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修改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修改一).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电发2010 40 号 关于上报察右前旗电力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报告乌兰察布电业局农电处:按照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下达2010年农电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内电农201015号)精神,我公司抽组人员,认真研究,细致分析,编制了察右前旗电力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现上报,请予审查。特此报告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主题词:十二五 人力资源 规划 抄 送:公司各领导 存 察右前旗电力公司 2010年4月23日印 察右前旗电力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2009年,随着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的全面完成,对提高我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建立
2、现代企业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明显的效果。为使我公司在发展和管理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我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如期实现,确保有一支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和市局的安排,结合我公司干部职工的结构层次,特制定“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一、机构设置:公司管理部门设置综合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纪检监察审计部6个部室;生产机构设置调通信息管理所、输变电管理所、物资供应公司、用电检查所、电能计量所、客户服务中心,6个供电所(礼拜寺供电所、赛汉供电所、呼和乌素供电所、平地泉供电所、乌拉哈供电所、土镇供电所)和1个多经
3、公司。二、现有人员总量分析:2010年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70人(其中女性51人);长期职工170人,劳务派遣人员69人;在岗职工161人,不在岗职工9人(其中内退5人)。 长期职工自2000年以来实现正增长,由2000年的163人,增加到2010年的170人。三、职工按类别分组分析:(按长期职工总数计算比例)经营者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其他(其中包括内退、休养、多经人员)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63.5%2615.3%3721.8%8952%158.8%四、 职工按年龄分组分析: 长期职工170人中,29岁及以下职工11人,占职工总人数6.5%;3039岁51人,占职
4、工总数30%;4049岁74人,占职工总数的43.5%;5054岁26人占职工总数的15.3% ;55岁及以上职工8人,占职工总数的4.7%。职工平均年龄为42.3岁,前三年平均年龄每年以1岁递增。 五、 按劳动合同期限分组:(1) 1年以下0人(2) 1-3年以下(含3年)0人(3) 3-6年(含6年)0人(4) 无固定期限170人六、职工队伍按专业技术资格等级分组: 获得专业技术资格总数37人占职工总数的21.76%,平均每年提高4%(按长期职工总数170计算比例),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年平均提高0.05%,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年平均提高1.5%,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年平均2.45%
5、。 专业资格人数分配表七、职工队伍按技能等级分组: 工种级别人数分配表八、职工队伍按文化程度分组:学位类别人数分配表 九、农电工现状分析公司现有农电工69人,全部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其中29岁及以下的4人,占农电工总人数的5.8%,30岁39岁18人,占农电总人数的26%,40岁49岁26人,占农电总人数的37.7%,50岁54岁15人,占农电工总人数的21.7%,55岁及以上的6人,占农电工总人数的8.8%,年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农电工年龄结构农村电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农电工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人数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693449%355
6、1%从以上数据看,农电工整体文化水平明显偏低,农电工的安全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水平以及企业文化知识亟待补充和提高。从技能等级看,我公司农电工都取得初级资格的技能鉴定等级,整体素质低于内蒙古自治区电力(集团)公司要求。十、人员效率分析(1) 拥有输电线路45.837公里,输电人员7人,每百公里输电线路占用人数为15.27人。(2)变电容量2.75万千伏安,变电人员12人,每万千伏安变电容量占用变电人数为4.36人。(3)配电线路长度635.71公里,配电人员32人,每百公里配电线路占用人数为5.03人。(4)营业用户数39441户,电力营销人员114人,每个营销人员负责营业户数为345.97户。
7、(5)201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含农电工)累计预完成元/人.年,比去年同期的元/人.年,提高了10.86%,增长量为40237元/人。公司每百公里输电线路占用人数、每万千伏安变电容量占用变电人数较多,每百公里配电线路占用人数都较少,每个营销人员负责营业户数接近350户。十一、2010年人工成本及工资福利完成情况分析2010年完成工资总额783万元,售电量千千瓦时工资含量(工资总额/千千瓦时)为32元、较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社会保险与福利等人工成本为(其中住房公积金12%、基本养老保险22%、企业年金0%、基本医疗保险6%、补充医疗保险0%、失业保险2%、培训费2.5%、工会会费2%、残疾人保障
8、金0%、劳动保护与保险0%、其他福利14%,合计474万元、较上年339万元、增加135万元。十二、人才队伍分析:人才密度人员为50.6%,(人才密度=具备高级工以上或中等专业技术职称以上(包括助理级)或中等以上学历人员中任意一个条件的人员/全员人数), 高技能人才比例为81.1%,(高技能人才密度=具备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员/技能人员总人数)。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知识层次和业务技能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技能练兵等措施的实施,大幅提高了农电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和知识技能,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学历与专业不对称,
9、从文化程度来看,大专以上学历占长期职工的40.6%,但实际学历与所从事专业相对应的甚少;二是优秀的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不足。掌握电力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理论扎实、业务精通、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攻关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应对和解决现场技术问题能力强的优秀技能人才几乎没有;三是技术力量、技术水平与电网快速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农电企业中很多员工的专业技术更新、专业理论学习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不能及时适应企业的发展。第二部分 “十二五”人力资源需求分析(2011-2015年)一、 “十二五”设施设备、营业区和营业户数增加人员需求情况分析(一) 变电设备新增35千伏及以下变电站3 座,新增定员15人
10、;合计新增15人。(二) 输电设备新增35千伏及以下线路135.2公里,新增定员3.2人;合计新增3.2人。(三) 营业区按照每年增加0.06万户考虑,五年增0.3万户,每万户按照3人考虑,增定员0.9人。上述合计新增定员18.1人。二、“十二五”人力资源自然减少情况(2011-2015)。退休职工预计达到17人。 人员分类预计退休总数2011年退休2012年退休2013年退休2014年退休2015年退休合计1732534三、“十二五”人力资源总需求量设备设施增加需求19人,自然减员17人,两项合计需求36人,其中变电运行人员15人,输变电检修维护人员3人,营业人员1人,其他17人。第三部分
