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办法.ppt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办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办法.ppt(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指标计算方法及国民经济核算指标计算方法及企业一套表有关内容企业一套表有关内容平凉市统计局2013年8月一、国民经济核算内容及指标一、国民经济核算内容及指标计算方法计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的组织起来,为复杂的国民经济运行勾画出简明的图像,以利于决策机构和人们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好和快。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诸多的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尤其是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监控以及宏观经济分析等方面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也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所采用
2、的最重要指标。我国的GDP核算始于1985年,是统计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此之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使用的一直是MPS体系,即源于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物质平衡表体系。1985-1992年间逐步向SNA过渡,即向联合国推荐的源于西方市场经济的核算体系过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中市场化成分的不断增强,计划成分的不断削弱,SNA核算体系越来越适合中国国民核算工作的需要。因此,自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不再并列提供MPS核算资料,而是彻底转向SNA体系,这标志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在规范化和国际化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从1999年开始,在总结1992年以来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成果和实践经验
3、、深入研究最新国际标准1993年SNA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取消了MPS的核算内容,清理了基本概念,修订了基本框架,充实了核算内容,调整了有关表式的指标设置,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新方案广泛地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已于2003年3月份正式出版,目前应用的就是这个方案。(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一般按市场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
4、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二)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口径、范围、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般以一年作为基本核算期,但是为了更加及时有效的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采用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
5、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GDP =各行业增加值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国民经济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
6、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支出法计算,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国际上一般认为误差在3左右是可以接受的区间。我国目前以生产法GDP为准。由于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
7、部门,所以其计算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基本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价和不变价(可比价)计算方法。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内部各专业常规统计报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劳动工资、价格、城乡住户调查收支统计资料,普查资料,各种抽样调查资料。第二部分是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和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金融、保险、各种运输(航空、铁路、公路、水路)、邮政电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和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统计资料;第三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
8、料、税务、工商管理资料等;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还要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和估算。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指农林牧渔增加值指项目在报告期(一年)内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活动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第二产业增加值:包括工业增第二产业增加值:包括工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
9、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计算工业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也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工业增加值既可采用“生产法”也可采用“收入法”计算。(1)“生产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扣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目前,国家统计局工业生产情况调查采取
10、规模以上企业全面调查和规模以下企业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工业增加值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大于2000万元工业企业。建筑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建筑业增加值采用分配法(收入法)计算,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金、税金+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结算利润 根据现行GDP核算统计制度规定,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为:全部建筑业企业、其他行业附属建筑业产业
11、活动单位和建筑业个体户从事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建筑安装活动、建筑装饰活动和其他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资质以上的和资质以下的建筑业企业与建筑业个体户,完成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活动、物业管理业活动、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活动、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活动和其他房地产活动);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计
12、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非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我国的GDP核算实行分级负责核算,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则由各省、市、县统计局负责核算。全国生产总值不是象专业统计那样由地区逐级汇总得出,而是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家一级的基础数据测算得出,同样各省、市、县的地区生产总值由各地区按照本地区一级的数据来源自己
13、进行核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由国家统一制定,但是由于各地区的资料来源不尽相同,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原有的统计手段不能适应日趋活跃的新兴经济活动,尤其是对个体、私营及第三产业统计,因此造成地区的基础数据与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地区加总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家、省、市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在反映国民经济的规模,反映产业结构时,以按照现行市场价格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为观察地区生产总值的实际变动,也就是说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观察经济的增长变动,用按照不变价格(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测算方法是通过相应的价格指数对按现价
14、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缩减。使用的价格指数有农产品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GDP的作用 从生产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就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等各种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使用角度看,GDP 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需求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也就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
15、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制定正确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引导需求结构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地域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地区总体分布状况,地区产业分布状况,地区需求分布状况,制定正确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变价(可比价)GDP能够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通过现价GDP和不变价(可比价)GDP能够计算GDP缩减指数。通过GDP和人口数量能够计算出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它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水平。总之,
16、GDP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处于繁荣还是处于衰退过程之中,等等。因此,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四)GDP的局限性 任何一项统计指标,都有其确定的使用范围,夸大其使用范围和过分地强调它的作用,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了解GDP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可能不消耗自然资源。但
17、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避免过度消耗。尤其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同样,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造成环境的恶化,这样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当前的生活质量,而且制约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也是不可持续的。然而,GDP在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核环境损失的代价。比如,只要采伐树木,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GDP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再比如,某些产品的生产会向空气或水中排放有害物质,GDP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
18、加,却不考虑这些产品的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因此GDP只反映出经济发展积极的一面,而没有反映出对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消极一面。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经济学家们对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尽管有不同的解释,但都把固定资产资本存量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GDP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属于其中的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加量,而以前时期形成的固定资本由于质量等反面问题无法正常使用而进行处理所损失的价值属于其中的固定资本价值的减少量。一个国家的财富能否有效的增长,不仅取决于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质量。如果质量不好,所形成的固定资本没有到使用期限就不得不报废,那么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再多也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经济 核算 统计 监测 指标 内容 计算 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