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和利息理论.ppt





《第二章信用和利息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信用和利息理论.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第二章 信用和利息理论信用和利息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n本章主要介绍信用和利息的基本理论与本章主要介绍信用和利息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包括:信用的产生与职能、基础知识,包括:信用的产生与职能、信用形式、利息和利息率、利率的决定信用形式、利息和利息率、利率的决定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我国的利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学习,在掌握信用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学习,在掌握信用和利息理论的基础上,能理解并解决经和利息理论的基础上,能理解并解决经济中的信用利息方面的有关问题。济中的信用利息方面的有关问题。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n信用的形式、利率
2、种类、利率的相关信用的形式、利率种类、利率的相关理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本章学习提示:本章学习提示:n1.1.如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如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n2.2.为什么会有利息?利息对于金融活为什么会有利息?利息对于金融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动的意义是什么?n3.3.不同类型的利率其作用有何不同?不同类型的利率其作用有何不同?基准利率缘何重要?基准利率缘何重要?n4.4.利率决定理论的分析对我们有哪些利率决定理论的分析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启示?n5.5.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信用形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信用形式和信用问题有哪些?信用问题有哪些?第一节第一
3、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的产生和发展n一、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一、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n1 1、信用的内涵:、信用的内涵:n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着一定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生产关系。正确理解信用:正确理解信用:n信用是商品或货币使用权的暂时让渡。信用是商品或货币使用权的暂时让渡。n债务偿还性债务偿还性n债权收益性债权收益性n信用活动具有风险性信用活动具有风险性2 2、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n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件。
4、n第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第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n第二、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第二、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段。n第三、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第三、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n二、信用的发展:二、信用的发展:n1 1、前资本主义信用、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高利贷信用:n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
5、的、最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n(1 1)高利贷信用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高利贷信用中的债权人与债务人:n债权人:商人、各类宗教机构、奴隶主和债权人:商人、各类宗教机构、奴隶主和封建主。封建主。n债务人:小生产者、贵族。债务人:小生产者、贵族。n(2 2)高利贷信用的特点:)高利贷信用的特点:n利率高、剥削残酷;利率高、剥削残酷;n对生产具有寄生性和破坏性,导致社会对生产具有寄生性和破坏性,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衰退。生产力的衰退。n2 2、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借贷资本n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
6、取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n3 3、现代信用活动:、现代信用活动:三、信用的职能三、信用的职能n(一)信用的基本职能:(一)信用的基本职能:n动员闲置货币资金并进行再分配动员闲置货币资金并进行再分配n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可分为三个层次:n第一层次:在企业范围内进行初次分配第一层次:在企业范围内进行初次分配n第二层次:财政再分配第二层次:财政再分配n第三层次:信用再分配第三层次:信用再分配n(二)信用的另一职能:(二)信用的另一职能:n提供和创造货币提供和创造货币四、信用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四、信用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n信用是
7、动员和筹集资金的工具信用是动员和筹集资金的工具n信用是有计划分配资金的工具信用是有计划分配资金的工具n信用是调节货币流通及经济的杠杆信用是调节货币流通及经济的杠杆n信用可以反映、监督各部门、各企业及信用可以反映、监督各部门、各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第二节第二节 信用形式信用形式n一、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n(一)商业信用的概念:(一)商业信用的概念:n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赊销和预付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n商业信用的特点:商业信用的特点:n
8、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n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n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n(二)商业票据:(二)商业票据:n商业票据是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商业票据是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证自己债权的书面凭证。债权人用以保证自己债权的书面凭证。n1.1.种类:种类:n按出票人的不同分为本票和汇票。按出票人的不同分为本票和汇票。n本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本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欠款的凭证。定期限内支付欠款的凭证。n汇票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其汇票是债权人向