11、“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 近几年,随着上级对趸售农电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提高趸售农电企业管理水平、建立观代企业制度,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公司内部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特别是与当前农电体制改革和创新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员工队伍结构与专业技能素质不适应农电高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的要求,总人数超员较严重,但生产所需人员不足。 (2)未全面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培养、考核、使用等人事管理竞争激励新机制。 (3)工资分配形式缺乏有效的激励作用。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
12、趸售农电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企业用人和分配制度。尽快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十二五”,我公司将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工作部署,按照“民主、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整合机构设置,全力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规则相适应的内部分配机制;坚持制度创新,实现用工和分配形式科学化、多样化和规范化;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调整人员结构,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收入向新高技术和一线“苦、脏、累、险”的工种倾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13、和考核力度,逐步建立一支适应农电发展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一、工作目标 实施“员工总量控制计划”。到2015年,长期职工人员总量控制在165人左右。 实施“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到2015年,我公司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45,人才密度达到60以上。公司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农村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率完成100。 实施“技师培养计划”。五年内具有技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比例提升6.29个百分点,达到13.94。 实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引进和培养紧缺专业人才的力度。五年内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公司农电发展的需求。 实施“农电工素质能力提高计划”。加大对农电工的培训力
14、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完成对所有农电工的轮训。到2009年末,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已达到100%。到2015年,农电工中具有高中(技校)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提升36个百分点,平均达到85%;具有中级工以上国家职业资格人员比例达到15。 二、人员总量规划 由于总体上公司农电系统人员处于总量偏多、内部结构不合理状态,“十二五”人员总量要坚决贯彻公司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目标,力争使长期职工总量控制在165人左右。 (一)全面落实新定员,开展“四定”工作。 要按内蒙古电力公司趸售农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开展常态的定员测算、执行和监督工作,严格按照定员组织生产,超定员的人员全部进入培训中心
15、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和考核办法,并有权参与竞争上岗。按照要求统一机构设置和数量,新成立机构需报市局农电处审核,经集团公司农电部批准后方可设立机构。 (二)提高人才选用标准,把好人才入口关。 要在加强岗位管理的基础上,严格各类人才的选用标准。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新增人员要从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择优选聘;生产技能岗位新增人员必须从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择优录用;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系统外招聘人员必须是相应专业岗位的紧缺优秀人才。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机制,吸引各类优秀拔尖人才加入到企业中来。 目前我公司共有长期职工170人,其中在岗161人,不在岗职工9人(其中
16、内退5人)。“十二五”设备设施增加需求19人,自然减员17人,两项合计需求36人,为保证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力争每年新增2人,优先考虑职工子女;同时每年根据用人需要,从农村电工中选拔出工作时间长且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给予长期合同制职工待遇。 (三)加强岗位动态管理,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员工离岗轮训和待岗培训制度,大力推进职业资格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要通过加强各类人员培训,提高人才的岗位适应性。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标准明确、程序规范、竞争公平的要求,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的竞争上岗,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建立员工动态管理机制,
17、保持公司内部各类人员的适度、合理流动,促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调整,逐步建立用工制度科学化、用工机制市场化、用工形式多样化、用工管理规范化的劳动用工体制。 (四)规范用人管理,建立人才配置调控体系和机制。 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分析为基础,做好相应的专业人员准备和必要的人才储备工作,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多渠道拓宽员工引入渠道,及时补充生产、营销一线缺员岗位。同时完善用人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劳动用工计划,控制员工总量规模,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性,努力解决一方面人员总量超编,一方面生产一线人员缺员的矛盾。 三、人员素质规划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农电队伍素质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到2015年,网省公司县
18、供电企业职工队伍中,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平均达到45;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平均达到90;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比例平均达到27.3,具有技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比例平均达到13.94%;农电工队伍中:具有高中(技校)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平均达到85。(一)人才密度和高技能人才比例: 人才密度要在2010年50.6的基础上,提高到“十二五”末的87.3。高技能人才比例由81.1降低到68,获得技能等级人员由2010年的90人增加到2015年的158人,增加了68人。 (二)人员文化程度结构1、长期职工年份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高中生初中及以下201012.94%27.
