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标准答案(格式已校正).doc
《黑龙江齐齐哈尔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标准答案(格式已校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齐齐哈尔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三标准答案(格式已校正).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黑龙江流域生育习俗有( 祈子习俗 )、( 古老的生育禁忌 )、( “踩生”、“洗三”、“睡扁头”与“抓周” )、(育儿摇篮)。2、黑龙江流域旧式举行的求子礼仪主要有( 拜神祈子 )、( 咒术祈子 )、( 功德祈子 )。3、黑龙江流域丧葬习俗主要有( 告别亡灵 )、( 棺木 )、( 出殡与安葬方式 )、( 守孝习俗 )。4、东北饮食文化由( 欲裂民族饮食文化 )、( 游牧民族饮食文化 )、( 农耕民族饮食文化 )三种类型。5、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共同的节日有( 元旦 )、( 春节 )、( 元宵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中秋节 )。6黑
2、龙江方言土语的特色是( 最具亲和力 )、( 表述生动 )、( 结构方式丰富多变 )、( 语音特色 )。7、黑龙江出现的第一批具有近代工人阶级特征的产业工人是19世纪80年代末的( 漠河金矿工人 )。8、1918-1919年,中东铁路工人举行了三次全路大罢工,在斗争中,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工人发起成立( “三十六棚工业维持会” ),成为黑龙江最早的中国工人工会组织。9、东北抗战著名的战役有( 江桥抗战 )、( 哈尔滨保卫战 )。10、北大荒文化主要包括( 军垦文化 )和( 知青文化 )。11、1954年8月,第一支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垦荒军团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 )。1956年6月,国
3、务院成立了农垦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 王震 )任第一任农垦部长。12、晁楣创作的第一幅北大荒版画是( 荒原春夜 )。13、在大庆开发建设中出现了石油英雄,有“铁人”( 王进喜 )和新时期“铁人”( 王启民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8分)1、东北饮食文化的特点。答:(1)东北饮食以肉食为主,“五谷杂粮”齐菽类比重大及豆制品多,山珍野菜摄入大。(2)由于北方气候原因,食物储藏成为北方饮食习俗的另一特点。(3)以土著饮食文化为主,吸收山东鲁菜及俄罗斯饮食文化因子,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饮食文化。(4)饮食不仅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前提,也是民族文明的一个标志。2、简述黑龙江服饰文化的
4、地域特征。答:黑龙江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寒冷当中,最冷的时候,大、小兴安岭的最低气温可降至-45 以下。为了抵御寒冷,以保暖为主的皮制服饰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以抱子皮制成的服饰在黑龙江各民族当中最为普遍。猫皮服饰经过妇女们的巧手加工不仅保暖性强,而且美观大方,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不少的审美元素。在人们的观念中,抱子是温和善良并且充满灵性的动物。因此, 穿上抱皮服装的人也会和袍子一样温和且充满灵性。 另外,黑龙江各民族服饰就地取材,以兽皮、鱼皮等猎获物的皮毛为制作服饰的主要原料,而且经济从业的不同造成服饰的差异,同是袍服,渔猎民族的袍服就与畜牧民族的袍服不同。为了狞猎者上下马或在林中奔跑
5、追逐野兽的方便,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猎人的袍服下摆要开四个视,而蒙古族的却不开视。以稻作农耕为主的民族穿着短装型衣裙、衣裤显然比袍式服装更适宜水田劳作。各种动物图案、纹饰的运用,即表明了他们与自然亲密的关系,也是他们心中图腾崇拜的抽象表达。将这些动物图形缝制在衣间,让它伴随自己的左右,这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更寄托着人们渴望保佑、企盼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3、黑龙江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答:一是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体现。在远古的现实世界中,最能剌激人的形象思维的则是那些始终处于动态之中的自然万物,如四季轮回的变换、更替轮流的日月星辰、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海等。这些强烈地剌激着他们感官的自然现象,不仅对他们
6、的生存繁衍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们产生无法摆脱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在这种与自然相对而视,与自然万物平等交流中他们萌生了万物有灵、生命一体化的观念,孕育了对自然的无限幻想能力。他们通过节日庆典来表达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同时也寄托对丰收的期盼,节日是鼓舞人类生存意志的最佳方式。二是贵和尚美。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圃,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除夕要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与交是团圆、相聚之意;至元宵节全家又要围在一起吃汤圆,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中秋吃月饼,更兼有生活团圆、婚姻美满之意。
7、4、简述“红色丝绸之路”。答:红色丝绸之路,是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中东铁路来往于中国和苏俄之间最早形成的一条交通路线,而哈尔滨便处于这条路线的中枢位置,通过中东红色丝绸之路铁路来往于苏俄的这条红色之路,不仅拓宽了马列主义传播的渠道,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红色丝绸之路,1903年7月通车的中东铁路由哈尔滨至西部满洲里出境,赴赤塔上西伯利亚大铁路;另一线路是往东赴绥芬河出境。而内陆是哈尔滨至旅(顺)大(连)的南部线。5、左翼文学在哈尔滨的发展。答:当1932年初日寇的铁蹄踏上黑龙江的土地后,黑龙江的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在军事上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进
8、步作家一方面组织剧团,排练进步戏剧,另一方面以哈尔滨日报新潮、大同报夜哨、国际协报文艺和黑龙江民报芜田等报纸副刊为阵地,宣传战斗的文艺思想,发表反满抗日色彩的作品。1935年前后,随着日本侵略者军事镇压力度的加大和黑龙江军民军事反抗斗争的受挫,日伪政府把注意力转向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上。他们逮捕和杀害进步作家,派遣特务监视作家们的行踪;同时还发布行政命令,取缔大部分报刊,少量的被保留下来的报刊也都纳入了他们的监控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作家不仅失去了发表作品的园地,而且个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舒群、三郎、悄吟、罗烽、白朗、李文光、达秋、金人、姜椿芳等人先后逃到关内。某些没有逃离的作家如金剑啸
9、、侯小古等人则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下。关沫南的两部长篇文学沙地之秋与落雾时节(都没有最后写完),前者通过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反日文化活动,表现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民族精神,后者通过展现大家族的青年走向革命道路的人生选择,昭示出远未沉寂的地火仍在运行。到了1941年上半年,日伪政府颁布了艺文指导要纲,进一步强化思想文化统治。日本特务机关在1941年底制造的“哈尔滨左翼文学事件”,给黑龙江文学以毁灭性的打击。在这起事件中,这批活跃的作家中的王光逖、关沫南、陈缇、艾循、问流等人都身陷囹圄(艾循、问流死于狱中)。6、简述抗联文化。答:抗联文化,是1931年“九一八”1945年“八一五”期间在长白山区产生的以抗
10、日救国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它产生并广泛传播于东北抗日战争年代,发展兴盛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内容包括抗联故事、抗战歌谣,还有少量戏剧快板作品,均在东北抗战实践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和作用,故称之为抗联文化。而在抗联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抗战歌曲演唱和抗联故事创作是其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杨靖宇和抗联将领把讲抗日故事作为部队自我教育、鼓舞士气、丰富部队文化生活的战斗武器,倡导部队指挥员带头讲抗联故事,带头唱抗日歌曲,推动了抗联文化的兴盛和发展。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长白山人更是以杨靖宇为榜样,在抗联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鼓舞下,抬着担架跨过鸭绿江支援志愿军爬冰卧雪,奋勇作战,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域文化 黑龙江 齐齐哈尔 电大 地域 文化 平时 作业 标准答案 格式 校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