9、债务人发出的,命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款项给持票人或第三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款项给持票人或第三者的支付命令书。者的支付命令书。n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能生效。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能生效。n2.2.商业票据的特点:商业票据的特点:n抽象性抽象性n流动性流动性n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n3.3.商业票据的贴现:商业票据的贴现:n是指票据持有者在票据到期以前,为获取是指票据持有者在票据到期以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n计算公式为:计算公式为:n客户所得现金客户所得现金=票据面额票据面额(1 1年贴现利年贴现利率率未到期天数未到期天数/360/360天)天)
10、(三)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三)商业信用的局限性:n1 1、规模上的局限性。、规模上的局限性。n商业信用的规模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商业信用的规模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度,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n2 2、方向上的局限性。、方向上的局限性。n只能由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只能由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提供信用。(四)我国的商业信用:(四)我国的商业信用:n1 1、建国初期,有效利用商业信用,促、建国初期,有效利用商业信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了经济的发展。n2 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禁止商业信用的存在。家
11、禁止商业信用的存在。n商业信用是自发的、分散的。商业信用是自发的、分散的。n商业信用会引起市场供求不平衡。商业信用会引起市场供求不平衡。n商业信用不利于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商业信用不利于企业实行经济核算3 3、当前,应有效利用和管理商业信用、当前,应有效利用和管理商业信用n银企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票据发展环银企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票据发展环境境n建立商业票据市场,加快票据市场发展建立商业票据市场,加快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建设的基础性建设n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提高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提高票据业务效率票据业务效率n改进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管理,完善此项改进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管理,完善此项
12、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二、银行信用:二、银行信用:n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各类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提向各类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提供的信用。供的信用。n1 1、银行信用的特点:、银行信用的特点:n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具有广泛的接受性n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n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具有较强的计划性n2 2、银行信用是我国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我国信用制度的基础。n三、国家信用:三、国家信用:n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n广义的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广义的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
13、国际信用用n狭义的国家信用只指国内信用。即国家狭义的国家信用只指国内信用。即国家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财政资金。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财政资金。(一)国家信用的形式(一)国家信用的形式n两种:国库券与公债券两种:国库券与公债券n国库券是国家发行的用于弥补财政收支国库券是国家发行的用于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短期债券,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不平衡的短期债券,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内。n公债券是政府发行的筹集建设资金的长公债券是政府发行的筹集建设资金的长期债券,期限在一年以上。期债券,期限在一年以上。n(二)特点(二)特点n1 1、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n2 2、与国家实现其职能有密切的关系。
14、、与国家实现其职能有密切的关系。n3 3、安全性好、流动性高、收益稳定、安全性好、流动性高、收益稳定、风险较小。风险较小。(三)国家信用的作用(三)国家信用的作用n1 1、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n2 2、调节经济运行过程。、调节经济运行过程。n3 3、提高经济效益,培植后续财源。、提高经济效益,培植后续财源。n(四)我国的国家信用(四)我国的国家信用n1 1、我国利用国家信用的历史、我国利用国家信用的历史n1950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n1954195419581958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n2
15、 2、改革开放后的国家信用、改革开放后的国家信用n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81198119881988年,国债期限为年,国债期限为五年五年n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89198919931993年,国债期限为年,国债期限为三年。三年。n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941994年以后的国家信用。年以后的国家信用。n19941994年,国库券的期限结构实现多样化。年,国库券的期限结构实现多样化。n19951995年,国库券规范为三种:凭证式、年,国库券规范为三种:凭证式、无记名式和记账式。无记名式和记账式。n19961996年是国债改革之年。年是国债改革之年。n在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制度上进行了多项在国债的
16、发行和流通制度上进行了多项改革改革n(五)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五)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n1 1、国家信用有时可以动员银行信用难以、国家信用有时可以动员银行信用难以动员的资金。动员的资金。n2 2、国债筹集的资金比较稳定,而银行存、国债筹集的资金比较稳定,而银行存款的稳定性则较差。款的稳定性则较差。n3 3、两者的利息负担不同。、两者的利息负担不同。n国债利息由纳税人承担,而银行贷款的国债利息由纳税人承担,而银行贷款的利息则由借款人承担。利息则由借款人承担。n四、消费信用:四、消费信用:n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满足公众消费方面货币
17、需求个人提供的满足公众消费方面货币需求的信用。的信用。n特点:特点:n非生产性非生产性n期限较长期限较长n风险较大风险较大(一)消费信用的形式(一)消费信用的形式n信用卡信用卡短期消费信用短期消费信用n分期付款分期付款中期消费信用中期消费信用n消费信贷消费信贷长期消费信用长期消费信用n(二)我国的消费信用(二)我国的消费信用n1 1、银行卡:、银行卡:n是指由商业银行面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是指由商业银行面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n按币种不同,银行卡可分为人民币卡按币种不同,银行卡可分为人
