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讲)原卷版.docx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讲)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讲)原卷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根据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微粒数目。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从问题和实际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能够正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及其微观粒子间的关系。2.了解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建立实验误差分析思维模型,并能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解读】知识点一、物质的量
2、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2)表达式:cB。(3)单位:mol·L1(或mol/L)。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2)表达式:w(B)×100%。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表达式cB(B)×100%单位mol·L1【易错警示】 (1)溶液中溶质的判断Na、Na2O、Na2O2NaOH
3、CO2、SO2、SO3H2CO3、H2SO3、H2SO4NH3NH3·H2O(但仍按NH3进行计算)CuSO4·5H2OCuSO4,Na2CO3·10H2ONa2CO3(2)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和总质量进行计算:V。两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并不是两液体体积的加和,应依据混合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若题目说忽略体积变化,则总体积可由混合前体积直接相加)【随堂检测】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cm3,则
4、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ABC D1 000V(MV2 240)知识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检查合格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具体操作如下:【特别提醒】容量瓶使用的四个“不能”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2配制过程示意图(1)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计算:需NaCl
5、固体的质量为5.9 g。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100 mL容量瓶中。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_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瓶、贴签。(2)配制流程图示3误差分析(1)分析依据:c,其中变量为m、V。(2)分析方法:结合实验操作判断是“m”还是“V”引起的误差
6、。以配制NaOH溶液为例,具体分析如下: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因变量c/(mol·L1)mV砝码与物品颠倒(使用游码)减小偏低用滤纸称NaOH减小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溅出减小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减小定容时,水多,用滴管吸出减小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增大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增大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未脱落)增大偏高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减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减小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不变【随堂检测】配制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10.6 g无水
7、碳酸钠置于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知识点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四大类型类型一: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c类型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1)计算公式:c(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当溶液为饱和溶液时,因为w,可得c。(2)公式的推导(按溶液体积为V L推导)c或w。类型三:溶液稀释和同
8、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1)溶液稀释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溶液质量守恒,即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2)同种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即m1w1m2w2m混w混。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类型四:应用电荷守恒式求算未知离子的浓度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例如: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存在c(CH3COO)c(OH)c(Na)c(H)。【易错警示】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
9、物质的量(1)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NaOH;SO3H2SO4;NO2HNO3。(2)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溶质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3作为溶质。(3)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CuSO4;Na2CO3·10H2ONa2CO3。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V×103 L。注意:溶液稀释或混合时,若题中注明“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的总体积一般按相加计算。3注意溶质的浓度与溶液中某离子浓度的关系溶质的浓度和离子浓度
10、可能不同,要注意根据化学式具体分析。如1 mol·L1Al2(SO4)3溶液中c(SO)3 mol·L1,c(Al3)2 mol·L1(当考虑Al3水解时,则其浓度小于2 mol·L1)。 【典例剖析】高频考点一 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1、 (1)若标准状况下设定水的密度为1 g·cm3,HCl的溶解度为560(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所得溶液密度为1.09 g·cm3,则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 m g,取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则SO物质的量浓度为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讲)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