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精讲)-2022年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05讲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精讲)-2022年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5讲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精讲)-2022年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05讲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精讲)【考情分析】本讲内容中的离子共存问题在近年的新课标高考中几乎没有考过,但离子检验与推断在浙江新高考中近年又有考查,题型为选择题或主观填空题。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的判断主要涉及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发生水解反应以及能否发生络合反应等4个方面知识的考查;本讲内容中的离子的检验是考纲要求的重要考点,也是每年高考命题的重要出题点。教材中介绍了Cl、CO、SO、Na、K、Fe3、NH的检验方法,而高考命题则将这些知识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及物质的鉴别,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检验离子的实验方案设
2、计及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命题将侧重于离子检验时排除其他离子可能造成的干扰及简答题的答题规范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核心素养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理解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并运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能运用正确的模型理解离子的检验与推断的规律。【网络构建】【知识梳理】知能点一 离子共存1.离子共存的本质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1)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难溶物质。如Ca2+和CO32-生成CaCO3,
3、H+和SiO32-生成H2SiO3,Cu2+和OH-生成Cu(OH)2等。(2)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气态物质。如H+和S2-生成H2S,H+和HCO3-生成CO2等。(3)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OH-、PO43-等分别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H2O、H3PO4等。(4)离子之间彼此促进水解。如Al3+、Fe3+分别与AlO2-、HCO3-、CO32-、S2-等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5)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2+、S2-、I-、SO32-分别与NO3-(H+)、ClO-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与S2-、I-等因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6)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如Fe3+和SCN-不能大量共存。3.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六个要点”(1)一色溶液颜色几种常见离子的颜色:离子Cu2Fe3Fe2MnO溶液颜色蓝色棕黄色浅绿色紫红色(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AlO、ClO、CH3COO、SO、CO、S2等)不能大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H、Mg2、Al3、Cu2、Ag、Fe3、Fe2等)不能大量存在。注:1)常见表示呈酸性的溶液常温下,pH7的溶液;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与镁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常温下,c(OH)1
5、215;107 mol·L1的溶液。2)常见表示呈碱性的溶液常温下,pH7的溶液;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常温下,c(H)1×107 mol·L1的溶液。3)常见表示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的溶液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OH)1×1012 mol·L1的溶液;与NH4HCO3反应能产生气体的溶液。(附:常见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的离子:HCO、HS、HSO、H2PO。)(3)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AlOHCOH2O=Al(OH)3CO。“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
6、I、SO等还原性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4)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四反应是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复分解反应:如Ba2与SO,NH与OH,H与CH3COO等。氧化还原反应:如Fe3与I、S2,NO(H)与Fe2等。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Al3与CO、HCO或AlO等。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5)注意特定情况下的隐含因素充分考虑指定微粒或物质对溶液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影响,如:含有大量Fe3的溶
7、液,隐含溶液呈酸性,并具有较强氧化性。含有大量NO的酸性溶液,隐含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含有大量S2、SO的溶液,隐含不是酸性溶液。含有大量AlO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6)掌握4种氧化性离子与7种还原性离子(1)氧化性离子:MnO(H)、Fe3、NO(H)、ClO。(2)还原性离子:I、Fe2、SO、S2、HSO、HS、Br。智能点二 离子的检验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以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显现特殊颜色。离子试剂现象注意Cl、Br、IAgNO3溶液和稀HNO3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SO稀
8、盐酸和BaCl2溶液白色沉淀先用稀盐酸酸化Fe2NaOH溶液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Fe3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NH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需加热CO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HSO、HCO有干扰SO稀H2SO4和品红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HSO有干扰I氯水(少量),CCl4下层为紫色Fe2KSCN溶液和氯水铁氰化钾溶液K3Fe(CN)6先是无变化,滴加氯水后变红色生成蓝色沉淀Fe3Fe(CN)62先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氯水Fe3KSCN溶液
9、红色苯酚溶液紫色Na、KPt(Fe)丝和稀盐酸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2.离子检验中的常见干扰离子以及排除措施待检离子干扰离子排除措施ClSO加过量的Ba(NO3)2溶液CO加稀硝酸酸化OHSOCO加盐酸酸化SOAgSOCO加盐酸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COSO加硝酸后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不能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若原溶液中存在Ag,也有相同的现象。(2)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若原溶液中存在SO、HSO、
10、HCO等,也有相同的现象。(3)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若原溶液中存在HCO、SO、HSO等,也有相同的现象。(4)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不能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若原溶液中存在SO和Ag,也有相同的现象。(5)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Fe2,检验Fe2时,应先加KSCN,再加氯水,否则,Fe3干扰结果的判断。(6)做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溶液中一定存在Na,也可能存在K,因为钾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
11、3.离子检验的规范答题实验操作(取少量或适量待检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再加入试剂)现象描述(溶液由变为,有生成,没有等)得出结论(如“若说明,若说明”)智能点三 离子推断利用离子反应进行物质的推断是推断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既考查了常见离子的典型性质,又考查了考生的推断能力。这类试题常将物质拆分为离子,通过实验并根据其现象推断出相关物质。解答此类试题,易出现一错全错的连锁错误,因此,解答的关键是依据题目表述的现象和离子的性质,初步推出可能的物质,然后逐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1、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 2、物质检验的一般依据任何具有明显实验现象差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可作为物质检验的依据。
12、在物质鉴定过程中常常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是否有气体产生、能否溶解、有无沉淀、有无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来判断;还可以根据能不能产生某个现象来判断,也可以根据产生某个现象的快慢进行判断。【特别提醒】必须注意两点:(1)所加试剂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影响;(2)用电荷守恒判断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时要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3.离子推断的“四项基本原则”(1)肯定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CrO、Cr2O)。(2)互斥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存在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
13、性、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且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4)进出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4.电荷守恒在定量型离子推断试题中的应用离子定量推断试题常根据离子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的存在:如果多种离子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5.离子推断常见解题思路离子推
14、断题将离子共存、离子检验设定在一个可能的离子组中,要求通过多重推断,确定某些离子肯定存在,某些离子肯定不存在,某些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的最后还设置一个探究问题或者一个计算题。其一般解题思路如下所示:【典例剖析】高频考点1 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例1(2021·辽宁高三二模)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酚酞变红的溶液中:、B能使试纸变深红的溶液中:、C溶液中:、D澄清透明的中性溶液:、【解析】A加入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氢氧根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选;B使pH试纸变成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铬酸根离子会转化为
15、重铬酸根离子,重铬酸根离子会氧化硫离子,也能 与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的溶液中c(OH-)=>,该溶液呈碱性,、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选;D会发生水解,中性溶液中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故D不选;故选A。【答案】A【名师点拨】审清关键词语和特定情况下的隐含因素(1)解答离子共存类题目要审清题目要求的关词语,知“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或“不能大量共存”等。(2)分考虑指定粒或物质对溶液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影响,如含有大量Fe3的溶液,隐含溶液呈酸性,并具有较强氧化性。含有大量NO的酸性溶液,隐含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含有大量S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05讲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精讲)-2022年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