18、民币卡与外币卡与外币卡n按信息载体不同,可分为磁条卡和芯按信息载体不同,可分为磁条卡和芯片卡(片卡(ICIC卡)卡)n按是否允许透支,可分为信用卡与借按是否允许透支,可分为信用卡与借记卡记卡n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的主要风险类型:当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的主要风险类型:n(1 1)外部欺诈风险。)外部欺诈风险。n欺诈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种:欺诈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种:ATMATM机取现、机取现、POS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n欺诈的手段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欺诈的手段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客户资金和利用ATMATM机骗卡三类。机骗卡三类。(
19、2 2)中介机构交易风险。)中介机构交易风险。n中介机构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中介机构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n一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一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易风险;易风险;n二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甚至是二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甚至是非法)的信用卡营销行为引发的风险。非法)的信用卡营销行为引发的风险。n(3 3)内部操作风险。)内部操作风险。n(4 4)持卡人信用风险。)持卡人信用风险。n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的措施: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的措施:n第一,完善银行卡业务内控制度,提高第
20、一,完善银行卡业务内控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执行力。n第二,加强发卡环节风险管理,严把风第二,加强发卡环节风险管理,严把风险源头关。险源头关。n第三,加强收单环节风险管理,防范交第三,加强收单环节风险管理,防范交易风险。易风险。n第四,加强第四,加强ATMATM机等自助设备管理,防机等自助设备管理,防范欺诈风险。范欺诈风险。n第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第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力。n第六,加强协作,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第六,加强协作,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防范合作机制。n2 2、分期付款、分期付款n19931993年年1111月,上海银信服务公司成立。月,上
21、海银信服务公司成立。n3 3、消费信贷、消费信贷n主要有两类: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个主要有两类: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人住房贷款n20102010年年2 2月月1212日,中国银监会发布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个人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从发布之,该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执行。日起执行。(三)消费信用的作用(三)消费信用的作用n1.1.提高消费水平,缓解消费者有限的提高消费水平,缓解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之间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矛盾。n2.2.开拓消费市场,促进商品的生产和开拓消费市场,促进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流通。n3.3.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22、。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五、民间个人信用五、民间个人信用n民间个人信用是指城乡居民个人之间独民间个人信用是指城乡居民个人之间独立进行的信用活动。立进行的信用活动。n(一)我国民间信用的形式(一)我国民间信用的形式n1 1、私人之间直接的货币借贷、私人之间直接的货币借贷n2 2、私人之间通过中介人进行的货币借贷、私人之间通过中介人进行的货币借贷n3 3、有一定组织程序的借贷活动。、有一定组织程序的借贷活动。n4 4、以实物作抵押取得贷款的、以实物作抵押取得贷款的“典当典当”(二)当前我国民间信用的特点(二)当前我国民间信用的特点n1.1.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n2.2.资金来源的广泛性
23、。资金来源的广泛性。n3.3.借贷方式的灵活性。借贷方式的灵活性。n4.4.借贷形式多样化。借贷形式多样化。n5.5.借贷金额扩大化。借贷金额扩大化。n6.6.借贷期限长期化。借贷期限长期化。n7.7.借贷利率市场化。借贷利率市场化。n六、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六、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n(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n1.1.直接融资:直接融资:n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通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行有价证券融资。过发行有价证券融资。n特征:特征:n直接性;分散性;信誉差异较大;具有较直接性;分散性;信誉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强的自主性。n2.2.间接
24、融资:间接融资:n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为中介所进行的信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为中介所进行的信用活动。用活动。n特征:特征:n间接性;相对集中性;信誉差异较小;间接性;相对集中性;信誉差异较小;n具有可逆性具有可逆性n融资主动权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融资主动权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n在间接融资活动中,资金供给者与需求在间接融资活动中,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者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n(二)我国融资格局的变动趋势(二)我国融资格局的变动趋势n1.1.储蓄与投资由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储蓄与投资由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导型。导型。n2.2.直接融资的比重逐步扩大,但间接融直接融资的
25、比重逐步扩大,但间接融资仍占主导地位。资仍占主导地位。n3.3.在证券市场的融资中,股票融资的比在证券市场的融资中,股票融资的比重较大,债券融资的比重较小。重较大,债券融资的比重较小。n4.4.在间接融资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在间接融资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比重较大,其他商业银行的融资比重有比重较大,其他商业银行的融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待进一步提高。第三节第三节 利息和利息率利息和利息率n一、利息的本质与功能一、利息的本质与功能n(一)利息来源于利润(一)利息来源于利润n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n利息的本质由利息的来源决定,而利息利息的本质由利息的来源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信用 利息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