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7讲 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讲 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讲 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原卷版)高中物理解题方法28法20讲江苏省特级教师 学科网特约金牌名师 戴儒京基本知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方法归纳表电路图图象结果误差伏安法电流表内接(註)(截距)(斜率)电流表外接同上同上伏阻法(k为斜率,b为纵轴截距)安阻法(k为斜率,b为纵轴截距)註:关于电流表内接和外接,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在测电阻的电路中,表中上图是外接,下图是内接。本文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应该以电源为参照物而不是以电阻为参照物,所以,本图中,我以上图为电流表内接,下图为电流表外接,特此约定。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外接问题误差分析:电流表外接时,电压表分流引起系统误差,测量值
2、为电阻R与电压表内阻RV的并联值,所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电流表内接时,电流表分压引起系统误差,测量值为电阻R与电流表内阻RA的串联值,所以测量值大于于真实值。所以,当电阻小于小于电压表内阻时,是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当电阻大于大于电流表内阻时,是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怎样才算小电阻和大电阻呢?取,待测电阻R,若R<R0,则为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R0,则为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的电流表外接和内接的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有的同学总有点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感觉。例题和习题例题1.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题图1所
3、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来源:学科网 题图1(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数据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关系图象由图象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R/8.07.06.05.04.0I/A0.150.170.190.220.26/A16.76.05.34.53.8 题图2(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 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 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题10-2 图所示,则该干电池的
4、电动势应为 V;内阻应为 例题2.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2),保护电阻R1(阻值10)和R2(阻值5),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主要步骤:()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回答下列问题:(1)电压表最好选用_;电流表最好选用_。A电压表(0-3V,内阻约15k) B电压表(0-3V,内阻约3k)C电流表
5、(0-200mA,内阻约2)D电流表(0-30mA,内阻约2)(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3)选用k、a、R1、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r=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3.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A和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例题3. 某同学利用图(a)中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A(约为5)
6、和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 (约为10V)。 图中R1和R2为电阻箱,S1和S2为开关。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100mA,直流电源的内阻为r。(1)断开S2,闭合S1,调节R1的阻值,使满偏;保持R1的阻值不变,闭合S2,调节R2,当R2的阻值为4.8时的示数为48.0mA。忽略S2闭合后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经计算得RA= ;(保留2位有效数字)(2)保持S1闭合,断开S2,多次改变R1的阻值,并记录电流表的相应示数。若某次R1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此次R1的阻值为 ;(3)利用记录的R1的阻值和相应的电流表示数,作出图线,如图(c)所示。用电池的电动势E、内阻r和电流表内阻RA表示随变化的关系式为=
7、 。 利用图(c)可求得E= V。 (保留2位有效数字)例题4.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0 k,电阻R1=9.0 k,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0 的电阻。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和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将电建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_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_导线断开。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右
8、图。由I1I2图象得到的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_。例题5.小明利用如题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题图1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A(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U-I图线由图线求得:电动势E=_V;内阻r=_(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例题6.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电动势约为4.5V,内电阻约为1)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除了待测电池组,电建,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流表:量程0.6A,内电阻
9、约为1B电流表:量程3A,内电阻约为0.2C电压表:量程3V,内电阻约为30kD电压表:量程6V,内电阻约为60kE滑动变阻器:0-1000,额定电流0.5AF滑动变阻器:0-20,额定电流2A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_,电压表选用_,滑动变阻器选用_(均填仪器的字母代号)右图为正确选择仪器后,连好的部分电路,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还需要在电路中用导线将_和_相连、_和_相连、_和_相连(均填仪器上接线柱的字母代号)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流表,剩余仪器中仅用电阻箱替换掉滑动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仍能完成实验,实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用图像法处
10、理采集到数据,为在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则可以_为纵坐标,以_为横坐标例题7.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A,内阻为2500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和若干导线。(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 (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下表。图1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
11、2中,并画IRI图线 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 V,内阻r是 。例题8.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0 30mA);电流表A2(量程0 100mA);电压表V(量程0 6V);滑动变阻器R1(阻值0 5);滑动变阻器R2(阻值0 300);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设计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线。.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7讲伏安法伏阻法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原卷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