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大全(原卷版).doc
《第1讲 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大全(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 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大全(原卷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 安阻法高中物理实验方法(原卷版)江苏省特级教师 学科网特约金牌名师 戴儒京所谓“安阻法”,就是用安培表和电阻箱(或已知电阻)两个测量工具测量某一物理量,主要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1.实验原理与方法:在闭合电路中,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有 ,其中E表示电源的电动势,U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I表示闭合电路中的电流,r表示电源的内阻。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可用三种方法: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本讲谈安阻法。 安阻法 式可变为,或,改变电路的外电阻R,测出一系列的I和R值,作出R-1/I图象。图象在R轴上的截距即为电源的内阻,直线的斜率即电源的电动
2、势E。此方法叫安阻法,用安培表和电阻箱。基础实验是伏安法。安阻法和伏阻法是在伏安法实验的基础上的变化与提高。2.误差分析安阻法 图7借用一高考题的图象,如图7,图象的截距b=0.9, 斜率k=0.35。不考虑电流表的内阻,根据, 得, 所以,截距,斜率 ,所以电动势为,内阻,这就是测量值。考虑电流表的内阻,根据,得,所以,截距,斜率 ,所以电动势为,内阻(已知电流表内阻为RA0=0.2),这就是真实值。可见,用安阻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对电动势,测量值等于真实值,对内阻,测量值等于真实值与电流表内阻之和,即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例1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题10-1图所示是该同学正
3、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来源:学科网(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数据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关系图象由图象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R/8.07.06.05.04.0I/A0.150.170.190.220.26/A16.76.05.34.53.8(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 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 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题10-2 图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应为 V;内阻应为 例
4、2.某同学利用图(a)中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A(约为5)和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 (约为10V)。 图中R1和R2为电阻箱,S1和S2为开关。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100mA,直流电源的内阻为r。(1)断开S2,闭合S1,调节R1的阻值,使满偏;保持R1的阻值不变,闭合S2,调节R2,当R2的阻值为4.8时的示数为48.0mA。忽略S2闭合后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经计算得RA= ;(保留2位有效数字)(2)保持S1闭合,断开S2,多次改变R1的阻值,并记录电流表的相应示数。若某次R1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此次R1的阻值为 ;(3)利用记录的R1的阻值和相应的电流表示数,作出图线,如图(c)所示。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讲安阻法2021年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大全(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