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2021年决胜高考物理模拟考冲刺卷 (新高考辽宁专用) (解析版).docx
《卷1-2021年决胜高考物理模拟考冲刺卷 (新高考辽宁专用)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1-2021年决胜高考物理模拟考冲刺卷 (新高考辽宁专用) (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决胜高考物理模拟考冲刺卷(卷1)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v-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某同学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凡是物理量可以表达为横纵坐标乘积的,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求解。下表中是他列举的四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t(加速度时间)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Ft(力时间)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力的冲量Fv(力速度)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功率UI(电压
2、电流)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功率ABCD【答案】A【详解】在at图像中把时间分成无数小段,在每一小段时间内,可认为加速度恒定,这样每一小段时间内,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小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因此累加到一起就是整个过程速度的变化量,因此正确;同样Ft图像中把时间分成无数小段,在每一小段时间内,可认为力恒定不变,这样每一小段时间内,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小面积”表示冲量,因此累加到一起就是整个过程中总冲量,因此正确在Fv图像中把速度分成无数小段,每一小段内可认为力恒定不变,但这样每一小段速度变化内,图像与横轴所围的“小面积”不表示速度变化这段功率,因此累加到一起也不表示总的功率,因此错误;
3、在UI图像中把电流分成无数小段,每一小段内认为电压不变,但在每一小段电流变化内,图象与横轴所围的“小面积”不表示这段电流变化内的电功率,因此累加到一起也不能表示总的电功率,错误。故选A。2在透明均匀介质内有一球状空气泡,一束包含两种单色光的细光束从介质射入气泡,A为入射点,之后光分别从C、D点射向介质,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入射角为30°,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该介质中,光传播速度B光射出空气泡后相对于射入空气泡前的偏向角为30°C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D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屏上的条纹问距【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较
4、大,即介质对光a的折射率较大,则根据 可知,在介质中a光的速度小于b光,故A错误;在A点的折射角等于在C点的入射角,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则C点的折射角为30°,圆心角为AOC=,则出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故B正确;根据 ,可知,故C错误。介质对光a的折射率较大,则a光的频率较大,波长较短,根据 ,可知 ,故D错误。故选B3某静止的原子核发生核反应且帮放出能量Q.其方程为,并假设释放的能量全都转化为新核Y和Z的动能,测其中Z的速度为v,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Y原子核的速度大小为BY原子核的动能是Z原子核的动能的倍CY原子核和Z原子核的质量之和比X原子核的质量大(c
5、1为光速)DY和Z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X的结合能【答案】D【解析】A、由动量守恒有:,所以,所以A错;B、Y原子的动能,Z原子的动能;,他们之比为,所以B错;C、D、因为放出能量,有质量亏损,所以Y原子核和Z原子核的质量之和比X原子核的质量小,结合能之和比X的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 A、B、C、D四个质量均为2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x,v,a,F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合外力),已知物体在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s内物体单向运动且位移最大的是( )ABCD【答案】A【详解】B由图像可知,速度在02s内沿正方向,24s沿负方向,方
6、向改变,4s内总位移为零,选项B错误;C由图像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第4s内在负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4s末物体回到原位置,不是单向直线运动,而是往复运动,选项C错误;AD由图像可知,4s内做单向直线运动,总位移为2m;由图像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一直增大,由解得总位移为位移最大的是选项A,选项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波源S1 、S2分别位于x1=-0.2m和x2=1.2m处。t =0时刻以频率为
7、f =10 Hz同时开始向上振动,振幅为A=2 cm,波的传播速度为v=4 m/s,P、M、Q三质点的平衡位置离O点距离分别为OP=0.2 m、OM=0.5 m、OQ=0.8 m。则下列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t=0.1 s 时刻质点Q开始沿y轴负方向运动B经t=0.17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4 cmCt=0.275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Dt=0.35 s时刻,S1S2之间(不包括S1、S2)振动位移为零的点共有6处【答案】D【详解】A由于波速v=4 m/s,因此在t=0.1 s时,两列波各自向前传播的距离波源S1产生的波恰好向右传到P点,波源S2产生的波恰向左
8、好传到Q点,由于波源起振方向向上,因此Q点开始沿y轴正方向运动,A错误;B波的振动周期在经t=0.175 s时刻,S2产生的波还没有传播到P点,从t=0.1 s到t=0.175 s,P点振动了因此质点P通过的路程B错误;C两列波同时到达M点,到达的时间因此在时,M点振动了因此M点在时刻恰好经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C错误;Dt=0.35 s时刻,两列波各自向前传播了恰好传播到对方波源处,两列波恰好重合,如同所示振动加强S1S2之间(不包括S1、S2)振动位移为零的点共有6处,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固定在绝缘水平面内的金属导轨MN、MN之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单位长度阻值相同的金属棒a
9、b、cd放在两导轨上,若两棒从图示位置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两导轨接触良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不断增大B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不变C回路中的热功率不断增大D两棒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不断减小【答案】D【分析】回路磁通量的变化,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由E = BLv求得两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回路中总的感应电动势等于cd棒和ab棒感应电动势之差,根据欧姆定律分析感应电流是否变化,再研究回路的热功率如何变化。【详解】AB设两棒原来相距的距离为S,MN与MN的夹角为,则回路中总的感应电动势E = BLcdv - BLabv = Bv(Lcd - Lab) =
10、 BvStan = BvStanBvStan保持不变,由于回路的电阻不断增大,而总的感应电动势不变,所以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不断减小,AB错误;C回路热功率为E不变,R增大,则P不断减小,C错误;D设两棒原来相距的距离为S,MN与MN的夹角为,安培力之差等于由于电流减小,所以两棒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不断减小,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动摩擦因数均为,A的质量是2m,B和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为R,C离轴为2R。当圆台旋转时,则正确的是()A若A、B、C均未滑动,则B的摩擦力最小B若A、B、C均未滑动,则C的向心加速度最小C当圆台转速增大时,B比A先滑动D当圆台转
11、速增大时,A比B先滑动【答案】A【详解】A. 若A、B、C均未滑动,由得 ,相同,B的mr最小,则B的摩擦力最小,A正确;B. 若A、B、C均未滑动,由得,相同,C的r最大,则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错误;CD. 由得, ,A和B的圆周运动的半径r相同,当圆台转速增大时,A和B同时滑动,CD错误。故选A。8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且足够长的长木板,长木板上面叠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现对长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3t(N)时,两个物体运动的a-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A是小物块运动的a-t图像B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2、为0.3C长木板的质量M = 2 kgD小物块的质量m = 1 kg【答案】BCD【详解】根据乙图可知,在3s以后,m与M开始发生相对运动,m的加速度不变,其大小为3m/s2,所以图线B是小物块运动的a-t图象,故A错误;设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所以=0.3,故B正确;当时,以M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即,解得: 由函数斜率可得,解得M=2kg;在3s以内,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得,代入数据 ,所以m=1kg,C、D正确综上分析,答案为BCD9地月拉格朗日L2点,始终位于地月连线上的如图所示位置,该点距离地球40多万公里,距离月球约6.5万公里若飞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卷1-2021年决胜高考物理模拟考冲刺卷(新高考辽宁专用)(解析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