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专题6.1 功和功率、动能定理的应用【讲】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备考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专题6.1 功和功率、动能定理的应用【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专题6.1 功和功率、动能定理的应用【讲】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6.1 功和功率、动能定理的应用【讲】目录一 讲核心素养1二 讲必备知识1【知识点一】功的分析与计算1【知识点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3【知识点三】动能定理的理解5【知识点四】动能定理的应用7三讲关键能力9【能力点一】.变力做功的分析和计算9【能力点二】.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12【能力点二】.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16四讲模型思想-机车启动问题18一 讲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1)理解功和功率。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大小及其意义。(2)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2.科学思维:变力做功、机车启动模型。(1)能应用图像法、微元法、动能定
2、理等计算变力做功问题培养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2)会分析、解决机车启动的两类问题3.科学态度与责任:会利用功能知识初步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物理学的应用价值。二 讲必备知识【知识点一】功的分析与计算1计算功的方法(1)对于恒力做功利用WFlcos ;(2)对于变力做功可利用动能定理(WEk);(3)对于机车启动问题中的定功率启动问题,牵引力的功可以利用WPt.2合力功计算方法(1)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 lcos 求功(2)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3几种力做功比较(1)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功与位移有关,与路径无关(2)滑动
3、摩擦力、空气阻力、安培力做功与路径有关(3)摩擦力做功有以下特点: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中会发生物体间机械能转移和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QFfx相对【例1】(2021·福建邵武七中期中)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B人对车做的功为maLC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
4、为ma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答案】A【解析】根据功的公式可知,人对车的推力做功WFL,故A正确;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车对人的作用力为F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车的作用力为ma,人对车做功为WmaL,故B错误;人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ma,竖直方向上车对人还有支持力,故车对人的作用力为Nm,故C错误;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则fmaF,车对人的摩擦力做功为WfL(Fma)L,故D错误。【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要求考生掌握受力分析及做功分析的一般方法及流程。【技巧总结】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1)恒力做功正负的判断:依据力与位移的
5、夹角来判断。(2)曲线运动中做功正负的判断:依据F与v的方向的夹角来判断。0°<90°,力对物体做正功;90°<180°,力对物体做负功;90°,力对物体不做功。2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3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lcos 求功。适用于F合为恒力的过程。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变式训练1】(2021·广东惠州一中月考)图甲为一女士站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忽略扶梯对手的作用),图乙为一男士站在履带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两人相对扶梯均静止下
6、列关于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B图甲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C图乙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D图乙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答案】A【解析】支持力做正功,故A正确,B错误;题图乙中,支持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正功,故C、D错误【变式训练2】(2021·宁夏石嘴山市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与竖直方向成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一段距离l.在此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f,则()A拉力对小车做功为Flcos B支持力对小车做功为Flsin C阻力对小车做功为FflD重力对小车做功为mgl【答案】C【解析】根据力做功的公
7、式:WFlcos ,其中为力与位移的夹角,所以拉力做功为:WFlsin ,阻力做功为:WfFfl,故A错误,C正确支持力和重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故B、D错误【知识点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1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1)利用P.(2)利用PFvcos ,其中v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1)PFvcos ,其中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2)PFvF,其中vF为物体的速度v在力F方向上的分速度(3)PFvv,其中Fv为物体受到的外力F在速度v方向上的分力【例1】(2021·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m2 kg的物块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O处,物块与水
8、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回到出发点O处,取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物块运动过程中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A物块经过4 s时间到出发点B4.5 s时水平力F的瞬时功率为24 WC05 s内摩擦力对物块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D05 s内物块所受合力的平均功率为1.8 W【答案】BD【解析】由图象可知,前4 s内速度方向始终为正方向,故前4 s时间内没有回到出发点,选项A错误;根据v 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35 s内,加速度a m/s23 m/s2,4.5 s时的速度vat3
9、×(4.54) m/s1.5 m/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F16 N,负号表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水平力F的瞬时功率PFv24 W,选项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摩擦力始终做负功,选项C错误;35 s内合力为恒力,物块的位移为零,合力做的功为零,03 s内,物块的加速度a1 m/s21 m/s2,位移s1×1×32 m4.5 m,合力做的功WF合s1mas19 J,05 s内合力的平均功率P W1.8 W,选项D正确【素养升华】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必备知识】(1)在公式PFv中,P、F、v是同一时刻的瞬时值且F
10、与v是同向的,F可以是变力也可以是恒力(2)求总功W时,可采用分段法分别求出各阶段力做的功,总功就等于这些功的代数和,然后根据求平均功率在本题中,05 s时间内合力为变力,对于变力做功问题,也可以根据动能定理求解,设物块在0 s、5 s时的速度分别为v0、v5,则合力做的功Wmvmv×2×32 J0 J9 J,1.8 W.【变式训练1】(多选)(2021·广东汕头中学检测)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经历时间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2t2Bt时间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mg2tC前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与后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2
11、D前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与后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答案】ACD【解析】物体自由下落,t时间内物体下落Hgt2,WmgHmg2t2,故A正确;Pmg2t,故B错误;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前末与后末的速度之比为12(因vgtt),又有PFvmgvv,故前末与后末功率瞬时值之比为P1P212,C正确;前与后下落的位移之比为13,则重力做功之比为13,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D正确【变式训练2】(2020·日照联考)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60 kW,汽车的质量为2×103 kg,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出发,以0.5 m/s2的加速
