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西方经济学_引论.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_西方经济学_引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_西方经济学_引论.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系(教研组)经济系教师姓名郝戊职 称:教授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选用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2007年3月。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期2011-2012学年第春学期教学周数16授课对象工商2011-1;会计2011-1,2授课学时64学时学生人数120人授课地点教学主楼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自制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 案单元名称: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引论 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体系。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学生可以了解到:任何经济制
2、度下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经济体制与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学的定义;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微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经济学。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 难点:由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推理出人类社会共有的四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教学方式与方法从经济学的两大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入手,阐明其本质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不同。简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提出
3、学习的要求,明确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方法。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理论推理,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思考题与练习题一、 基本概念题稀缺、自由物品、经济物品、生产可能性边界、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存量、流量、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理性人。二、简答题1、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象?2、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3、经济学中的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4、?单选题和计算题见第一章习题参考资料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系(教研室)审核(签字): 审核日期:2012年2月 日(主要审核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 学 基 本 内 容教学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一章 引 论当代经济学给人们的感觉是: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专门工具、具有专门研究领域、具有专门读者对象的、令外行望而却步的专门性学科。实际上,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具有共通性的学问。一方面,它用“经济的”(Economic)或“节约的”(Economical)这一人类在各个领域共通的思维方式讨论问题;另一方面,它讨论人们每时每刻都面临
5、的“经济”(Economy)问题。所以,经济学是用经济的原则讨论经济问题的一门学问。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西方经济学产生的背景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成为研究国家致富的学问。真正将“经济”研究从家庭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是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提出了第一个完整形态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条件的学问。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1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民能够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2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斯蒂格利茨则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归结为四个问题:生产什么,生
6、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谁来决策,如何决策? 将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的观点进一步简化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就稀缺资源的配置进行选择的学问。这是因为,经济学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资源稀缺性、有限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如果资源是无限充裕的,经济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经济学常常被认为是关于选择的科学”。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二、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
7、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已有200多年。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呢?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生产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总是既定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由此便产生了稀缺性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 。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教学第一节
8、讲授1学时。教 学 基 本 内 容教学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按照美国学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人的欲望或人的需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 社会地位的需求 5 归属感与关爱 4 安全和保障 3生理需求 2111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给经济学下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2.经济资源的有限性:资源:土地、资本、劳动 物品: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 资源和物品都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3.选择: 利用有限的
9、资源如何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三、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的效率和公平原则是不同的。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体制分为四种类型:1、自给经济:低效率、无公平;2、计划经济:公平但缺乏效率;3、市场经济:有效率但缺乏公平;4、混合经济: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一、 研究内容:1、以解决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为对象划分: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采用个量分析法.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 引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