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三) 教师版.doc
《(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三) 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三) 教师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高考)2021届好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化 学(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Ba 13
2、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陶瓷、背铜器、书画作品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保存完好的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其材质属于合金D“素纱单衣”所用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保存完好的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B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则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故B正确;C青铜是铜、锡、
3、铅的合金,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故C正确;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错误;故选D。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84g 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总数小于2NAB14g聚乙烯()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NAC常温下,pH=2的盐酸中的总数为0.01NAD0.1NA个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答案】B【解析】284g 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阴离子总数为2NA,故A错误;的最简式为,每个含8个质子,14g 含有1mol ,所含质子数目为8NA,B正确;常温下,pH=2的盐酸中,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其中含有的H总数,C错误;胶体粒子是很多个分子的集合体,无法计
4、算其质量,D错误。3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C1mol NH5中含有5mol NH键D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答案】C【解析】因NH5中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化学式是NH4H。A根据分析NH5为NH4H,是离子化合物,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A正确;BNH5是离子化合物,NH3是共价化合物,因此NH4H熔沸点高于NH3,故B正确;C1mol NH5中含有1mol铵根,有4mol NH键,故C错误;DN
5、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气,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利用装置进行粗铜精炼 B利用装置测定某未知盐酸的浓度C利用装置准确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D利用装置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答案】D【解析】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故A错误;B滴定时,碱性溶液用碱式滴定管,图中盛装NaOH的仪器为酸式滴定管,故B错误;C图中缺少保温装置和密封装置,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故C错误;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使装置内压强降低,气球会膨胀,故D正确;故选D。5复杂天然产物MV合成过程的某片段如图(已知Me表示甲基)
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X的分子式为C10H13O3 BX、Y都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Y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D能用Na来鉴别X、Y【答案】A【解析】A有机物X分子式为C10H14O3,A错误;BX、Y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故都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B正确;CY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C正确;DX不能与钠反应,Y能与钠反应,D正确;故选A。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图表示金刚石与石墨氧化生成CO2的能量关系曲线,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图表示在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与加入铁粉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C图为向2mL 5的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
7、83;L1 Fe3+和Cu2+(两溶液中含相同的阴离子且浓度相同)各1mL,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说明Cu2+的催化能力强D图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答案】B【解析】A图表示金刚石与石墨氧化生成CO2,通过能量关系图可知,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图表示在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Fe+4H+NO=Fe3+NO+2H2O,先生成Fe3+,当稀硝酸溶液完全反应,Fe3+和Fe反应生成Fe2+,其反应为:2Fe3+Fe=3Fe2+ ,Fe3+物质的量逐渐减少,故B正确;C图为向2mL 5
8、的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 Fe3+和Cu2+(两溶液中含相同的阴离子且浓度相同)各1mL,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说明Fe3+的催化能力强,故C错误;D图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最终反应完全生成气体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1,故D错误;故选B。7由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用铂丝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火焰该样品一定为钠盐B向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Ksp(CuS)<Ksp(ZnS)C向酸性KMnO4溶液中先通入少量SO2,充分反
9、应后,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方案不能确定SO2被氧化为SO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一定为铵盐【答案】C【解析】A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样品为NaOH或钠盐等,故A错误;B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Na2S与CuSO4直接反应生成CuS,不一定是ZnS沉淀转化生成的,无法比较Ksp(CuS)、Ksp(ZnS)的大小,故B错误;C酸性高锰酸钾一般加硫酸酸化,干扰氧化产物的检验,不能说明SO2被氧化为SO,故C正确;D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气体为氨气,则该溶液中含有铵根
