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12单元 第2讲 荒漠化的防治 作业.docx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12单元 第2讲 荒漠化的防治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12单元 第2讲 荒漠化的防治 作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30荒漠化的防治课时规范练第60页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右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B.C.D.2.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答案1.D2.C解析第1题,在风速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动。三角坐标图显示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情况。第2题,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所致。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
2、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2019浙江杭州高三模拟)下图为甘肃省某绿洲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据上图推断,该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A.林地B.草地C.水体D.未利用土地4.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可能导致()A.水土流失B.土壤污染C.土地石漠化D.土地荒漠化答案3.B4.D解析第3题,图中耕地明显增加,而草地明显减少,所以增加的耕地主要由草地转化而来。第4题,甘肃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地退化,很明显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
3、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57题。5.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B.C.D.6.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A.B.C.D.7.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答案5.C6.B7.D解析第5题,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时间分布上看,68月土壤含水量大多在4%以下,含水量较低。第6题,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
4、较多,但蒸发量更大,导致土壤含水量较低。第7题,该地人类活动干扰少,保护该地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末)台田是华北平原东部地区一种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耕作方式。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暗管通向沟渠),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甲图为台田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虚线部分剖面图。据此完成810题。甲乙8.华北盐碱地分布区表层土壤盐分最低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塑膜、暗管、沟渠、台田的作用是()A.堆土成台主要是为了便于设施埋放B.沟渠主要是为台田灌溉C.塑膜主要起到防渗保水的作用D.暗管主要是为土壤
5、排水、排盐10.台田生产的环境效益主要是()A.立体种养,增加经济收入B.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D.沟渠增加下渗,防止地面沉降答案8.B9.D10.C解析第8题,旱季时,蒸发旺盛,水盐上移,盐分在地表集聚,而雨季时雨水淋洗时,水盐下移,土壤表层脱盐。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多,表层土壤中的盐分随雨水淋失到深层,因此夏季华北盐碱地分布区表层土壤盐分最低。第9题,由材料得知堆土成台用于耕作,A项错。塑膜起到双向隔离作用,既可以阻止膜下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水盐上移,又能防止膜上的水盐下移,由图知暗管上有透水孔,水盐通过透水孔把土壤中的盐和水排到沟渠中,降低了表层土壤的盐分,从而达到
6、改造盐碱化土壤的目的,B、C两项错。第10题,台田堆土成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可放养水生生物,上农下渔;塑膜控制地下水,暗管诱导盐分下渗,使盐碱地逐渐转变为良田。所以台田使得盐碱地盐分下降,提高了土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加经济收入不属于环境效益。(2018山东烟台高三期末)牛肝地是发育在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112题。群落类型及多样性演替群落类型及多样性演替11.植物群落由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第12单元第2讲荒漠化的防治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