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地理(二)教师版.doc





《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地理(二)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地理(二)教师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高三地理(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
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兰州古今注记载:“初,兰州多旱,地质含碱卤(碱卤意思是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旱则苦燥既而有沙地之法,取地中深湿之沙匀铺土田。播种时疏沙而植之,仍覆以沙,故沙田水旱皆无虞,力农之家莫不尽力致沙于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沙田种植的主要困难是A起沙、铺沙的劳动量较大B耕作难度大,耗时长C收获、施肥难度大D平整土地难度大2沙田的主要作用是A改良土壤结构B增加土壤有机质C提高土壤含水量D降低土壤温度3当地农民发展沙田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耕地面积B稳产增产C减轻劳动强度D调整农业结构【答案】1A2C3B【解析】1本题考查传统农业生产与沙田
3、种植的对比。由材料“播种时疏沙而植之,仍覆以沙”可知,沙田为免耕地,耕作难度小,种植过程中有起沙、铺沙的程序且劳动量较大,A项正确、B项错误;土壤表层的沙层较土壤疏松,易平整,且收获、施肥难度小,C、D项错误。2本题考查沙田的主要作用。沙田只是将沙覆盖在土壤表层,对土壤结构并无影响,A项错误;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并不会增加土壤有机质,B项错误;在土壤表层覆盖沙层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C项正确;将沙覆盖在土壤表层可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土壤表层,使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幅度减小(白天土壤温度降低,夜间土壤温度升高),D项错误。3本题考查发展沙田的作用。沙田可以起到蓄水保墒、缓解干旱、
4、控制表层土壤盐碱度、控制表层土壤温度等作用,有利于农作物稳产增产,B项正确。当地农民发展沙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扩大耕地面积,A错;传统的沙田耕作技术非常辛苦,C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从而使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过程。当地发展沙田不是为了调整农业结构,D错。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热点。某研究小组在长白山落叶阔叶红松林内一处平缓的坡地上,建立了一块边长100m的正方形固定样地,并于次年5月、7月、10月对样地内草本植物进行了3次调查,为摸清草本植物季节动态变化提供依据,部分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种类株数覆盖度(相对值
5、)5月34651127月595131310月3921341覆盖度:这里指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4调查发现,该样地早春(5月)草本植物生长的水分充足,但与之关系不大的是A气温回升B蒸发较弱C降水丰富D土层较厚5该样地7月以后生长的几乎都是夏季草本植物,但5月以后株数却一直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影响其株数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热C种类D覆盖度【答案】4C5C【解析】4早春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蒸发较弱,水分下渗多,土层深厚,土壤中水分充足,故草本植物水分充足;该样地位于长白山,5月夏季风未到,所以与草本植物生长水分充足关系不大的是降水丰富。故本题选C。5同一地方同一时段光照、水热基本相同,
6、不会导致株数下降,故AB错误;该样地7月以后生长的几乎都是夏季草本植物,株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说明影响株数的主导因素是种类,故C正确;株数和种类会影响覆盖度,不是覆盖度影响株数,故D错误。故本题选C。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204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速减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性别结构B生育政策C医疗技术D教育水平7我国随着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的变化,2040年后可能出现A工业产值下降B人口迁移加剧C就业压力趋缓D社会负担减轻8我国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目前可采取
7、的有效措施是A取消计划生育B提高工资薪酬C鼓励国外移民D延迟退休年龄【答案】6B7C8D【解析】6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此后出生率降低、少儿占比降低,导致2040年之后步入老年的人口数量少,所以影响因素是生育政策,故本题选B。72040年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加,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就业压力会相对减缓,故C正确;在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现代工业生产中,劳动力减少对工业产值的影响较小,故A错误;2040年后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减少是全国普遍现象,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故B错误;老年人占比越大,社会负担越重,故D错误。故本题选C。8延迟退休年龄,可降低
8、老年抚养比,故D正确;“二孩政策”仍属于计划生育,且短时间内,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故A错误;提高工资薪酬不能解决老年抚养比逐年增加的问题,故B错误;鼓励国外移民不是目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故C错误。故本题选D。当惹雍措与当穷措是位于藏北高原的内陆湖泊(如图所示),湖面海拔约4500多米。某地理科考队沿S205省道对藏北高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科学考察。考察发现:当惹雍措与当穷措曾属同一湖泊,后因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隆起导致气候变化,两湖逐渐分离:近40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藏北高原湖泊群水文特征变化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推测此次地理考察可能发生在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10当惹雍措与
9、当穷措分离,可能因为喜马拉雅山隆起导致A气温降低,冰雪融化减少 B地势抬升,湖泊水位下降C气候变干,湖泊水量减少 D裂隙发育,湖水大量泄漏11受气候变暖影响,近40年来藏北高原地区湖泊群A结冰期延长 B浮游生物增多C透明度升高 D水域面积缩小【答案】9C10C11B【解析】9考察区域为藏北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高寒为其主要的自然特征。科学考察的时间主要在夏季,气温较高,人体舒适度高。7-9月气温较高,有利于科学考察,C正确。A、B、D所处月份气温低,较为寒冷,不适合科学考察。故选C。10喜马拉雅山隆起后,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藏北地区降水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导致惹雍措与当穷措分离,C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二)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