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绑扎(基础)技术交底记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筋绑扎(基础)技术交底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绑扎(基础)技术交底记录.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录20003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加工、绑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数作业班组交底内容: 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主体有框架柱、剪力墙、现浇板、现浇梁、楼梯等构件。1、钢筋的储存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要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钢筋集中码放,场地必须平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码放的钢筋及时做好标识,标识上注明规格、产地、日期、使用部位等。2、钢筋加工受力钢筋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做
2、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A、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B、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符合第(1)条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C、箍筋的弯折角度为135,弯折后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 10mm2弯起的钢筋弯折位置20mm3箍筋内径尺寸5mm3、钢筋绑扎绑柱子钢筋:A、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
3、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B、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C、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D、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E、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F、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30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绑剪力墙钢筋:A、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
4、,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B、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C、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规格纵横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D、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E、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梁钢筋绑扎:A、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B、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
5、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C、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E、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F、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绑扎 基础 技术 交底 记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