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6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案.docx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6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6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温馨提示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2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2)特点19世纪以前:由欧洲迁移到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3)新中国成立以来温馨提示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几个
2、主要方向及原因方向原因从乡村到城市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劳动力过剩从西部到东部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北方到南方北方人去南方过冬从大城市到其他城市或乡村春节回家过年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名师提醒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力、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三、人口迁移的影响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了2018春节“空城”指数,表中数据为城市人口减少比例。读图,完成12题。1春节期间,造成许多大城市出现“空城”现象的
3、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C国家政策 D社会文化2图示十大“空城”吸引外地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多环境质量好工资水平高公共设施齐全ABCD答案1.D2.C(2019·河南洛阳模拟)下图为2005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负数表示人口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图。读图完成34题。3.对20052010年部分省区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沿海省份人口净迁入B四川人口净迁出C贵州人口增长率大于上海D广东人口增长率大于浙江4图示人口变化,会带来()A北京交通拥堵加剧B安徽环境人口容量减小C浙江农业人口
4、大幅增加D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答案3.C4.A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读图回答56题。5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A生活成本低 B超高的房价C广阔的发展空间 D发展空间小6“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 B促进经济发展C保护生态环境 D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答案5.D6.B(2019·广东佛山模拟)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6指出:以东北
5、目前的生育水平和人口流出趋势看,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 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据此回答 79题。7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首要方向是()A北京B上海C内蒙古D海南8目前,导致东北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资源日益匮乏 B人口净流出多C人口老龄化严重 D经济发展缓慢9为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改善居住环境C优化产业结构 D全面鼓励生育答案7.A8.B9.C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1)从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分析人口
6、迁移的成因。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群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
7、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2018·全国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
8、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素养解读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通过区域认知,了解选项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变化对该直辖市的影响。解题流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主尝试(1)C(2)D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
9、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2018·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2题。12005年和201
10、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2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1. B2.C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十万(2005年)甚至上百万(2010年),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
11、,排除C选项。第2题, 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2016·全国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34题。3导致2015年
12、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4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较好ABCD3A4.C第3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正确;食品价格大增、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都不是影响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B、C、D项错误。
13、第4题,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说法正确。(2019·湖南长沙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57题。5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6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C国
14、家政策 D交通条件7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5B6.A7.C第5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第6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
15、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第7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考点二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影响经济、文化发展,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2)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其青壮
16、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3)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4)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2013·全国卷)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17、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素养解读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特点以及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年龄结构和城市化的影响。解题流程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由题干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可知我国省级人口迁移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主尝试(1)C(2)B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分析思路(1)辩证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
18、也有不利的方面,分析时应辩证全面。(2)关注区域:人口迁移涉及迁出地和迁入地,无论是对迁出地还是对迁入地都产生巨大影响,分析时应瞄准迁移区域。(3)抓全角度:人口迁移主要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分析时应从这三大要素角度入手,全面分析。(4)落脚具体: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常落脚在一些具体指标上,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2019·四川绵阳一诊)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
19、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3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1D2.A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6章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