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感染和免疫.ppt





《微生物感染和免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感染和免疫.ppt(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第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节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感染的一般概念 病病原原微微生生物物(Pathogenic(Pathogenic microorganism)microorganism),或或病病原原体体(pathogen):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感染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传染病: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第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感染的途
2、径和方式一、感染的途径和方式 1.感染的途径 2.感染的部位及方式二、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致病性1.细菌的致病性2.病毒的致病性3.立克次体致病性4.真菌的致病性5.寄生虫的致病性三、传染后的表症三、传染后的表症 第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感染的途径和方式一、感染的途径和方式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主要来自病人、健康带菌(毒)者和带菌(毒)动、植物。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些因素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1.感染的途径:感染的途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
3、感染、接触感染、垂直传播感染、接触感染、垂直传播第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感染的部位及方式感染的部位及方式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a)绝大多数病原体不能穿过完整的皮肤,而是通过机体的自然开口、皮肤表面的创伤裂口、或通过导管、静脉注入或外科切口等医源性的途径,进入机体内部。b)极少数能穿过皮肤(如血吸虫、钩虫);c)有的能穿过粘膜(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麻诊病毒),然后通过血循环达到特定组织部位、造成病变;有的(如白喉杆菌)能附着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形成局部病灶,产生毒素,引起各种症状。第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和造成病变的方式:细胞
4、外感染细胞内感染兼性细胞内感染专性细胞内感染某些细菌、真菌、弓形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杀死,反而在细胞内增殖,称为兼性细胞内感染兼性细胞内感染;所有的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少数细菌和原虫只能在靶细胞内增殖,它们必须存在于细胞内才能引起感染,为专性细胞内感染专性细胞内感染。第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微生物的致病性二、微生物的致病性1.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机会致或机会致 病菌: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
5、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致病!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毒力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第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毒力:又称致病力致病力(pathogenicity),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对细菌性病原体来说,毒力就是菌体对宿主表的吸附,向体内侵入,在体内定居、生长和繁殖,向周围组织的扩散蔓延,对宿主防御功能的抵抗,以及产生损害宿主的毒素等一系列能力的总和。1)侵袭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第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吸附和侵入
6、能力: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淋病奈瑟氏球菌: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 面而不被尿液冲走;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龋齿。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龋齿。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
7、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第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繁殖与扩散能力:通过水解性酶类,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旧称“扩散因子扩散因子”(spreadingfactor),可水解机体结蒂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引起组织松散、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体迅速扩散,因而可发展成全身性感染。Streptococcus(链球菌属)、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和 Clostridium(梭菌属)的若干种可
8、产此酶。第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v链链 激激 酶酶(streptokinase):又 称 血 纤 维 蛋 白 溶 酶(fibrinolysin),能激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胞浆素原),使之变成血纤维蛋白溶酶(胞浆素),再由后者把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凝块水解,从而有利于病原体在组织中的扩散。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溶血链球菌)可产此酶。在医疗实践上,细菌的链激酶已被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肺栓塞以及深部静脉血栓疾病等。v卵卵磷磷脂脂酶酶(lecithinase):又称毒毒素素,可水解各种组织的细胞,尤其事实红细胞。如C.perf
9、ringens的毒力和蛇毒主要功能都由此酶引起。第十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a)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菌物质的能力,有助于病原菌于在体内存活,例如肺炎球菌的荚膜。b)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噬作用;c)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溶血素,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d)具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力,能在吞噬细胞内寄生;第十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毒素(toxin)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1)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病原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
10、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如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特点:特点: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毒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第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类毒素(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和抗毒素(antitoxin):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注射。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以制备外毒素的抗
11、体,称为抗毒素,作治疗用。第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如:破伤风梭菌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min)和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第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与其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结合,进入细胞后通过轻链毒性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释放,导致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肉强直痉挛。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当其含量尚不能引起免疫时即足以致病,而毒素与神经突触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一般治疗无效,因此该病的免疫预防特别重要。(如图)第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
12、月第十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第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项目外毒素内毒素产生菌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LPS)释放时间一般随时分泌不同病原菌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制病特异性不同
