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精选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几何光学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光学精选PPT.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几何光学第1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一节球面折射第一节球面折射一、一、单球面折射研究当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为球面时的折射成像问题。单球面折射成像规律是研究各种透镜和多球面光学系统成像规律的基础。1、单球面折射公式如图14-1所示,MPN为折射率为n1、n2(n2n1)的两种介质的球面分界面,C为球面的曲率中心,曲率半径r。P为球面顶点,PC延长线为球面的主光轴。光线由主光轴上一物点(Object)O发出,经球面A点折射与主光轴交与I,I为像点(Image)。第2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vudCOIPhi2n1n2abi1qrMN图14-1单球面折射A由折射定律,有n1sin
2、i1=n2sin i2在近轴光线条件下,i1、i2都很小,故sin i1i1,sin i2i2由图14-1可见i1=a+qi2=q-b第3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 上式称为单球面折射公式,它描述了单球面折射在近轴光线条件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公式中n1为入射光线所在介质的折射率,n2为折射光线所在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注意1、单球面折射式(14-1)第4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2、符号规则、符号规则 式14-1虽然是在n2n1、凸球面对着入射光线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但它适应于一切凸凹球面。只是它必须遵守如下符号规则:1)物距u:实物取正号,虚物取负号。2)像距v:实像取正号,虚像取负号。
3、3)曲率半径r:凸球面对着入射光线时取正号;凹球面对着入射光线时取负号;平面的曲率半径r=。第5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3、物和像的虚实、物和像的虚实1)实物:发散的入射光束的顶点为实物(不论是否有实际光线通过该点)O球面O球面顶点没有实顶点没有实际光线通过际光线通过2)虚物:会聚的入射光束的顶点为虚物(永远没有实际光线通过该点)O球面第6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3)实像:会聚的折射光束的顶点为实像。I球面4)虚像:发散的折射光束的顶点为虚像。I球面第7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4、焦度(光焦度)单位:屈光度,用D表示,D=1m-1第8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5、焦点与焦
4、距、焦点与焦距 1)第一焦点和第一焦距将一物点置于主光轴上某一点F1时,若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成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F1称为第一焦点。F1到球面顶点的距离称为第一焦距,用f1表示。将u=f1,v=代入14-1式,有F1n1n2Pf1第9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2)第二焦点和第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成像于主光轴上一点F,则F称为第二焦点。F到球面顶点的距离称为第二焦距,用f表示。将u=,v=f2代入14-1式,有F2n1n2Pf2第10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3)实焦点与虚焦点当f1、f2为正值时,F1、F2为实焦点;当f1、f2为负值时,F1、F2为虚焦点。4)单球面
5、的两焦点不对称由式14-3和14-4可知:n 1n2f 1f2单球面折射的两个焦距不相等。第11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5)焦度与焦距的关系第12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例14-1】圆柱形玻璃棒(n=1.5)的一端是半径为2cm的凸球面。1)求棒置于空气中时,在棒的轴线上距离棒外端8cm的物点所成像的位置。2)若将此棒放入水(n=1.33)中时,物距不变,像距应是多少?(设棒足够长)解:1)置于空气中:u=8cm,n1=1.0,n2=1.5,r=2cm解得v=12cm第13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2)置于水中时:u=8cm,n1=1.33,n2=1.5,r=2cm代入公式得
6、解得v=18.5cm第14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补充例题】一条鱼在水面下1米处,水的折射率n=1.33,若在鱼的正上方观察,其像的位置在哪里?解:u=1m,n1=1.33,n2=1,r=解得v=0.752m像为虚像,位置水面下0.752米处。第15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二、二、共轴球面系统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射球面的曲率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组成共轴球面系统。各曲率中心所在直线称为共轴球面系统的主光轴。C1C2C3C4n1n2n3n4n51逐个球面成像法 前一个球面出射的光束对后一个球面来说是入射光束。所以前一个球面所成的像就是后一个球面的物,依次应用单球面折射公式,逐个对各球面
7、成像。最终求出通过整个系统所成的像。第16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例14-2】玻璃球(n=1.5)半径为r=10cm,一点光源放在球前40cm处,求近轴光线通过玻璃球后所成的像。40cmn=1.5n=1r=10cm解:第一球面成像:u1=40cm,r1=10cm,n1=1,n2=1.5第17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解得v1=60cmu1v1第二球面成像:u2=-(v1-2r)=-40cm,n1=1.5,n2=1,r2=-10cm得v2=11.4cm第18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2像与物的关系用逐个球面成像法求解共轴系统成像问题时,关键要弄清楚上一个球面的像是下一球面的实物还
