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重庆2021届高考押题卷 化学 教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高考)重庆2021届高考押题卷 化学 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重庆2021届高考押题卷 化学 教师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Al 27 Cl 35.5 K 39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2、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型材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嫦娥5号上升起的“高科技国旗”具有“耐热性、耐高低温、抗静电”等特点,它是以高性能的芳纶纤维材料为主的复合材料B将脱脂棉加入深蓝色的铜氨溶液中可以制备铜氨纤维C飞机上所用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合成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D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答案】D【解析】A芳纶纤维材料属于复合材料,具有“耐热性、耐高低温、抗静电”等特点,选项A正确;B铜氨纤维是再生纤维,可用浓氨水溶解得到氢氧化铜沉淀,获得较高浓度的铜氨溶液,取30mL制得的铜氨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脱脂棉,不断搅拌使之形成黏稠液,用注
3、射器将黏稠液吸入针筒,再将其注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取出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生成物,用水洗涤可获得铜氨纤维,B项正确;C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有多种功能的材料为复合材料,C项正确;D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D项错误;故答案选D。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ABF3的电子式: BH2S的结构式:HSHCO2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比例模型:【答案】A【解析】ABF3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用一条短线来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为结构式,硫化氢的结构式为HSH,故B正确;CO2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乙烯的比例模型:,故D正确;故答案为A。3为实现随处可上网,中国发射了
4、“中星16号”卫星。NH4ClO4是火箭的固体燃料,发生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NH4ClO4固体中含有NA个NH4ClO4分子B反应转移2.8mol电子时产生氯气为4.48L C常温常压下,14g N2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7NAD反应中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1【答案】C【解析】ANH4ClO4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故A错误;B生成1mol氯气时,转移14mol电子,当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8mol时,产生标况下的气体体积为0.2mol,V=0.2mol×22.4L/mol=4.48
5、L,故B错误;C1个氮气分子中含有14个中子,14g 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含有的中子数为7NA,故C正确;DO、N元素化合价升高,N2、O2为氧化产物,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2为还原产物,则反应中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C。4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Fe3+2H2OB用石墨作阴极、铁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2OH+Cl2+H2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FeS: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CO2+2H2O=Al(OH)3+HCO【答案】B【解析】AFe2+具有还
6、原性,会被氧气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A正确;B用Fe为阳极,Fe是活性电极。阳极上Fe失去电子变为Fe2+进入溶液,阴极上Cl失去电子变为Cl2逸出,故电解方程式为:Fe+2ClFe2+Cl2,B错误;CFeS少量,稀硝酸过量,则Fe和S元素均变为高价态,即生成,被还原为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C正确;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则其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D正确;故选B。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分子载体,结构中含有磷酯键B氨基
7、酸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官能团C我国最新研制免费注射的新冠疫苗,其主要成分含有蛋白质D用来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发生皂化反应【答案】D【解析】A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结构中含有磷酯键,故A正确;B氨基酸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B正确;C新冠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正确;D花生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牛油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D错误;选D。6药物H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药物H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6H10N2O2ClB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C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酸化后都能与N
8、aHCO3溶液反应D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8mol氢气加成【答案】B【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药物H的分子式为C16H13N2O2Cl,错误;B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正确;C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酸化后可产生含酚羟基的有机物和丙二酸,含酚羟基的有机物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错误;D该分子中酰胺基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故最多消耗氢气为6mol,错误。7X、Y、Z、W、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的一种单质具有漂白性,X和Y二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共用电子对由W提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MZWBM
9、、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DX和W组成的化合物,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B【解析】Z为短周期元素,其一种单质具有漂白性,则Z为O;Y的原子序数小于O,且含有4条共价键,则Y为C;X的原子序数小于C,且能形成配位键,则X为B;X和Y二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7,则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W可能为F,但M原子序数大于W,且能形成阳离子,则M为Na,W为F;ANa+、F、O2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对应的离子半径越小,故O2FNa+,A错误;BM为Na,Z为O,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CW
10、为F,其氢化物为HF低于水的沸点,C错误;DX和W组成的化合物为BF3,B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说法错误;答案为B。8图中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干燥氨气B装置乙防止铁钉生锈C装置丙可用于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D装置丁可用于制备金属锰【答案】A【解析】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故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A项错误;B图乙中铁作阴极,受到保护,故能用图乙防止铁钉生锈,此法为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B项正确;C左侧的五氧化二磷是为了让酸性气体从左侧流出,HCl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右侧碱石灰是为了让碱性气体从右侧流出,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1、C项正确;D与铝热反应相似,装置丁可用于制备金属锰,D项正确;答案选A。9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证明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在装有苯和溴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产生的气体经四氯化碳洗气后,再通入盛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B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NH4Cl加热混合物C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D检验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适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答案】A【解析】A苯与液溴在铁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苯与溴水不反应,A错误;B氯化铵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可用加热
