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2届小题必练6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教师版高三化学.doc
《(新高考)2022届小题必练6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教师版高三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2届小题必练6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教师版高三化学.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高考)小题必练6: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主要是以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漂白性、还原性),硫酸的工业生产,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为基础,灵活出现在各种题型中。1.【2020年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2(g)FeCl2(s)BMgCl2(aq)Mg(OH)2(s)MgO(s)CS(s)SO3(g)H2SO4(aq)DN2(g)NH3(g)Na2CO3(s)【答案】B【解析】A氯气的氧化性强,与铁单质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B氯化镁与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高温煅烧生成氧
2、化镁和水,故B正确;C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SO2在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SO3,故C错误;D氨气与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生成碳酸钠,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反应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转化条件。2【2020年全国卷1】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ASO2和H2S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质H2S时,SO2也会被吸收,故A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B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项能实现除杂目的;C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2Cu+O22CuO,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C项能实现除杂目的;DN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NO与NaOH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2一同跟NaOH发生反应:,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D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
4、答案选A。【点睛】除杂操作原则可概括为“不多不少,简单最好”:首先,避免引入新的杂质;其次,尽量避免产品的损失;最后,方法越简单越好。3【2020年海南卷】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目的可实现的是( )操作或方法实验目的A向未知弱酸性试液中滴加含有SCN的溶液验证试液中Fe2+存在B等体积0.1mol·L1Ag+和Ag(NH3)2+溶液分别与大量1mol·L1葡萄糖碱性溶液形成银镜判断多步过程中,分步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C稀H2SO4酸化n(KBrO3)n(KBr)=15的混合液替代溴水降低液溴的贮存与使用风险D向0.1mol·L1 Na2S2O3溶液中缓慢滴加0.2m
5、ol·L1盐酸由浑浊情况测定单质硫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向未知弱酸性试液中滴加含有SCN的溶液,Fe3+与SCN反应溶液出现血红色,可确定试液中Fe3+存在,而与Fe2+不反应,A与题意不符;BAg+与葡萄糖碱性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应该用银氨溶液,B与题意不符;C液溴易挥发,有毒;稀H2SO4酸化n(KBrO3)n(KBr)=15的混合液反应生成单质溴,混合液替代溴水可降低液溴的贮存与使用风险,C符合题意;D向0.1mol·L1 Na2S2O3溶液中缓慢滴加0.2mol·L1盐酸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硫气体,单质硫不溶于水,不便于通过测定盐酸的体积测定硫的物
6、质的量,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C。【点睛】常见的离子的检验。4.【2020年江苏卷】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能有效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氨水、ZnO水悬浊液吸收烟气中SO2后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已知:室温下,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所示。(1)氨水吸收SO2。向氨水中通入少量SO2,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当通入SO2至溶液pH=6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是_(填化学式)。(2)ZnO水悬浊液吸收SO2。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mim内,SO2吸收率、溶
7、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见图-2)。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填化学式);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O2催化氧化。其他条件相同时,调节吸收SO2得到溶液的pH在4.56.5范围内,pH越低SO生成速率越大,其主要原因是_;随着氧化的进行,溶液的pH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或 HSO (2)ZnSO3 或 (3)随着pH降低,HSO浓度增大 减小 【解析】向氨水中通入少量的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铵,结合图像分析pH=6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通过分析ZnO吸收SO2后产物的溶解性判断吸收率变化的原因;通过
8、分析HSO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分析溶液pH的变化情况。(1)向氨水中通入少量SO2时,SO2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SO2=2NH+SO(或2NH3·H2O+SO2=2NH+SO+H2O);根据图-1所示,pH=6时,溶液中不含有亚硫酸,仅含有HSO和SO,根据微粒物质的量分数曲线可以看出溶液中阴离子浓度最大的是HSO;(2)反应开始时,悬浊液中的ZnO大量吸收SO2,生成微溶于水的ZnSO3,此时溶液pH几乎不变;一旦ZnO完全反应生成ZnSO3后,ZnSO3继续吸收SO2生成易溶于水的Zn(HSO3)2,此时溶液pH逐渐变小,SO2的吸收率逐渐
9、降低,这一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ZnSO3+SO2+H2O=Zn2+2HSO(或ZnO+2SO2+H2O=Zn2+2HSO),(3)pH值大于6.5时,S(IV)以微溶物ZnSO3形式存在,使S(IV)不利于与O2接触,反应速率慢;pH降低,S(IV)的主要以HSO形式溶于水中,与O2充分接触。因而pH降低有SO生成速率增大;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大量的HSO反应生成S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O2=2SO+2H+,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有大量的氢离子生成,导致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减小。【点睛】常见的二氧化硫、硫酸盐的性质的考查,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这些性质,学会知识的迁移使用。1下列实验操作及