8、是虚物。当成像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时,如果上一个球面所成像(虚、实)的位置在下一个球面的左边,对下一个球面来说,该像是实物,u0;反之,如果上一个球面所成像(实)的位置在下一个球面的右边,对下一个球面来说,该像是虚物,u0。就是说,若上一球面成一虚像,则对下一球面来说,它一定是实物。若上一球面所成的像为实像,则要根据此像的像距与上、下两球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比较,判断是实物还是虚物。第19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如果用v1表示上一个球面像距,u2表示下一个球面的物距,d表示上下两球面之间的距离,则u2=d-v1上式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其中,u2、v1都带符号。例如,求得上一球面像距v1=-5cm
9、(成一虚像),上下两球面之间的距离d=10cm,则u2=d-v1=10-(-5)=15cm(实物)第20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二节透镜透镜(lens)把玻璃等透明物质磨成薄片,其表面都为球面或有一面为平面,即组成透镜,如下图所示。双凸平凸弯凸双凹平凹弯凹中间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部分比边缘部分薄的透镜叫凹透镜。第21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一、薄透镜成像公式一、薄透镜成像公式透镜的厚度(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顶点之间的距离)与球面的曲率半径相比可以忽略,则称为薄透镜。1薄透镜成像公式设薄透镜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为r1、r2,折射率为n,透镜两侧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
10、主光轴上有一物点O,物距为u。un1n2r1r2nO第22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一球面成像:u1=u第二球面成像:u2=-v1,v2=v两式相加得上式为薄透镜成像公式第23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2符号规则公式(14-7)适应于所有形状的凸、凹薄透镜,符号规则与单球面折射公式相同。3焦度4焦距第24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5几个特例1)透镜两侧介质相同,n1=n2=n02)透镜两侧为真空时,n1=n2=1焦度:第25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高斯公式:空气中的薄透镜焦度与焦距的关系:单位:1屈光度=1米-1=100度焦距:第26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二、薄透镜
11、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薄透镜组成的共轴球面系统,称为薄透镜组合,简称透镜组。下面研究透镜组成像问题。设两个薄透镜紧密贴合在一起,两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对于透镜组成像问题,可采用逐个透镜成像法uL1L2第27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一透镜成像:u1=u,应用高斯公式得第二透镜成像:u2=-v1,v2=v两式相加,得第28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设透镜组的焦距为f,则可见,透镜组的焦度等于各透镜的焦度之和,这一关系常用于近视眼配镜时确定所需镜片的度数。第29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例14-3】凸透镜L1和凹透镜L2的焦距分别为20cm和40cm,L2在L1右侧40cm处。
12、在L1左边30cm处放置某物体,求经过透镜组后所成的像。解:L1成像:u1=30cm,f1=20cm由高斯公式,得解得v1=60cmL1L2f1=20f2=-404030第30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L2成像:u2=40cm-v1=-20cm,f2=-40cm由高斯公式,得解得 v2=40cm第31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三、厚透镜(thicklens)若透镜的厚度(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顶点之间的距离)较大,研究其成像规律就不能象薄透镜那样忽略了。解决厚透镜的成像问题,可采用逐个球面成像法。1利用用逐个球面成像法【例题】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状的玻璃(n=1.5)厚透镜置于空气中,球
13、面的曲率半径R=10cm,主光轴上有一物点距离半球10cm。试求所成像。10cmR=10cmn=1.5第32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解:1)平面折射成像:u1=10cm,n1=1,n2=1.5,r1=得 v1=-15cm2)球面折射成像:u2=R-v1=25cm,n1=1.5,n2=1,r2=-10cm得 v2=-100cm第33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日2三对基点引入基点(焦点、主点、节点)的概念,可用于进行几何作图成像,类似于中学学过的薄透镜的几何作图成像。1)两焦点F1、F2将点光源放于主光轴上某点F1,若发出的光线经厚透镜后成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则F1称为厚透镜的第一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何 光学 精选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