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2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 学生版高中化学.docx
《(新高考)2022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 学生版高中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2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 学生版高中化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2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3了解溶液pH的定义及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5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解溶度积的定义,能进行相关计算。客观题(1)以拼盘式选择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基本知识的辨析。(2)以图像题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微粒浓度的比较、溶度积常数的应用。(3)与化工生产流程相结合以客观题形式呈现,考查盐类水解、溶解平衡知识的应用。主观题(1)强弱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理论的分析判断。(2)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
2、的影响规律及应用。(3)电离常数、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及应用。一、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影响因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溶液中的三大平衡。这三种平衡都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当只改变体系的一个条件时,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的比较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水解平衡(如CH3COONa溶液)CH3COO+H2OCH3COOH+OH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研究对象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盐溶液(包括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难溶电解质(如难溶的酸、碱、盐等)影响因素
3、升高温度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Ka增大促进水解,Kh增大Ksp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外)减小,Ka不变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外)减小,Kh不变促进溶解,Ksp不变加入相应离子加入CH3COONa固体或盐酸,抑制电离,Ka不变加入CH3COOH或NaOH,抑制水解,Kh不变加入AgNO3溶液或NaCl溶液抑制溶解,Ksp不变加入反应离子加入NaOH,促进电离,Ka不变加入盐酸,促进水解,Kh不变加入氨水,促进溶解,Ksp不变2“电离平衡”分析判断中的常见误区(1)误认为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电离方向
4、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2)误认为弱电解质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减小。如氨水加水稀释时,c(H+)增大。(3)误认为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一定呈碱性。如25,0.1mol·L1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都为1.0×1013mol·L1。(4)弱电解质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判断某些微粒浓度的关系式是否发生变化时,首先要考虑该关系式是否是电离常数、离子积常数或者是它们的变形。二、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判断1理解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
5、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根据电荷守恒可准确、快速地解决电解质溶液中许多复杂的离子浓度问题。(2)物料守恒:物质发生变化前后,有关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在变化前后保持不变,根据物料守恒可准确、快速地解决电解质溶液中复杂离子、分子、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关系。(3)质子守恒:在电离或水解过程中,会发生质子(H+)转移,但质子转移过程中其数量保持不变。将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相联立,通过代数运算消去其中未参与平衡移动的离子,即可推出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2三个守恒的综合应用应用三种守恒关系解决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时,要清楚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存在的变化(水解或电离),抓住
6、守恒的实质,将由守恒所得的关系结合起来使用。综合运用三种守恒关系,理清一条思路,掌握分析方法。如图所示:三、结合图像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变化结合图像分析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判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常考图像类型总结如下:1一强一弱溶液的稀释图像(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大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酸加入的水多(2)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pH大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加入的水多(3)pH与稀释倍数的线性关系(1)HY为强酸、HX为弱酸(2)a、b两点的溶液中:c(X)c(Y)(3)水的电离程度:dc
7、ab(1)MOH为强碱、ROH为弱碱(2)c(ROH)c(MOH)(3)水的电离程度:ab2Kw和Ksp曲线(1)双曲线型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曲线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sp9×106(1)A、C、B三点均为中性,温度依次升高,Kw依次增大(2)D点为酸性溶液,E点为碱性溶液,Kw1×1014(3)AB直线的左上方均为碱性溶液,任意一点:c(H+)c(OH)(1)a、c点在曲线上,ac的变化为增大c(SO),如加入Na2SO4固体,但Ksp不变(2)b点在曲线的上方,QcKsp,将会有沉淀生成(3)d点在曲线的下方,QcKsp,
8、则为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CaSO4(2)直线型(pMpR曲线)pM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直线AB上的点:c(M2+)c(R2);溶度积:CaSO4CaCO3MnCO3;X点对CaSO4要析出沉淀,对CaCO3是不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CaCO3;Y点:c(SO)c(Ca2+),二者的浓度积等105;Z点:c(CO)c(Mn2+),二者的浓度积等1010.6。3酸碱中和滴定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滴定曲线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
9、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室温下pH7不一定是终点:强碱与强酸反应时,终点是pH7;强碱与弱酸(强酸与弱碱)反应时,终点不是pH7(强碱与弱酸反应终点是pH7,强酸与弱碱反应终点是pH7) 1(双选)常温下,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亚磷酸(H3PO3),反应中只能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含磷各微粒的分布分数X(平衡时某微粒的浓度占各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OHpOH=-lg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X(HPO)BpOH=7时,c(Na+)=c(H2PO)+2c(HPO)CH2PO的电离
10、平衡常数Ka=1×107.3mol·L1D等浓度Na2HPO3和NaH2PO3混合溶液:c(Na+)>c(HPO)>c(H2PO)>c(OH)>c(H+)2(双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盛有少量PbI2固体的试管中,加入3mL蒸馏水振荡后静置,待上层液体变澄清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0.1mol·L1 KI液中有黄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中存在Pb2+B用盛有盐酸和醋酸的烧杯分别做导电性实验,盛有醋酸的烧杯所连灯泡亮度较暗醋酸是弱电解质C向盛有0.01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小试管
11、中滴加一滴酚酞溶液,将小试管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溶液红色变深CH3COO+H2OCH3COOH+OH是吸热反应D向盛有2ml 0.1mol·L1 Na2S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滴Zn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适量0.1mol·L1 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Ksp(ZnS)Ksp(CuS)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Fe2+水解B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C室温下,向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DN
