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解密11 化学实验(集训)(解析版).docx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解密11 化学实验(集训)(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解密11 化学实验(集训)(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密11 化学实验一、选择题1(2021届·浙江选考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ABCD配制溶液中和滴定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向浓硫酸中加水稀释【答案】C【解析】A项,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当用烧杯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时,应该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故A错误;B项,滴定NaOH溶液要用酸性标准液,酸性标准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图示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故B错误;C项,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可以用纸槽或药匙来取,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纸槽或药匙伸入试管内慢慢将试管竖起,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量为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C正确;D项,浓硫酸稀释
2、时放热,为了防止暴沸发生危险,应将水加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故D错误;故选C。2(2021届·北京朝阳区高三月考)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氨气B分离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C制备无水氯化镁D证明醋酸为弱酸【答案】A【解析】A项,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药品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不能直接加热氯化铵,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反应生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故A符合题意;B项,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密度小,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C项,氯化镁属于强酸弱碱盐,能够发生水解,溶液显
3、酸性,加入酸能够抑制氯化镁的水解;在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得到氯化镁,故C不符合题意;D项,醋酸钠溶液的pH为8.6,说明该盐显碱性,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说明醋酸是弱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1届·江西高三月考)习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5G商用加速推出,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而制造芯片用到高纯硅,用SiHCl3(沸点:31.85,SiHCl3遇水会剧烈反应,除生成H2SiO3、HCl外,还生成一种气体a)与过量H2在11001200 反应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下列说法
4、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打开装有稀硫酸仪器的活塞,收集尾气验纯,再预热装置石英管B装置、中依次盛装的是浓H2SO4、温度高于32的温水C装置可用于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Da气体为H2【答案】C【解析】A项,实验时,首先打开装有稀硫酸的仪器的活塞,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验纯后才能对氢气进行加热,防止爆炸,A说法正确;B项,装置中装有的是浓硫酸,目的是除去氢气中的水,防止水与SiHCl3反应。装置中装的是温度在32以上的热水,目的是使得SiHCl3挥发与氢气充分混合,B说法正确;C项,使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而装置是固体与液体直接反应型,因此不能以二氧化锰
5、和浓盐酸为药品使用装置来制取氯气,C说法错误;D项,SiHCl3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H2O+SiHCl3=H2SiO3+3HCl+ H2,因此a气体为氢气,D说法正确;故选C。4依据反应2NaIO35SO24H2O=I23H2SO42NaHSO4,并利用下列装置从含NaIO3的废液中制取单质碘的CCl4溶液并回收NaHSO4。 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 B C D【答案】D【解析】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装置缺少加热部分,故错误;将二氧化硫通入碘酸钠溶液中实施上述反应,由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需通过倒扣的漏斗以防止倒吸,故正确;用四氯化碳萃取出溶液中的碘,然后用
6、分液法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与水层分离,故正确;从硫酸氢钠溶液中提取硫酸氢钠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蒸发,应该将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而不能用坩埚,故错误;故选D。5(2021届·黑龙江让胡路区铁人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分别在20、30下,取0.1 mol·L-1KI溶液,向其中先加入0.1 mol·L-1的硫酸,再加入淀粉溶液,发生反应4H+O2+4I- =2I2+2H2O30下出现蓝色的时间短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B把NaClO溶液滴到pH试纸上pH10NaClO溶液水解显碱性C两支试管各盛0.1mol
7、/L4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0.1mol/L2mL草酸溶液和0.2mol/L2mL草酸溶液加入0.2mol/L草酸溶液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更快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溶液变红SO2溶于水显酸性【答案】D【解析】A项,应先加入淀粉溶液,最后加入硫酸,否则可能会先发生反应,观察不到蓝色变化,故A错误;B项,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使pH试纸褪色,无法测出pH,应用pH计,故B错误;C项,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两支试管各盛0.1mol/L4mL酸性高
