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探析_刘明明.doc
《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探析_刘明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探析_刘明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闻法制研究 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探析 刘明明 刘正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内容提要 】 网络舆情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社会舆情,是社会整体或部分民意在网络上的折射 。 在法治 环境下,网络 舆情应成为社会有效监督机制的一部分,并与正常的司法活动形成良性互动 。 司法审判则需正确面对网络舆情,接受其质 询并受其监督,在公正信念的指引下,努力打造和谐社会,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 【 关键词 】 网络舆情;司法审判;司法独立;法治社会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期 。 在媒 络这种现代快速传播工具 来广泛传播的部分或全部社会舆 体格局迅速转 变
2、的今天,一些民众通过网络实现 “让真相大 情,是民意在网络上正常或不完全正常的折射 。 网络舆情的 白于天下 ”的目的,以自力救济的方式实现其所寻求的社会 发展也会部分或全部转化 为社会舆情,进而成为社会舆论 公正 。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网络舆情来监督公权力的运行 的重要组成部分 。 网民通过网络来表 达自己的态度 、 观点 、 机制 ,推动司 法审判程序走向透 明 、 公开,从而使审 判结果 意见和要求时,可以客观 真实地反映其对社会和周围世界 更加客观公正,促进社会整体公平正义的渐趋实现,无疑是 的看法 。 互联网络提供了一个新型的舆情传播机制,社会公 其正效益的体现 。 但不容忽视的是
3、网络舆情本身固有的缺 众可以通过该传播机制以 多种渠道发布 、 获取和传递舆情 陷,因而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尚需在司法理论和实 信息 。 由于网络舆情具备 丰富性与多元化 、 情绪化与非理 践中厘清 。 本文中论证的司法审判主要以几起近年来颇受网 性 、 个体化与群体极 化等特性,且其传播 即时迅速 ,已 愈来 民争议的刑事案件为视角,通过对这些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刑 愈成为映射社会舆情的晴雨表 。 事案件的分析,揭示 网络舆情对当代司法审判的影响甚或冲 击,以期对司法理论界及实务界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 二 、 网络舆情是否冲击司法独立进程 一 、 何谓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虽然是来自 社会上部
4、分网民的呼声,但却也 代表着整个社会相当比例的民意 ,其将视角瞄准各种公共 对 于舆情 的界定 ,基本 有两种 观点 :一种将 舆情 等同 资源特别是公权力的使用 与分配,进而披露各种不端或舞 于舆 论,即舆 情是 “ 舆论情况 ”的简称,是指 “在一 定的社会 弊行为, 以众说纷纭的方 式对社会公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 空间 内,围绕 中介性社会事件的 发生 、 发展和 变化,民众对 肯定或抨击,以求社会公正的实现,其在促进社会整体公平 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 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 ”另一种是将舆 正义的实现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 可以说,一些事 情 等同于 民意,即 “涉 及公众 对社会
5、生活 中各个 方面 的问 件若没有网络舆情推动, 其影响只能局促于事发当地或很 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 公开意见或情绪反应 。 它是社会脉动 快被平息;但当借助 互联 网络的传播则迅速演变成为产生 和公 众情绪自然而然的 流露和体现 。 ”据此 ,对 网络舆情 巨大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 。 综观近年来数起在刑事司法审 的界 定,有三 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 为 “ 网络舆情是 由于各 判中因社会舆论 、 特别 是网络舆情的推动而引起巨大社会 种 事件的 刺激而 产生的 通过 互联网 传播 的人们 对于 该事 反响的案件,可以发现网络舆情正以其传播迅速 、 影响面广 件的所有认知 、 态度 、 情感和行
6、为倾向的集合 。 ”第二种观 和波及力 强等特征,推动着事态的进展,在某些方面或某种 点认 为 “网 络舆情是通过互 联网表达和 传播的公众 对自己 程度上影响 了一些司法人员 乃至整个审 判团队的 思维,进 关 心或与 自身利 益紧密 相关 的各种 公共 事务所 持有 的多 一步对其行使司法判断权产生影响 。 种情绪 、 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 ”第三种观点认 为 “网络 药家鑫案是近年来备 受网络舆情关注和影响的案件之 舆情 是社会舆情在互联 网空间的映 射,是社会舆情 的直接 一 。 在网络舆情的推动下,整个社会都极其关注药 家鑫案的 反映 。 ” 审判 。 在药案的整个审判与执行过程
