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封装技术解决芯片封装日益缩小的挑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D封装技术解决芯片封装日益缩小的挑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封装技术解决芯片封装日益缩小的挑战.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3D封装技术解决芯片封装日益缩小的挑战3D封装技术解决芯片封装日益缩小的挑战+ F. b4 I( f4 e r单个封装中能包含多少内容?随着消费电子设计降低到45纳米甚至32纳米节点,为了在封装之内硬塞进更多功能,芯片制造商被推到了极限,此外,我们不能忘记更加棘手的互连问题。; y1 L4 z7 n* y 合理的方法是采用Z方向封装,或者说3D芯片封装。同时,芯片制造商试图采用先进的、经验证可靠的引线键合技术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瞄准采用硅通孔(through-silicon via,TSV)技术的倒装焊接和晶圆键合。7 |/ E) Q1
2、B许多公司都在寻求密度更高的3D芯片封装。Amkor、IBM、IMEC、Intel、Qimonda AG、Samsung, STATS ChipPAC、Tessera、德州仪器、Tezzaron、Xanoptix、Ziptronix以及ZyCube都在研究3D芯片封装。有些公司还在尝试TSV技术3D芯片。; 2 w2 R B- g* , n: m 例如,先进半导体组装和测试服务提供商Amkor技术公司,以及位于比利时的非赢利性的纳米电子和纳米技术研究中心IMEC,达成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合作协议,开发成本效益高的3D集成技术,此技术将基于晶圆级处理技术。- l5 o! F Q5 t/ . I+ P
3、 市场研究公司Yol Dvelopment预测许多2D和3D技术将依所需要的封装密度而共存。该公司同时预计TSV技术将主宰未来的高密度封装。据该公司称,TSV技术首先将会用于封装存储器,紧接着会增加逻辑器件,然后是采用ASIC和片上系统(SoC)芯片形式的控制器件。9 m/ F( - C0 a! I T% n随着芯片、晶圆和封装水平的提高,层叠技术继续受到欢迎。两种最热门的封装趋势是叠层封(PoP)和多芯片封装(MCP)方法。低产率芯片似乎倾向于PoP,而高密度和高性能的芯片则倾向于MCP。另一个扩展方面是以系统级封装(SiP)技术为主,其中逻辑器件和存储器件都以各自的工艺制造,然后在一个Si
4、P封装内结合在一起。/ X9 c: wX$ i1 K/ ?/ I存储器技术很可能是首个在生产基础上完全使用TSV的技术。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已经制造出采用晶圆级封装(WSP)TSV的全DRAM叠层式存储器封装,位于铝衬底内以避免因重新分层造成性能下降。. W D$ M7 z3 z1 W4 F! k- v7 晶圆级处理的叠层式封装包括用于2G位高密度存储器的4个512M位双倍速率(DDR2)DRAM芯片。这些DRAM堆叠起来,与TSV互联,构成4G字节双列直插式存储器模块(DIMM)。8 S+ |0 m# |% B2 PJ与引线键合技术相比,这种专利技术可形成激光切割的微米级的孔,与硅基底垂直,将存
5、储器电路直接与铜填充材料相连。一种专利晶圆薄化技术有助于消除薄型封装内弯曲的芯片。同时,Tezzaron公司推出的FaStack晶圆叠层技术,使WSP甚至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此技术可以实现在一个薄的3D封装内将传感器、信号调理、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芯片叠层放置(图1)。 E( O9 A, T! H2 |) C d* i1 x, R+ J A% w$ f v L甚至印刷电路板(PCB)技术也是3D的了。松下电子的微细集成加工技术(MIPTEC)可以采用密脚距激光成图技术在注塑成型的衬底上实现3D PCB。松下称采用MIPTEC,可以开发需要灵活性、小型化以及光学特性、电子特性及热特性的任何数量的器件
6、。R$ Y; V J+ v8 z J所有3D封装面临的共同难题是构建正确的互连技术。Ziptronix的高效直接键合互连(DBI)技术可以以裸片-晶圆或晶圆-晶圆的形式实现。此技术支持小于10m互连间距,典型互连宽度为2m,对准精度为1m。1 R, VI$ fS5 s( aSematech是一个芯片制造联盟,Sematech认为互连难题十分关键。该联盟将其3D互连项目的会员资格向供应商、芯片制造商、装配和封装公司以及其他参与者开放。该项目开始于2006年,已经被设计为半导体国际技术发展蓝图(ITRS)。TSV代表了此项目的一个焦点领域。! T, l3 X7 n; w: 4 Z % u- % j
7、2 q f淘汰引线键合?% C1 w# + b3 W 许多封装专家认为TSV是互连技术的下一阶段。实际上,TSV可以很好取代引线键合。引线键合是一种利用现有设备可以容易实现的成熟技术,不过,IC裸片之间的路径长度并不需要最短。( m7 s# . H5 i# Q$ b此外,引线键合要求裸片边缘具有键合盘, 这样就会将连接数量限制到边缘长度除以引线键合机的布局分辨率大小上,特别是在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时。引线键合叠层式芯片同时也要求相互之间有空间,而引线本身也会占用空间。9 Q) z: m. : 5 y8 v毫无疑问,引线键合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工具,但将来会面临某些限制。引线键合要求裸片之间垂
8、直间隔有数十微米,而裸片连接引线的水平间隔需要有数百微米。此外,会有这样的争议,就是引线键合会引入潜在的可靠性问题,虽然这方面的记录远不确定。8 P/ XD0 Y1 L4 k7 m a+ d尽管如此,处于领先地位的半导体芯片公司还将继续推进这一广泛应用的技术,他们认为其成本比TSV技术低。三星最近采用引线键合技术将16个NAND裸片封装在一个MCP模块内,最高密度达到了16G字节。“谁也不要知道引线键合技术能走多远,” 三星存储器事业部互连产品和技术组总工程师Dongho Lee这样说。* l1 o; i! l- S3 U: a为克服引线键合凸点的局限,Tessera提出了一种微接触芯片级封装
9、(CSP),缩小高密度面阵列CSP产品封装引脚间距。该封装采用镍/覆金铜凸点,可以将CSP以SMT形式装配到板子上。与0.5mm间距球栅阵列(BGA)封装的300m凸点直径比较, 这种微接触凸点的直径可以缩小到只有200m(图2)。7 e$ i$ f0 I( D( X/ 1 H Akita Elpida存储器公司称其开发出了世界上密度最大的MCP模块,在一个1.4mm厚的封装之内有20个裸片叠层。为此,该公司将单个裸片限制到30纳米厚,并开发了处理如此薄裸片的设备。Akita随后使用40m低环路引线键合,并设计了一种不会干扰机械装配的注入树脂的方法。+ h; O ?* V8 I! a, X 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封装 技术 解决 芯片 日益 缩小 挑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