8、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0.1mol/L2mL草酸溶液和0.2mol/L2mL草酸溶液,高锰酸钾是过量的,颜色不会完全褪去,故C错误;D项,二氧化硫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且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D。6(2021·湖北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NH4Cl溶液的pHpH=6.5NH3是弱电解质B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Fe2+C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某物质的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焰色呈黄色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向3Ml1 mol
9、183;L1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1 mol·L1 MgCl2溶液,再滴加5滴1 mol·L1的FeCl3溶液生产生白色沉淀后又产生红褐色沉淀溶度积常数:Mg(OH)2Fe(OH)3 【答案】C【解析】A项,不能用湿润的试纸测定溶液的pH,并且读数应为整数,A错误;B项,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证明溶液中有亚铁离子,可能原溶液含铁离子,B错误;C项,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某物质的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焰色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C正确;D项,NaOH过量,没有实现沉淀转化,无法比较溶度积的大小,D错误;故选C。7(2021届·成
10、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A用苯萃取碘水中碘后,静置后取出有机层先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B配制500mL2mol/L的氯化铵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3.5g氯化铵晶体放入500mL容量瓶,加少量水,振荡后再加水至刻度线C测定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于pH试纸中央,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含酚酞)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使液体滴下,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眼睛要始终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答案】D【解析】A项,分液漏斗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
11、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故A错误;B项,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操作,故B错误;C项,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无法用pH试纸测其pH值,故C错误;D项,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含酚酞),操作方法为: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使液体滴下,右手不断振荡锥形瓶,为确定滴定终点,眼睛要始终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该操作合理,故D正确;故选D。8(2021届·四川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质检)实验室为了测定复盐KCl·MgCl2·nH2O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后,圆底烧瓶中生成黄绿色气体B装置和
12、装置的位置可以互换C装入试剂后,应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D已知复盐的质量、实验前后分别称量装置的质量,也无法测定n值【答案】D【解析】浓H2SO4滴入装置浓HCl中遇水放出大量热量,促使HCl挥发,经过装置得到干燥的HCl气体,HCl气体进入装置中可抑制复盐受热时Mg2+的水解,最终装置增加的质量为复盐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HCl气体。A项,浓硫酸虽然有强氧化性,但不能将盐酸氧化成氯气,A错误;B项,装置与装置互换后,则装置中挥发的HCl直接被碱石灰吸收,无法进入装置中抑制Mg2+水解,B错误;C项,如先点燃酒精灯,会导致部分结晶水被Mg2+水解消耗,产生误差,故应该先打开分液漏斗,一段
13、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C错误;D项,由于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为复盐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HCl气体,无法确定HCl气体质量,故无法确定n值,D正确;故选D。9(2021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月考)侯德榜将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和合成氨联合起来,将制碱技术发展到新的水平。氨碱法的反应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过滤所得NaHCO3可用于制纯碱。现对过滤所得滤液进行如下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用铂丝蘸取少量滤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说明滤液中含有Na+B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未变蓝,说明滤液中不含NH4+C
14、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Cl-D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答案】A【解析】A项,钠元素的焰色试验是黄色,滤液中钠元素是以钠离子形式存在,A正确;B项,滤液中含NH4Cl,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直接加热试管,生成的氨气与氯化氢会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检验不到氨气,而应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加热,观察是否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判断,B错误;C项,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引入了氯离子,对原滤液中是否含氯离子有干扰,C错误;D项,若滤液中含碳酸氢根离子,遇澄清石灰水
15、也会出现白色沉淀,则上述操作不能证明是否含碳酸根离子,D错误;故选A。10(2021·沙坪坝区重庆八中高三月考)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遇水反应生成一种氢化物和两种氧化物。某学习小组用Cl2和NO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Cl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装置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BY装置中的药品可以换成浓硫酸C装入药品打开K2后,应先打开K1再打开K3D若无装置Y,则Z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NOH2O=2HClNON2O3【答案】A【解析】A项,X装置打开K1,铜丝与硝酸接触反应生成的NO被排出。关闭K1,NO不溶于稀硝酸,将液面压到铜丝下方,反
