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首件施工方案最终版.doc
《强夯首件施工方案最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首件施工方案最终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京昆高速河北省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LJ-*合同段(K52+118K54+296)AK0+060-AK0+140路基强夯首件施工方案 中交二公局*有限公司 *公路LJ-*合同项目经理部 二一三年十二月路基强夯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公路LJ-*合同段起点位于*,起点桩号K52+*,路线向南途经*,止于*,终点里程桩号K55+*,路线全长度3178米,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为33.5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6.75m,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1/100,
2、其余指标均按现行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有关设计规范执行。本合同段路线线位高,地形复杂,U型、V型沟壑众多,其中路基需强夯加固处理面积.7m2。2、地质概况根据含水岩组岩性、赋水条件,将测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缝岩溶水及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两类。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存在于小作河河床漫滩和阶地的冲洪积松散堆积物及山区山间沟谷的松散堆积物中。松散堆积物主要由卵(碎)石、圆(角)砾及砂类土组成,并含较多的漂(块)石。厚度5-20米不等,呈中密至密实状,具备良好的储水条件。但由于补给来源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的控制,其水位变化较大
3、。至于山间沟谷中的松散岩类孔隙则因其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小且变化大、产状陡,地下水易于流失而较为贫乏。 2、碳酸盐岩类裂缝岩溶水 区内碳酸盐岩类裂缝岩溶水的含水岩组成为古生代寒武、奥陶系的厚巨厚层状灰岩、中厚层状灰岩、角砾状灰岩、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等。其岩溶不甚发育,故岩溶裂隙水较为贫乏,且水位埋深较大。从区域资料得知,该地下水为HCO3CaMg类型水,矿化度小雨1.0g/L,水质良好,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二、编制依据1、河北省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LJ-9合同两阶段施工图纸;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79-2002;3、河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第1册 路基工程); 4、进场机械和
4、我公司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三、编制目的1、依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段施工,对夯前、夯后的地基土采用观测沉降量值的方法进行检测,验证设计夯击能、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是否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有效加固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本合同段内路基强夯处理提供施工技术参数和指导性施工工艺。2、路基试夯后,根据夯点沉降及夯坑周围隆起、振动影响范围、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情况,确定合理的强夯夯击次数、每击的夯沉量参数和工艺。3、熟悉施工运作程序和各种检测手段,使以后工程施工在有序、有效的组织和监督下优质高效进行。四、试验段的确定依据我标段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选取辛庄互通区AK0+060-AK1+140段为我标段强夯施工的
5、试验段,本段强夯处理面积约4688。此段为清表后填前基础强夯处理。五、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1、开工前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图纸、学习相关规范,理解设计意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交底。1.2、测量放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放出路基边坡线、并在路基强夯范围内按照图纸要求布置夯点。白灰标出夯点位置,并编号。2、人员情况为了强夯首件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时,我部将派质检员、安全员、现场技术员、试验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具体施工人员见下表5-1.施工人员一览表。表5-1 、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职务主要职责1*生产副经理施工现场负责人2*工程部
6、部长施工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督管理3*质检部长强夯施工质量控制4*测量队长测量队负责人5*机材部长设备材料负责人6*质检员现场施工质量检测7*现场技术员施工质量控制8*测量员现场施工测量、9*测量员路基边坡位移观测10*安全部长安全负责人11*专职安全员现场安全监督管理12*试验员现场试验检测13操作工人8人施工操作3、机械准备 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见下表5-2 表5-2 、施工机械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挖机卡特挖掘机329D台2良好履带推土机山推160型台2良好压路机27t台1良好强夯机抚挖QUY-55台1良好4、现场准备情况 4.1、施工便道:栾庄大桥主便道至此段路基的支便道已经
7、修筑完成,支便道至作业地点的临时便道修筑完成,施工车辆可以通行。 4.2、此段路基的压实度、宽度在强夯之前必须已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验。 4.3、主、副夯点位置已经布置完成。六、施工工艺1、工艺原理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具体的说,它是利用起重设备将重锤(一般840 T),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一般1040m),给土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动能量。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经时效压实,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2、施工流程强夯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6-1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测量
8、夯前锤顶高程施工机具准备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自动脱钩自由下落,测量锤顶高程。重复上一步骤,按设计规定的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第一遍夯击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下一遍夯击满夯图6-1,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3、夯击参数的初步确定3.1、施工机械配置本项目强夯施工采用抚挖QUY-55t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锤重为18t,夯锤底面采用圆形,直径2.25m,(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3-6),夯锤中对称设置4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3.2、夯点布置主副夯击点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成梅花形布置,横向间距4米
9、,纵向间距7米,采用逐点夯与满夯相结合的方法,点夯夯击一遍,单点夯击数为6-8击,夯击能量不小于2500KN.m;满夯夯击一遍,单点击数为2击,夯击能量不小于1200KN.m,满夯后锤印搭接上一锤印1/4。3.3、夯击能量3.2.1加固深度的计算加固深度计算采用Menard经验公式: H=aw.h/10式中:H:加固土层厚度,m; W:夯锤重,KN; h:落距,m; a:经验系数,其值在0.41.0之间,与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夯击能大小、夯锤底面积等因素有关,设计取值为0.45。3.2.2夯击能夯击能量是决定加固深度的参数,设计中考虑单点夯击能与最佳夯击能。单点夯击能就是锤重*落距,加固影响深
10、度按Menard经验公式计算。最佳夯击能从理论上讲是地基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时的夯击能,它是单点夯击能的总和。对于砂土地基可由观测的孔隙水压力增量随夯击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来决定,当孔隙水压力增量趋于稳定时,所达到的能力即为最佳夯击能。按照图纸要求,填前基础处理主、副夯击能不小于2500 KNm,施工时,主、副夯击能我部将取2500 KNm;满夯夯击能不小于1200KNm,施工时,我部将取1200 KNm。3.4、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落距,即 锤重(kN)落距(m )=单击夯击能(kNm)。首件施工落距如下表:锤重(kg)夯击能(knm)落距(m)主、副夯满夯主、副夯满夯1
11、50002500150017.28.23.5、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次数路基填筑高度大于10m,压实时采取强夯补强处理,自下路床顶向下4m强夯一次,最下面一层强夯至原地面距离不小于5m,每层强夯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夯击遍数为3遍、第一次为主夯,单点夯击不少于6-8次,第二次为副夯,单点夯击为6-8次,第三次为满夯,单点夯击次2次。具体单点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3.4.l、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3.4.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4.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3.6、间隔时间确定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问隔,间隔
12、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对于渗透性一般的土质,间歇时间为一般采用315d。4、强夯施工步骤第一步:清理平整施工现场,压实完成的路基要保证大面积平整。第二步:夯点放线,用石灰或木桩标明第一遍夯点的位置,并测量地面高程;第三步:强夯设备就位,设备进行调试并调整好机位,按照预定夯击能量调整好夯锤落距,在夯架上做好标记,并将钢丝绳长度调整到预定位置,以便于作业,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第四步: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如锤顶倾斜,提锤后及时将坑底整平;第五步:重复第三步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夯首件 施工 方案 最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