10、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SO2具有漂白性B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出现黑色沉淀酸性:H2SH2SO4C将大理石投入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大理石溶解并产生气体Ka(CH3COOH)Ka(H2CO3)D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答案】C【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B由于硫化铜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会出现黑色沉淀,但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B错误;C将大理石投入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大理石溶解并产生气体,说明有
11、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的原理可知Ka(CH3COOH)Ka(H2CO3),C正确;D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所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D错误;答案选C。2研究表明,通过碘循环系统(如图)可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制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同时完成氢能源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亚硫酸BI2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做中间产物C不断分离出H2,有利于完成氢能源再生D氢气燃烧热值高、无污染、储存、运输方便,属于一次能源和新能源【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SO2与I2、H2O反应生成HI、A,该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降
12、低,因此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因为氧化性O2>I2,因此不可能是O元素化合价升高,由此可知,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至+6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以及质量守恒可知,该反应为SO2+I2+2H2O=2HI+H2SO4。A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2SO4,故A项说法错误;B该循环系统中,I2作催化剂,HI是中间产物,故B项说法错误;C由题给示意图可知,碘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碘单质,若不断分离出H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HI的分解,故C项说法正确;D氢能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但氢气摩尔质量小,密度小,不利于储存和运输,故D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3下列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
13、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A醋酸易挥发水壶除水垢BSO2具有还原性制溴工业吸收溴蒸气CClO2是黄绿色气体作自来水的消毒剂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干燥Cl2、SO2等气体【答案】B【解析】A水壶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A不正确;B制溴工业吸收溴蒸气,是将Br2转化为Br和BrO,利用了SO2的还原性,B正确;CClO2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利用的是它的强氧化性,与颜色无关,不正确;D干燥Cl2、SO2等气体,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D不正确;故选B。【点睛】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关系,必须吻合。4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A滴
14、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可用于生产石膏【答案】C【解析】A葡萄酒中的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对SO2的检测有干扰,选项A错误;B亚硫酸钡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大气中的CO2能与Ba(OH)2溶液形成沉淀,对SO2的检测有干扰,选项B错误;C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或NH4HSO3,(N
15、H4)2SO3或NH4HSO3与硫酸反应能产生SO2,SO2可以循环使用,选项C正确;D石灰石吸收SO2,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性质,但区别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及还原性。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B蘸有浓硫酸和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没有白烟,说明硫酸与氨气不反应C向50mL 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D常温下,浓H2S
16、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答案】A【解析】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A正确;B氨与挥发性酸反应可形成白烟,硫酸难挥发,B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C错误;D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D错误;故答案选:A。6为有效治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某科研机构利用硒(Se)单质作催化剂,实现了低温下亚硫酸氢钠制备单质硫,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采用Na2S溶液作为碱盐吸收液,随着溶液酸性增强,会造成二次污染B该工艺流程优点是反应
17、条件温和,缺点是硫黄的回收率不会高于33.33%C“低温转化”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流程中,“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答案】C【解析】含有SO2的烟气通过碱盐吸收液转化为NaHSO3,利用硒(Se)单质作催化剂,低温下NaHSO3自身发生歧化反应:3HSO=2SO+S+H+H2O,过滤后获得硫单质,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HSO4·H2O。AH2SO3为中强酸,若采用Na2S溶液作为碱盐吸收液,随着吸收SO2的量增多,溶液酸性增强,会产生H2S气体,造成二次污染,故A正确;B该工艺流程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缺点
18、是低温下发生转化的离子反应为3HSO=2SO+S+H+H2O,根据反应可知,3mol的HSO参与反应只生成1mol S单质,故硫黄的回收率不会高于,即不高于33.33%,故B正确;C根据“低温转化”的离子反应:3HSO=2SO+S+H+H2O,氧化产物SO与还原产物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C错误;D根据分析,流程中,“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D正确;答案选C。7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1m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2022届小题必练6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教师版高三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