4.10.1 截断阀室的土建工程应符合设计规定。4.10.2 截断阀安装前应制订吊装就位方案, 合理安排土建与阀门安装的交叉作业。4.10.3 按制造厂家说明书检查、安装阀门。4.10.4 阀室内埋地管道和阀门
20、在回填土前应进行电火花检漏,防腐绝缘合格后方可回填。4.10.5 管道穿越阀室墙体或基础的缝隙应按设计要求封堵严密,埋地管道和阀门用无石块的细土回填并分层夯实。4.11 阴极保护工程4.11.1 线路阴极保护工程应符合设计规定。4.11.2 测试桩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其舱门应启闭灵活,密封良好。4.11.3 测试引线与管线的连接应采用钎焊, 焊点应牢固、无虚焊。测试线的布置应有余量,并在回填时注意保护。4.11.4 阴极保护投入运行前, 应进行自然电位测试,运行后进行保护电位和保护电流测试,并做好记录。自然电位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4.12 线路保护构筑物4.12.1 护坡、管涵、
21、堡坎、过水路面、挡水(土) 墙、固沙等线路保护构筑物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规定。4.12.2 线路保护构筑物应在管道下沟后及时进行施工, 并应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对影响安全施工的地方应预先施工。5 施工安全措施5.1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HGJ233、SY6186等规定。5.2 钢管汽车运输的装管高度在平原道路运管不宜超过2.4m。山区道路运管不宜超过2m,管子伸出车后的长度不宜超过4m。运输防腐管时,应对防腐层采取有效的保护。5.3 管道下沟时应由专人统一指挥作业,下沟作业段的沟内不得有人,并应采取切实措施防止管道滚沟。5.4 管道清管、试压及干燥施工,应充分考虑施工人员与附近公众与设施安全,并应统
22、一指挥作业,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通信及医疗救护设备。5.5 架空输气管道采用水压试验前,应核算管道及支撑结构的强度,必要时应临时加固。5.6 空气试压检漏人员在现场检漏时,管道的环向应力不应超过钢材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的20;在其环向应力首次开始从钢材规定的屈服强度的50提升到最高试验压力,直到又降至设计压力的时间内,长期试压区域严禁有非试压人员,试压巡检人员亦应与管线保持6m以上距离。5.7 输气管道干燥所使用的吸湿剂,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妥善管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和人员中毒。吸湿剂的残液应按环保规定处理,不可随意排放污染环境。6 工程交工验收6.1 工程完工后,应由建设(监理)单位组
23、织设计、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资料及有关标准对管路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6.2 检查验收时, 应采用地面检漏仪对管道防腐层进行抽查 、抽查数量为管道总长的20,合格标准为连续10Km的管道防腐层,其漏点不多于5处。6.3 验收检查时,应采用埋深测深仪对管线埋深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数量每公里不少于1点, 对查出的不合格点,应详细测出埋深不够的范围,并采取补救措施。6.4 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a) 管道敷设竣工图; b) 设计联络单; c) 材料、管件、阀门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设备说明书; d) 管道焊接记录; e) 防腐保温工程检验报告; f) 无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 g) 管道隐蔽工程记录; h) 管道试压、清管及输气管道干燥报告; i) 阴极保护装置验收报告; j) 阀门试压报告; k) 三桩埋设统计表; l) 线路保护构筑物竣工报告; m) 埋地管道防腐层地面检漏报告; n) 管道埋深检查报告; 0) 工程质量评定报告。6.5 交工技术资料管理 交工技术资料内容、表格按工程合同规定执行。交工技术资料必须与施工同步,用统一表格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不得用原珠笔,易褪色墨水书写和复写,填写数据准确,签证齐全,不得涂改。 附录: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 附录:施工措施用料一览表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