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3)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3)讲稿.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3)第一页,讲稿共十四页哦一、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目的 1、引流胸膜腔的渗液、血液及气体2、重建胸膜腔的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3、促进肺膨胀 第二页,讲稿共十四页哦胸腔闭式引流适应症 外伤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外科的术后的引流 第三页,讲稿共十四页哦二、胸腔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排液:引流管多放置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 排气:引流管适宜放置锁骨中线第1或第2肋间。第四页,讲稿共十四页哦三、胸腔引流管的要求 排液的胸腔引流管适宜选用质地较硬、不容易折叠阻塞的管径为1.52cm的大硅胶或橡胶管(32号36号),以利于通畅引流!排气的胸腔引流管则适宜选用质地较软
2、、管径为1cm的小管(28号管),既能达到引流目的,又能减少局部刺激,减轻疼痛!第五页,讲稿共十四页哦四、胸腔引流管的装置 采用单瓶水封式系统:水封瓶橡胶塞有2 23 3个,分别插入长短玻璃管,短管通大气,长管的下端伸入水平面下3 34cm4cm,上端与胸腔出来的引流管相连接。接通后可见水柱随病人的呼吸上下波动,范围为6 68cm8cm 第六页,讲稿共十四页哦五、胸腔引流管护理 保持管道系统的密闭性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管的畅通 观察和记录 拔管 第七页,讲稿共十四页哦保持管道系统的密闭性 经常检查引流管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滑脱 水封瓶内的长玻璃管没入水面下34cm,并要求
3、始终保持直立 引流管周围皮肤要缝合紧密或用油纱填塞防止漏气引起皮下气肿 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夹闭胸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或瓶内液体倒吸入胸腔 一旦出现引流管连接处松脱或引流管损坏时应立即夹闭引流管并处理上述故障 若引流管从胸腔内滑脱,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封闭管口或用手捏闭管口处的皮肤,尽量减少空气进入胸腔,待医生赶到后进行消毒处理,重置胸腔引流管或凡士林纱布封闭管口 第八页,讲稿共十四页哦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保持胸壁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液及时更换水封瓶应放置在床下用防护架妥善放置,防止碰倒、踢翻或打碎 引流装置要放在低于病人胸腔的位置,即水封瓶液面低于
4、引流管胸腔出口60cm处以防瓶内液体逆流胸腔 每天更换胸瓶内的液体一次,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第九页,讲稿共十四页哦保持引流管的畅通 病情允许的病人应取半坐卧位定时挤压引流管,方法是用左手在离管口10cm左右的距离将胸管折叠,右手包绕胸管,同时用四个手指的指端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按压胸管,把血凝块、纤维团挤压出去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 鼓励病人做咳嗽、深呼吸练习或吹肺功能扩张器;指导病人多在床上运动关节、变动体位或在床边坐立、以利于胸腔液体、气体的排出、促进肺的复张 第十页,讲稿共十四页哦观察和记录 注意观察长玻璃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水柱随病人的呼吸波动范围是68cm,不超过10c
5、m。若水柱波动过高(10cm以上),可能存在肺不张;若不波动或波动微弱,则表示胸腔引流不畅或肺已经完全复张;但病人有胸闷、气促、气管移位等症状,应考虑肺受压,可能有引流管阻塞情况,需挤压或连接负压间接抽吸引流瓶塞的短玻璃管,协助促使引流管通畅,必要时拔出重置。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 第十一页,讲稿共十四页哦拔管 指证:一般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在50ml以下、x线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拔管时嘱病人深吸气、屏住呼吸,在呼气末迅速将管拔出,管口用凡士林和厚敷料封闭,外加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拔管时嘱病人深吸气、屏住呼吸,在呼气末迅速将管拔出,管口用凡士林和厚敷料封闭,外加包扎固定 第十二页,讲稿共十四页哦六、胸腔引流管阻塞原因分析及对策引流管在体外发生折叠、受压、扭曲或胸管质地薄,胸壁切口狭窄或肋间隙狭窄而使引流管在出口处受压 血块、脓块或残渣阻塞引流管或引流管的接头狭窄,被块状物阻塞 引流管侧紧贴胸壁或隔肌上升后顶住了引流管的管口 管道太短,病人改变体位使部分或全部滑至肋骨外置于胸壁皮下,或脂肪和肌肉较厚,胸腔内常规的长度还没有使引流管进入到胸腔内 引流装置有漏气不密封现象(瓶塞或连接处)第十三页,讲稿共十四页哦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十四页,讲稿共十四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