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原卷版).docx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原卷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题型一 受力分析、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题型解码】1基本思路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两点注意(1)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系统内各个物体的状态应该相同(2)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此法叫“转移研究对象法”【典例分析1】(2019·天津南开区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
2、静止状态,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对水平挡板的压力大小可能为2mg B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D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为mg【典例分析2】.(2020·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一长方体容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两光滑圆柱体A、B放置于容器内,横截面如图所示。若圆柱体A的质量为m、半径RA10 cm;圆柱体B的质量为M、半径RB15 cm;容器的宽度L40 cm。A对容器左侧壁的压力大小用NA表示,B对容器右侧壁的压力大小用NB表示,A对B的压力大小用NAB表示,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用N表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NAm
3、g BNB(Mm)gCNABmg DNMgmg【提分秘籍】1.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受力分析贯穿整个力学,包括分析处于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物体的受力情况,为了知识的连贯,此处归纳出通用的受力分析方法(对于非平衡状态的受力分析运用参见后续二、三、四专题)。(1)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对于弹力、摩擦力,若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或者不能确定力的方向、特点,可先作出假设(如该力存在、沿某一个方向、摩擦力是静摩擦力),然后根据该假设对运动状态的影响判断假设是否成立。(2)整体法与隔离法: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优先采用整体法;如果需要求解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可再用隔离法。如果系统内部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
4、一般用隔离法(如果存在相对运动但整体处于平衡状态,也可以采用整体法)。整体法与隔离法一般交叉综合运用。(3)转换对象法: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换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4)动力学分析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其受力情况。2.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技巧(1)不涉及系统内力时,优先考虑应用整体法,即“能整体、不隔离”。(2)应用“隔离法”时,要先隔离“简单”的物体,如待求量少、或受力少、或处于边缘处的物体。(3)将“整体法”与“隔离法”有机结合、灵活应用。(4)各“隔离体”间的力,表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整体系
5、统则是内力。【突破训练】1.(2019·云南保山市统一检测)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关于A、B、C三个物体的受力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BB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CC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DC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2.(2019·河北武邑中学高三月考)(多选)如图所示,将一物块分成靠在一起的A、B两部分,B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在物体A上施加一水平外力F,整个装置静止。关于A、B两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物体A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B一定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B可能受到四
6、个力的作用3.(2019·济南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静置于倾角为30°的固定粗糙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可能受到四个力作用 B弹簧可能处于拉伸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4.(2019·山东青岛高三一模)(多选)如图,固定在地面上的带凹槽的长直杆与水平面成30°角,轻质环a套在杆上,置于凹槽内质量为m的小球b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固定定滑轮与环a连接。a、b静止时,细绳与杆间的夹角为30
7、°,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3个力的作用 Bb受到3个力的作用C细杆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mg D细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mg题型二 共点力的静态平衡【题型解码】1基本思路: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列式2主要方法:力的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典例分析1】(2019·新课标全国卷)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
8、,则()AF1mg,F2mg BF1mg,F2mgCF1mg,F2mg DF1mg,F2mg【典例分析2】(2019·新课标全国卷)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150 kg B100 kg C200 kg D200 kg【提分秘籍】1.处理静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内容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
9、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个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2.静态平衡问题的解题“四步骤”【突破训练】1.(2019·济南高三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0.5 kg的物体,用一大小为1 N平行斜面底边的水平力F推物体时,物体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sin37°0.6,
10、cos37°0.8,g取10 m/s2)()A3 N B2 N C. N D. N2.(2019·广东深圳市4月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用缆绳将沉在海底的球形钢件先从a处竖直吊起到b,再水平移到c,最后竖直下移到d.全过程钢件受到水的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受浮力恒定则上升、平移、下降过程中的匀速运动阶段,缆绳对钢件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 BF1>F3>F2CF2>F1>F3 DF3>F2>F13. (2019·重庆市部分区县第一次诊断)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右端固定于竖直墙
11、上的O点,长为L2 m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正下方的Q点,OP长为d1.2 m,重为8 N的钩码用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A10 N B8 N C6 N D5 N题型三 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题型解码】1.平衡中的“四看”与“四想”(1)看到“缓慢”,想到“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看到“轻绳、轻环”,想到“绳、环的质量可忽略不计”。(3)看到“光滑”,想到“摩擦力为零”。(4)看到“恰好”想到“题述的过程存在临界点”。2.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动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图解法(2)解析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