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考核说明第一部分 考核说明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更主要的是能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典型操作系统在实现中所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实现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以此来指导学习者从事实际工作,能够学有所用。课程资源:该课程文字教材包括由刘云主编的网络实用技术基础主教材,由课程组编写的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教材,两本教材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2讲录像教材,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
2、版社出版。网络实用技术基础CAI课件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考核对象:电大系统“开放教育试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专业的学生。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严格按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核内容以所用教材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及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实验为基础。考核要求: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基本知识的能力。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以下3个层次: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本课程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要求学
3、生能够一般性地了解所学内容。命题原则:1. 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命题。2. 试题的覆盖面较广,并适当突出重点。3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并按章划分各部分在考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其中:第1、2章约占15;第3、4章约占40%,第5、6、7章约占25%,第8、9章约占20%。4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应用题,参照模拟考核试题。考核形式:采用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视平时作业(包括平时布置作业题和上机题)的完成情况给分,占考核总成绩的20%,成绩由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给定,由省(市、自治区)级电大认定。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80%,
4、考试方式为闭卷,答题时限90分钟。以上两方面成绩累计60分以上者(包括60分)考核通过。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和要求第1章 操作系统概论 【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操作系统定义、功能及体系结构等基本概念理解的情况。【考试的知识点】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定义、形成、发展)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功能、分类、运行环境、接口)3、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趋势【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功能2、 掌 握:操作系统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分类3、 了 解:操作系统的发展第2章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操作系统特别是基于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5、的理解。【考试的知识点】1、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介绍处理机管理机制(进程、进程的调度与管理、作业调度)2、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介绍存储管理机制(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分页式存储管理和请求页式存储管理)3、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介绍设备管理机制(目标和功能、设备的分配与调度、数据传输方式、其他相关技术)4、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介绍文件管理机制(文件的结构、磁盘存储器空间的管理、目录结构、文件的使用)【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四大系统资源的管理机制和基本概念2、掌 握: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系统资源管理3、了 解:作业管理机制第3章 计
6、算机网络基础【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考试的知识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开放式互连体系结构、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互联网的体系结构)【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2、 掌 握:计算机网络功能与分类3、 了 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第4章 数据通信基础【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关于对数据通信、通信信号的基本概念,信息传输方式、差错控制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考试的知识点】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分类;数据通信的
7、定义与分类;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与质量要求)2、 通信信号(数字信号;数据信号的传输;字符代码;复用方式)3、 信息的传输方式(通信方式;传输方式;同步方法)4、 差错控制(差错控制的方式;检错及纠错原理;常用的检纠错码)5、 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信元交换)【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介质;数据传输原理;数据同步方式2、 掌 握: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3、 了 解:数据通信差错控制第5章 广域网 【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广域网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各种实际接入技术的掌握情况。【考试的知识点】1、 广域网的组成与主要协议,特别是物理层协议和接口的
8、掌握2、 典型广域网介绍(分组交换网、ISDN、DDN、FR、ATM)3、 广域网的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广域网主要协议;宽带接入技术2、 掌 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ISDN,DDN,FR 3、 了 解:分组网、ATM网第6章 局域网【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局域网特点、功能及组成的理解,对典型的局域网的掌握情况。【考试的知识点】1、 局域网的特点与功能2、 局域网组成3、 局域网协议分析4、 典型的局域网介绍(交换式局域网;无线局域网)【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组成、特点和功能;局域网协议分析2、 掌 握:典型的局域网介绍;交换式局域网3、 了 解:无线局
9、域网第7章 Internet技术及应用【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Internet、路由器与路由协议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试的知识点】1、 Internet概述(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Internet特点)2、 Internet协议分析(TCP、IP、PPP/SLIP协议)3、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协议4、 Internet应用【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Internet协议;Internet应用2、 掌 握:路由器与路由选择协议3、 了 解:Internet产生与发展;Internet特点第8章 网络操作系统实例【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不同类型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的知识点】1、 W
