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教学大纲.docx





《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畜 牧 兽 医适用层次:高职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 学 时:62一、课程说明1. 本课程的性质家畜遗传育种与繁育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家畜育种与繁殖工作性质来讲它又是专业课。它是一门将畜禽繁殖技术与动物育种方法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2. 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畜禽繁殖与改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具有从事畜禽育种、畜禽繁殖工作的能力。3. 本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畜牧兽医专业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应必修分析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生理三门课程,使
2、学生对分析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生理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例如:动物饲养与饲料、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课程)和下一步生产实习或参加工作做准备。4. 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总学时理论时数实践时数绪 论22第一章畜禽遗传基础1082第二章畜禽选育与杂交改良1010第三章家畜生殖器官概述844第四章生殖激素844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44第六章受精、妊娠及分娩642第七章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44第八章家禽人工授精642第九章家畜繁殖力44总计6248145. 建议教材与参考书教 材:耿明杰畜禽繁殖与改良北京中国农业出
3、版社2001 年参考书:1 欧阳叙向家畜遗传育种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年2 张沅家畜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年3 北京农业大学家畜繁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年4 陈宏家畜遗传育种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年5 杨利国动物繁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6 渊锡藩动物繁殖学北京天则出版社1998 年7 杨利国家畜繁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年8 王光亚山羊胚胎工程北京 天则出版社1996 年9 李青旺动物繁殖学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 年10 桑润滋动物繁殖生物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年6. 考核模式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试、实验、实
4、训及平时作业为主,参考学生平时表现。总成绩=平时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60%)+实验实训考核(30%)。二、课程内容绪 论【教学要求】1、通过绪论课的学习,对畜禽繁殖与改良课程有一个整体把握;2、了解畜禽繁殖与改良对畜牧业发展的意义及作用;3、了解畜禽繁殖与改良所取得的成就;4、了解课程发展概况,通过对动物繁育新技术的展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重点】1、繁殖、改良概念的理解;2、畜禽繁殖与改良对发展畜牧业的意义和作用;3、繁殖、育种与遗传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章难点】1、繁殖与改良概念的理解;2、遗传、繁殖与改良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一、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二、繁殖与改良的概
5、念三、畜禽繁殖与改良在发展畜牧业中的意义和作用四、畜禽繁殖与改良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五、畜禽繁殖改良发展概况六、畜禽繁殖改良课程的性质、内容与任务七、学习方法及考核办法第一章畜禽遗传基础【教学要求】1、掌握与细胞遗传关系紧密细胞器的功能;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与组型;2、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及染色体行为和数量变化规律;3、掌握染色体与染色质、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信息、遗传密码等概念;4、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5、了解生物的中心法则;7、掌握遗传三大规律的基本内容, 并能分析畜禽生产中的一些简单遗传现象;8、伴性遗传的原理及其应用;9、掌握引起生物变异的的类型
6、和原因,了解生物变异的普遍性;10、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 了解基因突变的应用;11、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主要遗传效应;12、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13、了解染色体变异在畜禽育种上的意义;14、熟悉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及数量性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15、掌握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征;16、了解多基因假说;17、掌握遗传力等三个重要的遗传参数。【本章重点】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2、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数量变化规律 ;3、理解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的含义,并了解其传递过程;4、三大规律的内容及其应用;5、伴性遗传在养禽业中的应用;6、基因突变的概念;7、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及遗传效应 ;8、
7、生物变异的原因;9、染色体变异的应用;10、数量性状的特点;11、遗传参数:遗传力、重复率和遗传相关。【本章难点】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量变化规律;2、遗传信息的的转录和翻译过程;3、遗传规律内涵的理解;4、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5、基因基因突变的概念;6、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7、多基因假说。【教学内容】第一节 遗传物质第二节 遗传基本规律第三节 变异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第二章 畜禽选育与杂交改良【教学要求】1、掌握选种、鉴定、生长、发育、体质、体貌、选择差、选择强度、选择反应、世代间隔、年改进量等概念;2、了解质量性状的选择;3、了解家畜的生长与发育、家畜的外形、体质和生产力;4
8、、了解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5、深刻理解选配的概念; 6、掌握选配与选种的关系;7、掌握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的概念及应用;8、掌握近交的概念及分析计算,近交衰退及防止措施;9、了解选配的原则;10、了解种群选配的种类;11、理解品种的概念及品种应具备的条件;12、掌握本品种选育概念及意义,并了解本品种选育的措施;13、掌握引种的注意事项及引种的主要选育措施;14、掌握保种的概念及意义以及保种群体规模的确定,了解保种的原理及措施;15、了解品种的分类及品种资源的利用;16、理解品系、品系繁育的概念及品系的类别;17、掌握品系的建立方法,特别是专门化品系的培育方法;18、掌握杂交的原理和杂种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畜 遗传 育种 繁育 技术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