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模拟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基础模拟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基础模拟卷.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 1、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这是由资源的( B)决定的。 A. 独占性 B. 稀缺性 C. 无限性 D. 社会性 解析: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但资源却是稀缺的,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正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2、我国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属于( B)。 A. 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B. 集体所有制 C. 混合所有制 D. 股份合作制 解析:我国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农户只是承包过来种地,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所以这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
2、制的性质。 3、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D)。 A. 平衡措施 B. 引导措施 C. 紧急措施 D. 干预措施 解析:在某些情况下,如对石油、粮食的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限制措施,不属于ABC三类措施。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l,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C )。 A. 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 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 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 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解析: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这时的销售收入会增加。 5、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
3、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A )。 A. 最高收 B. 最低收入 C. 平均收 D. 超额收入 解析:机会成本可以说是一种假想的成本,是用来与实际成本作比较使用的概念。为提高这种比较的科学性,应当选择“最高收入”更为准确。 6、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4,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75和0.25,根据索洛的余值法,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约为( C)。 A. 20 B. 25 C. 55 D. 10 解析:技术进步的贡献=8-(劳动劳动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8-(2
4、075)-(4025)=55。 7、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B)。 A. 生产者数量的多少 B. 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C. 消费者数量的多少 D. 进入障碍的大小 A B C D 正确答案:B 重点级别: 得分 0 解析: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完全竞争市场 上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被认为是同质的,而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虽然属于同一大类,但却具有一定的差别性。 8、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种资源重新配置被称为( B)。 A. 一般均衡状态 B. 帕累
5、托改进 C. 瓦尔拉斯均衡 D. 帕累托最优 解析: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重新 配置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说明资源配置还不是完全最优的,还有改进的机会和空间,所以称之为B。 9、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 B)。 A. 构建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制度 B. 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C. 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D. 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 解析: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如何确保企业事务不陷入内部人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6、,即加强监督和控制。 10、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却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B)。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解析:造纸厂的生产导致了附近农民的损失,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外部不经济。 11、按照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D )。 A.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B.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折旧+统计误差 C.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
7、付+统计误差 D.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解析:收入法公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后面的折旧项目,折旧是对当期消耗的固定资产的补 偿,所以要计人当期GDP。 12、(D )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A. 财政 B. 建设性财政 C. 中央财政 D. 公共财政 解析:考查公共财政的定义 13、可以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支出分类方法是按支出(B)进行的分类。 A. 功能 B. 经济 C. 最终结果 D. 发生时间 解析:支出经济分类,就是按照政府
8、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做的一种分类 14、我国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 A)。 A.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B. 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强 C. 城乡发展差距不大 D. 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各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高 解析:考查我国财政支出缺位 15、按税种的(D )划分,可将税种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 A. 征收权限 B. 税负是否转嫁 C. 收入归属级次 D. 征税对象 解析:税收按征税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16、政府征税应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是税收( B)的要求。 A. 公平原则 B. 效率原则 C. 最少征收费原则 D.