12、度做匀加速运动,则出发50 s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取g10 m/s2)()A25 kWB50 kWC60 kWD75 kW【答案】C【解析】汽车受到的阻力f0.1mg2 000 N,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解得F3 000 N;若50 s内车是匀加速运动,则vat25 m/s,所以50 s末汽车功率PFv75 000 W75 kW;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60 kW,则50 s内车不是匀加速运动,而是先匀加速后变加速;故出发50 s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60 kW,选项C正确。【知识点三】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表明了“三个关系”(1
13、)数量关系:合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但并不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力做的功。(2)因果关系:合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3)量纲关系: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2.标量性动能是标量,功也是标量,所以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选取问题。当然动能定理也就不存在分量的表达式。【例1】(2021·广东六校联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冰壶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将一个冰壶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将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换一个材料相同、质量更大的冰壶,以相同的初速度推出后,冰壶运动的距离将()A不变B变小C变大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冰壶在冰面上以一定初速度被推出
14、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mgs0mv2,得s,两种冰壶的初速度相等,材料相同,故运动的距离相等故选项A正确【素养提升】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必备知识】(1)动能定理解决的是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分析时一定要对物体受到的各个力做的功都作分析.(2)动能定理往往应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时间,比用运动学规律更加方便.(3)找到物体运动的初、末状态的动能和此过程中合力做的功,是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18·全国卷)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
15、能一定()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答案】A【解析】由动能定理WFWfE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正确。【变式训练2】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B合外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合外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D动能不变,则物体合外力一定为零【答案】:A【解析】:由WFlcos 可知,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但合外力做功为零,可能是90°,故A正确,B错误由动能定理WEk可知,合外力做功越多,动能变化量
16、越大,但动能不一定越大;动能不变,合外力做功为零,但物体合外力不一定为零,C、D均错误【知识点四】动能定理的应用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抓好“两状态,一过程”“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例1】(2021·山东省等级考试第二次模拟卷)如图所示,飞机先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加速滑行,行驶距离x600 m后达到v1216 km/h的速度起飞,飞机滑行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大小恒为自身重力的0.1倍。起飞后,飞机以离地时的功率爬升t20 min,上升了h
17、8 000 m,速度增加到v2720 km/h。已知飞机的质量m1×105 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飞机在地面滑行时所受牵引力的大小F;(2)飞机在爬升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Wf。【答案】(1)4×105 N(2)1.898×1010 J【解析】(1)设飞机在地面滑行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由运动学公式得v2ax,设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F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阻ma,联立解得F4×105 N。(2)设飞机离地时的功率为P,由功率的表达式得PFv1,由动能定理得PtmghWfmvmv,解得Wf1.898×1010 J。【
18、素养提升】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推理。【方法技巧】(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应用动能定理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可以画出运动过程的草图,借助草图理解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3)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4)列动能定理方程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确实难以判断的先假定为正功,最后根据结果加以检验。【变式训练1】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
19、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A2mgRB4mgRC5mgR D6mgR【思路】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小球由a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求出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2)小球离开c点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3)小球轨迹最高点的竖直方向速度为零【答案】C【解析】小球从a运动到c,根据动能定理,得F·3RmgRmv,又Fmg,故v12,小球离开c点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g
20、,故小球从c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2,水平位移xgt22R,根据功能关系,小球从a点到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力F做的功,即EF·(2RRx)5mgR.【变式训练2】 (2021·辽宁葫芦岛市上学期质监)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把一个小铁球挂在离水平地面高为3L的O点,小铁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恰好能到达最高点A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运动到最高点时轻绳被切断,则小铁球落到地面时速度的大小为()A. B.C.4 D.3【答案】D【解析】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且恰好到达最高点时,绳的拉力为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m,在最高点剪断绳后,小球
21、做平抛运动落地,对这一过程由动能定理mg·4Lmvmv,联立可得落地速度v23,故A、B、C错误,D正确。三讲关键能力【能力点一】.变力做功的分析和计算分析方法及案例方法以例说法应用动能定理用力F把小球从A处缓慢拉到B处,F做功为WF,则有WFmgl(1cos )0,得WFmgl(1cos )微元法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克服摩擦力做功WfFf·x1Ff·x2Ff·x3Ff(x1x2x3)Ff·2R等效转换法恒力F把物块从位置A拉到位置B,绳子对物块做功WF·()图象法一水平拉力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为x0
22、,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拉力所做的功,Wx0方法1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要点诠释】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求恒力做功,也适用于求变力做功.因为使用动能定理可由动能的变化来求功,所以动能定理是求变力做功的首选。【例1】 (2021·海南省新高考3月线上诊断)一同学将地面上一质量m400 g的足球沿与水平方向成45°角踢出,足球与脚分开时的速度大小为10 m/s,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可看做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该同学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A.200 J B.100 J C.20 J D.10 J【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足球离开脚时
23、的速度为10 m/s,而脚踢球时只有脚对足球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Wmv2×0.4×102 J20 J,故C正确,A、B、D错误。【素养提升】本题考察的学科素养主要是物理观念及科学推理。方法2利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要点诠释】将物体的位移分割成许多小段,因每一小段很小,每一小段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视为恒力,这样就将变力做功转化为在无数个无穷小的位移上的恒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此法在中学阶段常应用于求解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例2】 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AB,槽道由半径分别为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如图所示,现用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槽道拉至B点,若拉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202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专题6.1功和功率、动能定理的应用【讲】解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