7、中,几乎每一个司法环 综上,国内大量研究表明,网络舆情是网民通过互联网 节都受到了来自网络的质 疑与审查 。 网民的广泛议论及对 【 作者简介 】 刘明明,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 刘正全,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生 、 山东康元律师事务所律师 。 【 基金项目 】 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 2012 2013)研究生 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 YCA120373。 年第 期 新闻法制研究 案件处理结果的关注所形成的舆论导向,比司法进程本身 更快地做出了药家鑫必死的判决 。 药家鑫案引发了多米诺 骨牌效应,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一系列类似案件的生效判决 的既判力 。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被网民们
8、称之为 “赛家鑫 ”案 的云南李昌奎案 。 基于同案应该同判的司法原则及受害人 亲属吁求,李昌奎案借助 网络舆情的力量来寻求司法救济, 而最终致使一审被判死刑 、 二审改判死缓的李昌奎,再审中 又被判处死刑 。 充满喊杀声的网络力量再次主导司法审判 。 值得反思的是,李昌奎案再审启动程序是由同一法院即云 南高院,在波涛汹涌的社会舆情 (最主要的当然是网络舆 情)的声讨声中主动启动的 。 云南高院启动再审虽然不能贸 然断定为被网络舆情所逼迫,但是网络舆情所形成的强烈 攻势,在推动其进行司法改判的进程中所展现 出的力量可 见一斑 。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一些刑事案件发生后,经过网民 进一步的传播和
9、评论,不可避免地产生倾向性的态度,极易 冲击司法审判的独立进程,使法官屈于舆情压力,从而作出 顺应舆情导向的审判结果 。 当网络声讨取代正常的司法审 判,难免造成不够客观公正的判决结果 。 网民在不了解至少 不充分了解案情的情况下,出于朴素的道德观和善恶意识, 仅仅以正义观念对案件进行评判,则会或多或少影响甚至 冲击正常的司法活动 。 三 、 网络舆情是否造就办案困境 近 年来,每 当发生重大案 件时,网民都会 特别关注 ,网 络舆情就 极其活跃 。 当司法工作人员在面临网络舆情所生 成之 “民 意 ”与 寻求司法公正之 “法理 ”的抉 择时陷入困 境 。 司法工作人员在办案时要受来自社会各方
10、的压力 、 质询甚 至怀疑 。 特别是当这些质询与怀疑在网上群情鼎沸时,司法 工作人员就不得不经常关注网络舆情走向 。 然而,过多关注 网络舆情又会使司法工作人员唯恐一不留神被推到网络舆 情的风口浪尖上 。 李昌奎案之再审程序,由同一法院迅速启动,并在再审 中改判死刑,究竟是原 二审认定的事实不清,还是法律适用 有误?以上两者都不是,而是社会舆情倒逼之使然 。 既定的 司法审判结果被 反复推翻,会削弱正常司法活动的既判力, 影响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降低法律的尊严和司法公信 力,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 。 在 我国,司 法审判要受 刑事 诉讼法 中有 关程序规则 的制约,还要受 刑法 中
11、“罪刑法定 ”之原则的约束 。 然而, 一般老百姓所关注 的往往不是办 案程序是否 依法且严 谨, 而是判决结果是否符合他们内心所追求的 “公正 ”。 这既与 我国老百姓受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也与我国公权力在行使 过程中,程序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有关 。 过于繁杂且专 业的程序运作机制,即便 是公开公示,也不是一般社会 人员 就可以看懂或领会的,更无从谈监督制约 。 所以广大民众只 关心司法审判的结果,即只关注实体正义而不关注程序正 义 。 网民基于对正义的理解不同,或因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什 么是正义争论不休 ;而司法 工作人员,当面对 “ 不杀不足以 平民愤 ”的强大舆论氛围时,更应冷静思考
12、。 “民愤 ”不是判 案的依据,更不可以成为剥夺一个人生命的理由 。 在司法工 作者面临形成定势的网络激情时,遵从法律,客观公正的适 用法律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 律为准绳 ”,就显得尤 为迫切 和重要 。 所以 ,法院 要善于 加强 与网络 舆情 的沟 通 ,营造 良好 舆论 氛围,通 过沟通 和协调 ,从容面 对网 络舆情 的询 问与 质疑 。 从事司法审判的工 作人员及 其团队,除了要 对案件 高度 负责和 审慎办 案之外 ,主动的 进行 司法公 开,让 民众 了解 事实真 相,是消 除社会 公众疑 虑的 最好方 式,也 是实 现审判公正的基本前提 。 缺乏足够公开力度的审判结果由 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 舆情 司法 审判 影响 探析 明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