10、,但不一定是铵盐,故D错误;故选C。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6,且X、Y位于不同的周期,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Z单质形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可得到Z的氢化物和油状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单质混合后可产生白烟B简单离子的半径:Y>ZC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W的强D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WX的水溶液呈酸性【答案】A【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Z的单质形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可得到Z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可知W为碳元素,Z为氯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
11、数之和等于6,且X、Y位于不同的周期,故X、Y只能是氮元素和钠元素。AX的最简单氢化物氨气与Z的单质氯气混合后可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A正确;B氯离子比钠离子多一个电子层,故简单离子的半径:Z>Y,B错误;C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不一定比W的强,如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高氯酸则为最强酸,C错误;D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N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D错误。故选A。9过氧化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可用于鱼类养殖、农作物栽培等方面。实验室模仿工业上生产过氧化钙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沉淀”时需控制温度为0左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CaCl
12、2固体时,可通过搅拌加速溶解B“沉淀”时最有效的控温方式为冰水浴C“过滤”时玻璃棒应紧靠滤纸一层处D“乙醇洗”的目的是使产品快速干燥【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产过氧化钙的工艺流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溶解固体时,可用玻璃棒搅排,加速溶解,A项正确;由题给信息可知,“沉淀”时最有效的控温方式为冰水浴,B项正确;“过滤”时玻璃棒应紧靠滤纸三层处,其他地方容易戳破,C项错误;“乙醇洗”的目的是除去水分,使产品快速干燥,D项正确。10过氧化钠可用作熔矿剂,使一些难溶于酸的矿物变成可溶于水或酸的物质。过氧化钠与铬铁矿主要成分为亚铬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13、Na2O2、Na2O分别和SO2反应,生成物均为Na2SO3 B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C若有2mol 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Na2O2为1mol D每生成18.6g氧化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4mol【答案】A【解析】Na2O2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Na2O2与SO2反应生成物中可能有、,A错误;该反应中,中铁、铬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氧化产物,B正确;若有2mol Fe2+被氧化,则Fe2+失去2mol电子,被Fe2+还原的Na2O2为1mol,C正确;每生成3mol Na2O转移14mol电子,则生成18.6g(0.3mol) Na2O转移1.4mol电子,D正确
14、。2、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2019年2月27日至3月1日,第十届日本国际二次电池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各种新型二次电池在东京有明展览中心展出,其中以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格外引人注意,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B充电时,Mo箔接电源的负极C充电时,Na+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右室移向左室D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变化为2.4g【答案】BC【解析】A根
15、据原电池工作原理,Mg箔作负极,Mo箔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A项正确;B充电时,电解池的阴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箔接电源的正极,B项错误;C充电时,阳离子移向阴极,Na+应从左室移向右室,C项错误;D负极上的反应式是2Mg-4e+2Cl=Mg2Cl22+,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0.1mol Mg,质量减少2.4g,D项正确;答案选BC。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汽化和水分解两个变化过程中都需破坏共价键B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导致熔点不同C基态碳原子核外有三种能量不同的电
16、子D区分晶体Ni和非晶体Ni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答案】A【解析】水汽化破坏的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水分解则需破坏共价键,A项错误;均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熔点高低,而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B项正确;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占据三个能级,所以有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C项正确;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D项正确。13工业上利用NH3对烟道气进行脱硝(除氮氧化物)的SCR技术具有效率高、性能可靠的优势。SCR技术的原理为NH3和NO在催化剂(MnO2)表面转化为N2和H2O,反应进程中的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
17、反应方程式为B是脱硝反应的活性中间体C升高温度,脱硝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大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D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是“H的移除”【答案】C【解析】A由已知“SCR技术的原理为NH3和NO在催化剂(MnO2)表面转化为”可知总反应的方程式为,A说法正确;B观察相对能量-反应进程曲线知,NH3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后,经过一定的反应形成了,又经过反应得到,所以是脱硝反应的活性中间体,B说法正确;C起始相对能量高于终态,说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会逆向移动,所以升高温度后,脱硝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C说法错误;D相对能量-反应进程曲线表明,全过程只有H的移
18、除过程势能升高,这是一个需要吸收能量越过能垒的反应,其速率是全过程几个反应中最慢的,决定了反应的速率,是总反应的速控步骤,D说法正确;答案选C。14常温下,用0.1mol·L1 HCl溶液滴定0.1mol·L1 NH3·H2O溶液,滴定曲线如图a所示,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b(NH3·H2O)的数量级为105BP到Q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C当滴定至溶液呈中性时,c(NH)c(NH3·H2O)DN点,c(Cl)-c(NH)=【答案】BD【解析】A在M点反应了50%,此时,pH=9.26,=1
19、×109.26-14=104.74,因此Kb(NH3·H2O)数量级为105,故A正确;BQ点的pH大于8,P到Q过程中是盐酸不断滴加到氨水中,氨水不断被消耗,碱性不断减弱,因此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B错误;C当滴定至溶液呈中性时,pH=7,根据,得出,c(NH)=1×102.26×c(NH3·H2O),则c(NH)c(NH3·H2O),故C正确;DN点,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Cl)c(NH)=c(H+)c(OH)=1×105.28,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D。1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化学(三)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