16、应停止,A项符合题意;B项,Y装置中的药品若换成浓硫酸,则无法除去X中可能产生的NO2等杂质,且U型管装置承装的干燥剂应为固体,B项不符合题意;C项,实验时应先通入氯气赶走装置内的空气,防止NO被氧化为NO2,C项不符合题意;D项,方程式未配平,N元素不守恒,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1(2021·山东潍坊市期末)为探究铍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铍片规格相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向盛有铍片的试管中加入足量6molL-1盐酸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铍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BeO+2HCl=BeCl2+H2OBe+2HCl=BeCl2+H2向盛有铍片的试管中加入足量3mo
17、lL-1硫酸溶液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铍片表面缓慢放出少量气泡BeO+H2SO4=BeSO4+H2OBe+H2SO4=BeSO4+H2向盛有铍片的试管中加入足量6molL-1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铍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BeO+2NaOH=Na2BeO2+H2OBe+2NaOH=Na2BeO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均无现象原因是:Be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B根据实验可知:BeO既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又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对比实验、可知:c(H+)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越多D对比实验、可知:Cl-对Be与H+的反应可能有促进作用【答案】C【解析】A项,Be的化学
18、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形成氧化膜,因此实验开始均无气泡放出,故A正确;B项,对比(1)、(2)、(3)中反应可知,BeO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既有碱性氧化物的某些性质,又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B正确;C项,实验(1)、(2)中氢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能根据c(H+)判断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故C错误;D项,实验(1)、(2)中氢离子浓度相同,阴离子不同,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同,可能是SO42-对Be与H+的反应可能有阻碍作用,或者Cl-对Be与H+的反应可能有促进作用,故D正确;故选C。12(2021·陕西渭南市期末)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
19、的的是A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SO2 具有漂白性B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FeCl2已完全变质C试管中充满溶液,说明通入氧气的体积为NO2体积的D上下振荡容量瓶,能使配制的NaCl溶液混合均匀【答案】C【解析】A项,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通入SO2气体,颜色变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体现SO2的还原性,A错误;B项,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3+,则说明Fe2+被氧化,但不能说明已完全变质,要证明是否完全变质,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还有Fe2+,B错误;C项,NO2与H2O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又与O2反应生成NO2,总反应可以表示为4NO2 + O
20、2 + 2H2O = 4HNO3,即按物质的量之比n(NO2):n(O2)=4:1时,气体恰好被吸收完全,C正确;D项,操作错误,应用食指按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而不是上下振荡,D错误;故选C。13(2021·山东济南市高三期末)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分液 B蒸馏时选用球形冷凝管C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D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答案】B【解析】A项,由流程可知,乙酸乙酯作萃取剂,得
21、到有机层的实验操作为萃取、分液,A正确;B项,蒸馏时若选用球形冷凝管,会有一部分馏分经冷凝降温后滞留在冷凝管中,而不能进入接收器中,因此蒸馏时应该选择使用直形冷凝管,B错误;C项,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正确;D项,绿原酸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利用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提纯,D正确;故选B。14(2021·辽宁高三零模)下列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再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入硝酸钾后溶液变蓝硝酸钾
22、起催化作用C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无色气泡产生, 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能将Fe氧化成Fe3+D将Na粒投入MgCl2溶液析出银白色固体固体为Mg【答案】A【解析】A项,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蓬松多孔的黑色物质,浓硫酸先使蔗糖脱水生成C单质,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C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同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使体积膨胀,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生成固体变浑浊,故A符合题意;B项,铜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加入硝酸钾,引入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体现了硝酸根在酸性环境中
23、(HNO3)的强氧化性,结论错误,B不符合题意;C项,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铁先被硝酸氧化生成Fe3+再被过量铁粉还原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现象错误,C不符合题意;D项,Na粒投入MgCl2溶液,由于Na的还原性极强,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现象、结论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2021·河北高三零模)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可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制备,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叔丁醇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用5%Na2CO3溶液洗涤分液时,有机相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解密11化学实验(集训)(解析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