10、indows 2000操作系统2、 Linux操作系统3、 多操作系统共存【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Windows 2000操作系统2、 掌 握:Linux操作系统3、 了 解:多操作系统共存第9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考试目的】考核考生对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试的知识点】1、 网络管理(定义、功能)2、 网络安全(定义、功能、防火墙、加密解密)【考试要求】1、 熟练掌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 掌 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主要技术3、 了 解:防火墙;加密解密第三部分 模拟考核试题及解答一、填空题1. 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用通信线
11、路和设备连接起来,按照_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的大系统。2. 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分为两大类:_和_。3. 集线器的主要作用是_。4. DTE与DCE间的物理接口特性是指_、电气特性、_和规程特性。5. 操作系统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中心思想是_。6.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存在着_、_、_三个基本状态。7. 两种比较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的模式是_和_。8. SNMP的三个组成部分是_、管理信息库(MIB)和管理代理。9. 允许信号同时在两个方向上流动的数据传输方式叫做 _ 。10. IEEE的局域网模型包括三层次(含子网),分别是_、_、_。二、选择题1、 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 )。
12、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B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C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D由ISO制定的一个标准2、 在下列功能中,( )最好地描述了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A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无错和完整 B提供用户与网络的接口C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D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3、 下列( )最好地描述了基带信号。 A通过同一通道传输多重信号B对通道上的频率范围通常要进行划分C是多进制方波形式D信号以其原始的状态传输4、 波特率等于( )。A每秒传输的比特 B每秒传输的周期数C每秒钟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5、 下列( )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AIP,TCP和 UDPB
13、FTP,SMTP和TelnetCARP,IP和UDPDICMP,RARP和ARP6、 下列( )地址可分配给主机作为C类IP地址使用。A127.0.0.1 B192.12.25.255 C202.96.96.0 D162.3.5.17、 如果一个C类网络用掩码255.255.255.192划分子网,那么会产生( )个可用的子网。A16 B6 C2 D48、 调制解调器中的调制器的作用是( )。A将不归零信号转换为归零信号 B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D将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9、 C类IP地址是指( )。A每个地址的长度为48位B可以表示16382个网络C每个C类网络最
14、多可以有254个节点D编址时第一位为010、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 )。A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B一种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C主要用在要求数据发送确认或者通常需要传输大量数据的应用程序中D一种可靠的传输方式11、 在Windows 2000中,下列( )不是域控制器的用途。A网络联机发现 B存储域安全策略信息C处理用户或账户登录过程,包括验证和目录搜索D参与 Active Directory 复制12、 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虽然快速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技术仍然是CSMA/CD,但由于带宽增加了10倍,因此冲突的机会比10M以太网要
15、大为减少。B在服务器中安装两块网卡就可以使该服务器提供网桥的功能。C连接到交换式集线器的工作站虽然仍然采用CSMA/CD技术,但能够独享带宽。D在以太网中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网络操作系统,MAC层的技术都是相同的。13、 存储器的管理不能完成下述( )功能。A虚拟存储 B内存分配与回收C地址变换与重定位D进程调度14、 传输层的作用不包括下列( )。 A建立运输站 B拆除运输站C把信息组装成包D负责数据传输15、 下列( )不是帧中继技术的描述。A是随着传输介质和分组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方式B采用数据报方式传送C是为满足局域网互联所需要的大容量传送和用户对数据传输延迟小的要求而开发
16、的D属于快速分组交换技术的一种三、简答题1 图示并说明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过程。2 简述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四、应用题填写下表,完成跳接线线序标准。12345678一端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另一端线序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考核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网络协议2、模拟信号、数字信号3、把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等连接到网络上4、机械特性、功能特性5、尽量把一些非基本的操作移出操作系统的内核,缩小核心体积,以降低其复杂性,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6、就绪、执行、阻塞7、客户/服务器模式和端端对等模式8、网络管理者9、全双工通信10、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二、选择题1. B
17、2. A3. D4. C5. B6. C7. C8. B9. C10. B11. A12. A13. D14. C15. B三、简答题1、 参考答案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实际传输过程下图所示。在发送方,信息逐层由高层传向低层,并在7-3层中添加头信息,在第2层分别增加头和尾信息,也即完成信息的逐层封装,然后再变成比特流送入媒体中进行透明传输;在接收方,信息从底层传向高层,并进行逐层的解封装,直至应用层去掉了AH,恢复了发方的原始用户数据,并把它交给接收端。这样就实现了信息从发方到收方传送的全过程。2、 参考答案:局域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通常在几十米到几千米的范围内。传输速率高:其传输速率一般在1Mbps10Mbps之间,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传输速率已经可以达到1000Mbps,甚至1000Gbps。延迟小:典型的局域网延迟一般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误码率低:局域网的误码率通常在10-810-11之间。配置简单:共享式的局域网或交换式局域网的一般应用通常不需要任何配置就可直接进行网络通信,因此对网络使用者的技术水平的要求较低。拓扑结构有规则: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并且通常较规则,包括环型、总线型、星型或将上述几种形状组合起来形成复合型等。四、应用题参考答案12345678一端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另一端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