12、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4已知:硫酸银(Ag2SO4)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银,且硫酸银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时,硫酸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b点溶液中无硫酸银固体Ba点溶液若降低温度,则a点可沿虚线移动到c点C向a点的悬浊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组成可能会由a向d方向移动D根据曲线可知:T下,a、b、c、d四个点中,d点的Ksp(Ag2SO4)最大5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H2O2:。可利用该反应测定H2O2样品纯度(样品中不含其它还原性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高锰酸钾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中B
13、打开酸式滴定管的活塞,迅速放液以赶出气泡C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意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D滴定中盛放H2O2的锥形瓶内壁有水,所测定的H2O2纯度变小 125时,对于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醋酸、氢氧化钠、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CH3COO):B水电离出的c(H+):C25时,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D25时,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2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亚硒酸(H2SeO3)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N表示pH与B图中a点对应溶液中:c(Na+)>c()+2c()CKa1(H2SeO3)与Ka2(H
14、2SeO3)之比为103DNaHSeO3溶液中:c()>c()>c(H2SeO3)3(双选)数字化滴定实验应用普遍。常温下,电控恒速滴定并数据采集等浓度HCl溶液和Na2CO3溶液的反应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碳酸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HCl溶液的浓度约为0.05mol/LBb点溶液存在:Ccd段发生的主要反应为De点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HCl4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a(HA)=106Bb点时
15、,c(B+)=c(A)=c(OH)Cc点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5下列有关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B用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则结果偏高D将KMnO4标准溶液加入碱式滴定管中,滴定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AgCl浊液中加入KBr溶液,沉淀颜色变为浅黄色,即可证明Ksp(AgCl)>Ksp(Ag
16、Br)B常温下向NaOH溶液中滴入HCOOH溶液至pH=5时:c(HCOO)>c(Na+)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NH3·H2O NH4HSO4 (NH4)2CO3 NH4Cl,c(NH)的关系为>>>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与Na2CO3混合溶液:3c(Na+)=2c(CO)+c(HCO)+c(H2CO3)2叠氮酸(HN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N3。已知NaN3溶液呈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01mol·L1 HN3溶液的pH=2BHN3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NaN3的电离方程式:NaN3=Na+3ND0.01mo
17、l·L1 NaN3溶液中:c(H+)+c(Na+)=c(N)+c(HN3)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常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n的值是5.56×108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常温下pH=4的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A1个 B2个 C3个 D4个425时,向20mL 0.1mol/L 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对应溶液中:c(HAuCl4)c()Bd点
18、对应溶液中:c(OH)-c(H+)=c(HAuCl4) CHAuCl4的电离平衡常数Ka约为105D滴定过程中,n(HAuCl4)与n()之和保持不变5(双选)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在溶液中会生成、等,其中和都具有漂白作用。测定25时亚氯酸钠溶液中各组分浓度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没有画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B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D时,6在25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0mol·L1的HA溶液中=1010,该HA溶液的pH=2BpH=13的NaOH溶液与pH=
19、1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CpH=3的盐酸和pH=3的AlCl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后者大D10mL pH=3的盐酸与1mL pH=12的Na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7(双选)25时,向40mL 0.1mol·L1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点时,BY点时,C的水解平衡常数D水的电离程度:8室温下,将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与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a;将浓度为b mol/L盐酸与0.3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7(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0、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7,b<0.3B常温下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C中混合液存在:c(NH)+c(NH3·H2O)+c(Cl)=0.3mol/LD将与混合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存在:c(Cl)c(NH)9I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弱酸或弱碱电离常数NH3·H2OKb=2×105HClOKa=3×108H2CO3Ka1=4×107 Ka2=4×1011H2SO3Ka1=1.3×102 Ka2=6.3×108(1)0.1mol·L1 NH4ClO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21、(2)等浓度的Na2SO3、NaClO、Na2CO3、NaHCO3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某小组同学探究饱和NaClO和KAl(SO4)2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发现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II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i准备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b配制并标定100mL 0.1000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ii滴定的主要步骤a取待
22、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b加入25.00mL 0.1000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d用0.1000mol·L1 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123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10.2410.029.98f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4)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5)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会导致c(I)测定结果_
23、(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6)测得c(I)=_mol·L1。10用硫酸分解磷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F可制得中强酸磷酸。已知:25时,H3PO4的电离平衡常数:K1=7.1×103;K2=6.3×108;K3=4.2×1013.请回答:(1)NaH2PO4溶液中c(HPO)_c(H3PO4)(填“>”“<”或“=”)。(2)25时,H2PO(aq)+OH(aq)HPO(aq)+H2O(l)的平衡常数K=_。 (3)Ca5(PO4)3F(s)+OH(aq)Ca5(PO4)3(OH)(s)+F(aq),溶液中c(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2022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九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学生版高中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