9、 确实原则 解析:税收经济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应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 17、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B)。 A. 货币国债 B. 实物公债 C. 上市流通国债 D. 外债 解析: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就属于实物国债。 18、国债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B)的财政收入。 A. 无偿形式,经常性 B. 有偿形式,非经常性 C. 无偿形式,非经常性 D. 有偿形式,经常性 解析: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19、
10、下列国债发行方式中,(A)是政府债务管理者用来向小投资人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 A. “购买”方式 B. 承购包销方式 C. 直接发售方式 D. 公募招标方式 解析:“购买”发行方式是政府债务管理者用来向小投资人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 20、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C)。 A. 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 设置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 C.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 D. 划分财政管理权责 解析: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21、经过1997年和2000年两次调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调整到(A)。 A. 中央占97%、地方占3% B. 中央占75%
11、、地方占25% C. 中央占90%、地方占10% D. 中央占88%、地方占l2% 解析:经过1997年和2000年两次调整,将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分享比例由原来的中央与地方各占50,变为中央占97、地方占3。 22、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不包括(D)。 A. 公共安全 B. 社会统计 C. 一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D. 公共医疗 A B C D 正确答案:D 重点级别: 得分 0 解析: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主要包括一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统计等公共福利事业 23、在现代市场
12、经济中,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有(B)。 A. 积累功能 B. 协调功能 C. 监督功能 D. 指导功能 解析:考查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 24、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这种财政政策称为(D)。 A.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 B. 汲水性的财政政策 C.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D.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解析: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25、投机动机构成投机性需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D)。 A. 国民收入 B
13、. 物价 C. 汇率 D. 利率 解析:投机性需求,由利率的髙低决定 26、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是(A)。 A. 现金 B. 贷款 C. 存款 D. 存款准备金 解析: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27、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状态 B. 过度的货币信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C.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D. 通货膨胀的表现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解析: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含义 28、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时,主要是通过调控(A)来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 A. 货币供给 B
14、. 货币需求 C. 国民生产总值 D. 国内生产总值 解析: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使货币的供应量与需求相比配,保持币值稳定,使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29、中央银行可以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其所运用的工具是(B)。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 直接信用控制 D. 间接信用控制 解析: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以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在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之外,还可以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 30、中央银行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是(D)。 A. 流动比率 B. 信用配额 C. 直接干预 D. 存贷款最高利
15、率限制 解析:规定存贷款最髙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31、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B)而提供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 A. 银行的银行 B. 支付中介 C. 信用中介 D. 市场中介 解析: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 32、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风险是(B)。 A. 市场风险 B. 流动性风险 C. 信用风险 D. 操作风险 解析: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33、下列国家中,属于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的是( C)。 A. 英
16、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国 解析:以中央银行为重心,其他机构参与分工的监管体制。美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4、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不包括(B)。 A. 市场约束 B. 最高资本要求 C. 最低资本要求 D.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解析: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査及市场约束的内容,被称之为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35、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以(A)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A. 美元 B. 欧元 C. 日元 D. 人民币 解析: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36、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下面是牙买加体系主要运行特征的
17、有(C)。 A. 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B. 国际收支短期失衡调节主要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解决 C. 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D.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解析:考查牙买加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 37、统计数据的哪个尺度包含的数量信息最少,统计方法最缺乏?(A)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解析: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从数量信息上是依次递进的,定类尺度数量信息是最少的,采用的方法也是最缺乏的,因此选A。 38、关于普查,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 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 B. 普查通常是一次性调查或周期性调查 C. 普查是最常用
18、的一种调查方法 D. 普查比较耗时耗力,所需费用较高 解析:普查虽然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所需财力、人力和物力较多,花费时间较长,所以并不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比较常用,因此选C。 39、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 比例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的比值 B. 百分比是比率乘以100而得到的 C. 比率是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即总体各个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 D. 性别比115:100属于比例 解析:本题考察比例、比率、百分比等的比较,比例是部分与整体的比值,比率是部分与部分的比值,而百分比是比例乘以100得到的,因此正确的说法是C。 40、以下一组数据:50,50,60,68,68,68
19、,70,70,80,众数是(B) A. 50 B. 68 C. 70 D. 没有众数 解析:根据众数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是68,因此选B。 41、某车间生产某产品需要连续五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合格率分别是95%,93%,92%,90%,96%,则平均合格率为(D) A. (95%+93%+92%+90%+96%)/5 B. 95%93%92%90%96% C. D. 解析:本题需求几何平均数,根据水平法公式计算,因此选D。 42、关于加权算术平均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仅取决于标志值 B. 加权算术平均数与简单算术平均数毫无关系 C. 加权算术平均数不受极端值影响
20、D. 加权算术平均数同时受标志值和权数的影响 解析:简单算术平均数是特殊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肯定要受极端值的影响,因此只有D是正确的。 43、已知标志值的平均数为2600,标准差系数为30%,其方差是(A) A. B. 780 C. 8667 D. 2600 解析:根据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可得出方差为,因此选A。 44、已知某企业制造A产品的单位成本资料,从1995年至2000年分别是12.80元,13.00元,12.40元,12.10元,11.80元,11.60元,则平均每年递减率是(B) A. B. C. D. 解析:根据水平法公式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再减1即可,因此选B。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基础 模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