19、65%14.12%30%15.29%201545%36.4%6%9%3.6% 2、农村电工 目前公司农村电工中具有高中(技校)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49%,“十二五”每年递增7.2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85%。(三)人员技术结构年 份高级职称比例中级职称比例初级职称比例20100.59%10%11.18%20153%24%36.4%(四)人员技能结构年份高级技师比例技师比例高级工比例中级工比例初级工比例20107.65%35.29%9.41%0.6%20153%13.94%48.48%24.24%6.1% 四、人员效率规划 (一)公司拥有输电线路139.837公里,输电人员10人,每百公里
20、线路占有人数为7.15人。 (二)变电容量5.64万千伏安,变电人员30人,每万千伏安变电容量占有人数5.32人。 (三)营业户数4.24万户,电力营销人员80人,每个营销人员负责的营业户数530.5户。 五、人力资源开发 为推进县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深入实施农电队伍素质工程,加快完成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新型农电队伍,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农电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农管2008)15号)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建立公司、生产所二级农电培训基地,按照规划目标,落实年度培训计划和各类专项培训计划,努力实现人才由数量发展向素质提高转变。充分发挥各类人才选拔、技术津贴的引导作用,大力开展
21、各类技术技能比武,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技能练兵和提高就业门槛等措施,大幅提高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和知识技能。建立全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公司农村供电所人员持续开展岗位培训,普遍持证上岗。“十二五”期间,广泛开展“百问百查”培训活动;2009年农村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率已经完成100%。组织其他专业人员参加集团公司的业务轮训,2015年轮训率达到95。 “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农电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培训: (一)岗前培训 对各类新录用人员、转岗或晋升职位的员工,必须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后方可
22、上岗。新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必须集中进行三个月左右的岗位资格培训;对接收的退伍军人,未达到岗位规范要求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平者,必须进行两年左右的岗前脱产培训,使其达到上岗要求。 (二)岗位培训 加强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通过采取专题学习与现场培训、普遍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每年分专业、分类别组织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岗位所需知识与技术的系统化培训。按照专业方向,每年安排技术人员至少进行一次以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培训,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积极引导员工坚持在岗自学,并将其作为提高员工素质和实施全员培训的主渠道,将现场培训作为班组生产人员在岗学习的主要形
23、式,积极创造条件,激励员工在岗学习。 (三)学历教育培训 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是提高员工队伍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 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将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中青年员工到有关院校攻读相应的学历学位。加快培养紧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未达到岗位规范要求学历水平的员工,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与岗位业务密切相关的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对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技能等级在中级上及以下的生产岗位技能人员,将依托内蒙古电力培训中心,分期分批进行l2年的函授培训,使之逐步达到中专学历。 (四)职业技能培训 要结合电力公司职业技能准入制度,加大对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力度,生产技术工人要全面实施岗位技能鉴
24、定和持证上岗制度,生产岗位的人员需要和使用,应该按照现岗位的人员进行梯次培训,经过培训鉴定逐级充实到高一层的岗位;鉴定不合格分离下来的人员,可进行岗位(工种)余缺培训,合格后补充到中、低层级岗位。 (五)全能值班员培训 要强化全能值班员的培训,在熟悉本专业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提高整体专业技能,对有培养前途的员工,要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制定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的激励机制,要把培训、奖励和员工的使用结合起来。 (六)农电工培训 加强农电工普及性培训,做到培训有计划,实施有部署,经费有落实,效果有保障。“十二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制定的农电工培训大纲与标准、农电工技能培训教材,
25、落实对农电工的培训工作。突出安全生产规程、电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以及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培训。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培训,增强农电工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优质服务的自觉性。有计划地组织农电服务技术比武,营造农电工苦练技术、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促进农电工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按计划对农电工进行整顿精减,新录用的农电工要求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聘用专业对口的人员充实到农电工队伍。加快实行农电工持证上岗制度,引导和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类培训,到2009年底,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已达到100%。 六、薪酬分配和激励 加快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工资制度,合理拉开差距,使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增强工资的激励功能;积极探索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实行经营者的报酬与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一致、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调动经营者积极性。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制度。逐步完善公司农电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对公司评聘的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实行专门津贴。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物质奖励与荣誉激励的双重作用,进一步突出优秀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人才的荣誉价值,培养优秀人才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三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