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西晋的建立和短暂统一;八王之乱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十六国建立的背景;前秦统一北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八王之乱”与西晋分封制是否有直接关系和西晋速亡原因等问题的探讨,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方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难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2、三、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境内各民族普遍的通婚由来已久。今日中国之所谓汉人,本身已是一种历史上的混成体,为多数民族(即汉族)与少数民族混成的继承人。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离不开少数民族新鲜血液的输入,汉族同样充实了其他民族,一部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民族交融的历史。 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些什么?本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二)、导入新课一、西晋的建立:1、背景: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
3、灭蜀。司马懿出身于世族豪门,曹魏中期,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随后便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病逝后,先后由其子司马师、司马师之弟司马昭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曹丕死后,太尉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不久,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时候,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沿用曹操的方法,推广屯田,兴修水利,使魏国在司马氏的掌管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十分强大。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明帝曹睿死时,托付曹爽与司马懿辅佐齐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与司马懿互相排挤,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司马懿尽诛曹爽一党,魏国军政大权自此落入司马氏手中
4、。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mao)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三国鼎立局面结束。意义: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又一次统一,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
5、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相关史事: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西晋时的贵族、富豪还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糖液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紫色的丝绸作布障40里长,石崇就用锦作障50里。西晋的腐朽统治:(1)在治国方略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皇室及许多大臣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2)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材料研读:西晋人
6、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西晋统治阶层昏庸腐朽, 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2、西晋的统治: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当时的很多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而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二、八王之乱:1、原因:材料:(晋武帝)惩魏
7、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资治通鉴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 在一定条件下,受封诸王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材料二:(晋惠帝司马衷)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唐房玄龄等:晋书卷4:惠帝记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以致他当政时“政出群下,纲纪大坏”有地方发生灾荒,百姓饿死几万人,大臣们向司马衷请求开仓放粮,他却问:何不食肉糜?此事一直传为笑谈。2、八王之乱: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精品资料 中考历史精品资料 中考历史课件 中考历史学案 中考历史设计 中考历史专题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指导 中考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