13、外毒素各不相同弱毒性强*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抗原性完全抗原,抗原性强不能制成类毒素能耐热性强热稳定比差*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只豚鼠。第二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鲎试剂法鲎试剂法(limulus assay)即鲎变形细胞溶解物即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法试验法(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test,LAL test)鲎俗称“马蹄蟹”,是一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肢口纲、剑尾目、科
14、的无脊椎动物,是已有3亿年历史的“活化石”。全世界现存有3属5种,如Limulus polyphemus(美洲鲎)和产于我国浙江以南浅海中Tachypleustridentatus(东方鲎,或中国鲎)。鲎具有开放性血管系统,每只可采血100300mL,其血清呈蓝色,内含血蓝蛋白和外源凝集素凝集素(lectin)。鲎血中含有一种变形细胞,其裂解产物可与G 细胞的内毒素(LPS和脂磷壁酸(膜磷壁酸))等发生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凝胶化反应。第二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致病性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影响宿主细胞的核酸及蛋白质代谢,其后果可分为三种类型:杀细胞
15、感染(cytocidalinfection);稳定状态感染(steadystateinfection);整合感染(integratedinfection)。病毒感染的特点:活细胞中寄生基因水平感染第二十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真菌的致病性:(1)致病性真菌感染:致病性真菌感染:一些外源性真菌感染可引起皮肤、皮下和全身性疾病。如皮肤癣菌有嗜角蛋白特性,在皮肤局部大量增殖后,通过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局部的炎症和病变,即手足癣、甲癣、头癣等。(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一些内源性真菌在机体免疫力降低,如长期应用抗生素、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如白念
16、珠菌是存在于人体表及腔道中的正常菌群,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侵入人体许多部位,包括发生于皮肤粘膜的鹅口疮、口角糜烂、发生于内部器官的肺炎、食道炎、膀胱炎、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炎等。第二十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些真菌本身并不致病,但对某些具过敏倾向的个体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曲霉、青霉、镰刀菌等可引起荨麻疹、哮喘、变应性鼻炎。(4)真菌性中毒:真菌性中毒:有些真菌在粮食上生长,人及动物食后可因真菌本身或真菌产生的毒素而中毒。黄曲霉毒素、杂色霉素肝损害桔青霉素肾小球损害节菱孢菌引起的霉甘蔗中毒抽搐,昏迷直至死亡真菌中毒与
17、一般细菌病毒感染不同,有地区性与季节性,但没有传染性,不引起流行。第二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4.立克次氏体的致病性立克次氏体的致病性 立克次氏体通过特异受体进入宿主细胞,已不同方式在细胞内增殖并内释放。如人类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普氏立克次氏体在吞噬体内通过磷脂酶A溶解吞噬膜的甘油磷脂而进入胞质,大量增殖后导致细胞破裂。释放的立克次氏体通过血流在全身各器官的小管内的细胞质增殖,能直接破坏起所寄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炎症,起毒性产物亦可进入血循环而引起全身症状。第二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5寄生虫的致病性寄生虫的致病性 大多数寄生虫的构造
18、和成分都很复杂。特别是寄生虫有复杂的生活周期,随着循环迂回迁移,其结构和表面成分均不断变化,或获得宿主成分作为外衣使宿主难以识别,或将表面分子释放作为“诱饵”,吸引机体的免疫系统将其作为攻击靶,而自身逃避了棉衣防御。寄生虫 原虫:单细胞生物,多数于胞内寄生 蠕虫:多细胞生物,种类极多,通常引起胞外慢性感染,如血吸虫 第二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传染后的表症三、传染后的表症病原体不同的个体相同个体的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的结果病原体侵入其宿主后,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着传染的结局:隐性传染带菌状态显性传染第二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隐性传染隐性传
19、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带菌状态:带菌状态:如果病原体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二者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何为何为“伤寒玛丽伤寒玛丽”?真名:MaryMalone一个健康带菌者,被证实在美国有7个地区多达1500个伤寒患者都是她传染的。第二十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显性传染显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
20、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按发病时间的长短急性传染:病程仅数日至数周,如流行性脑膜炎和霍乱等;多为细胞外寄生物引起!慢性传染:病程往往长达数月至数年,如结核病、麻风病等。多由细胞内寄生物引起!第二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第二节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宿主的非特异免疫一、生理屏障一、生理屏障 1、表面屏障 2、局部屏障 3、共生菌群二、体液因素二、体液因素 1、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2、干扰素(interferon,IFN)3、溶菌酶(lysozym
21、e)三、细胞因素三、细胞因素1、吞噬细胞(phagocytes)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四、炎症四、炎症第三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生理屏障一、生理屏障 在了解生理屏障之前先了解一下以下概念!非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non specific immunity):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又称天然免疫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是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第三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22、 1、表面屏障、表面屏障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各种分泌液中的杀菌成分;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液的化学性屏障作用。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第三十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2、局部屏障、局部屏障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1)血脑屏障: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
23、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脑星形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特点,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见下页图)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2)血胎屏障: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第三十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
24、生如象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肠道内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菌群间的拮抗作用,则往往引起菌群失调症,如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见图)3、共生菌群、共生菌群第三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体液因素二、体液因素1.补体系统(complementsystem):存在于正常机体体液中的非特异性的杀菌物质,包括廿余种蛋白质成分,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正常血清和体液中。当在一定条件下促发补体系统的一系列酶促级联
25、反应,使补体由无活性形式转变为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的活性形式称补体激活。第三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对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的补体活性形式-引起膜不可逆损伤,导致细胞溶解(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脂蛋白膜的病毒颗粒、红细胞和有核细胞)第三十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被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激活,起补充抗体的作补体第三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所激活第四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溶解和杀伤细胞;趋化作用;免疫粘附作用;中和病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感染 免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