12、的方法除去杂质,B正确;C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则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正确;D硫酸溶液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必须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后,才能加入适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D正确。故选A。10硒(Se)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对富硒废料(含Ag2Se、Cu2S)进行综合处理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滤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B“吸收”过程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硫酸 D“电解精炼”时,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阳极质量减小21.6g【答案】D【解
13、析】富硒废料(含Ag2Se、Cu2S)在空气中焙烧,形成Ag、CuO、SeO2、SO2,SO2和SeO2在水中反应生成Se,CuO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硫酸铜,过滤得到粗银,电解精炼得到精银。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酸溶过程得到的滤液是硫酸铜溶液,A正确;B“吸收”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为2SO2+2H2O+SeO2=2H2SO4+Se,SeO2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SO2作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B正确;C根据B项可知,母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硫酸可在“酸溶”工序中循环利用,C正确;D“电解精炼”时粗银作阳极,故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因为粗银中含有杂质,无法计算,D错误;答案选D
14、。11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结构如图所示。原理如下:(1x)LiFePO4+xFePO4+LixCnLiFePO4+n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充电时,若转移0.1mol电子,石墨电极质量将增重0.7x g B聚合物的隔膜的作用主要是允许Li+自由通过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D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xFePO4+xLi+xe=xLiFePO4【答案】A【解析】根据总反应原理可得,当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FePO4+xLi+xe=xLiFePO4,负极反应为LixCn-xe=nC+xLi+,充电时的两极反应和放电时正好相反。A充电时,石墨电极发生
15、的反应为xLi+xe+nC=LixCn,当转移0.1mol电子时,则石墨电极上消耗1mol Li+,石墨电极的质量增重0.7g,故A错误;B根据反应电极方程式可知放电时,Li+通过聚合物的隔膜像左侧移动,充电时Li+通过聚合物的隔膜像右侧移动,则聚合物的隔膜的作用主要是允许Li+自由通过,故B正确;C充电时,阴极C变化为LixCn,则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故C正确;D放电正极上FePO4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FePO4,正极电极反应式:xFePO4+xLi+xe=xLiFePO4,故D正确;故选A。12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6、为反应:CO2(g)+4H2(g)=CH4(g)+2H2O(g) H1=-164.7kJ/mol K1反应:CO2(g)+H2(g)=CO(g)+H2O(g) H2=41.2kJ/mol K2反应:2CO(g)+2H2(g)=CO2(g)+CH4(g) H3=-247.1kJ/mol K3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4mol H2,平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B反应的平衡常数K3=C提高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DCO(g)+3H2(g)=CH4(g)+H2O(g
17、)的H=-205.9kJ/mol【答案】A【解析】A反应物CO2的量逐渐减小,故图中曲线A表示C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由反应和可知,温度升高反应正向移动,反应逆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增大,故曲线C为CO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曲线B为CH4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故A错误;B反应=反应-2×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3=,故B正确;C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反应逆向进行,即可提高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所以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故C正确;D反应-反应,并整理可得到目标反应,则CO(g)+3H2(g)=CH4(g)+H2O(g)的H=-41.2kJ/
18、mol-164.7kJ/mo=-205.9kJ/mol,故D正确;故答案为A。13通过反应: H,可将有机氯化工业的副产品HCl转化为Cl2。在0.2MPa、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条件下,不同温度时HCl平衡转化率如下图所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uCl2能加快反应速率。反应: H2=125.6kJ·mol1反应: H3=-120.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是吸热反应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500时,使用CuCl2,能使HCl转化率从X点的值升至Y点的值C增大压强能提高反应中O2的平衡转化率D在0.2MPa、500条件下,若起始,HCl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Y点的值【答案】C
19、【解析】A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反应2得反应,则H=H2-2H3=125.6kJ·mol1+(-120.0kJ·mol1)×2=-114.4kJ·mol1<0,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使用CuCl2作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HCl的平衡转化率,故B错误;C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D在0.2MPa、500条件下,若起始,增加了O2的相对含量,能提高HCl的转化率,HCl的转化率可能达到Y点的值,故D错误;答案选C。14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加到HF溶液、CH3COOH溶液中
20、,两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a=-lgK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0.2mol·L1 CH3COOH溶液和0.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反应后的混合液中:2c(OH)+c(CH3COO)=2c(H+)+c(CH3COOH)Ba点时,c(Na+)>c(HF)>c(H+)>c(OH)C常温下,0.1mol/L NaF溶液的pH小于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D向0.1mol·L1 HF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1 NaOH溶液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c(H+)+c(HF)=c(
21、OH)【答案】B【解析】A0.2mol·L1 CH3COOH溶液和0.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OH)+c(CH3COO)=c(H+)+c(Na+),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CH3COO)+c(CH3COOH)=2c(Na+),根据上述2式有2c(OH)+c(CH3COO)=2c(H+)+c(CH3COOH),故A正确;B根据图像,a点时,lg=0,则c(F)=c(HF),溶液的pH=4,则c(H+)>c(OH),此时溶液中含有NaF和HF,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F)+c(OH)=c(Na+)+c(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重庆2021届高考押题卷化学教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