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3 水圈 教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3 水圈 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3 水圈 教师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圈大题优练3优选例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串珠湖是指冰川谷纵向起伏不平,冰坎(即冰川谷地中的陡坎)与冰盆相间,冰盆积水成湖或者有多道终碛堤阻水成湖,因形似串珠而得名,大多位于海洋性冰川(是指发育于降水丰沛的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冰川,冰川温度接近0)分布地区。香巴拉七湖是横断山区比较出名的一组串珠湖,这七座湖中一湖(面积为5.4万平方米)和三湖一年中只有在最冷月才会有一半湖面结冰,其他湖泊均有近五个月的封冻期。下图为香巴拉七湖剖面图。(1)分析串珠湖的形成过程。(2)分析串珠湖大多位于海洋性冰川地区的原因。(3)推测一湖和三湖一年中只有在最冷月才会有一半湖面结冰的原因。(4)说明全球气候变
2、暖对香巴拉七湖发展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答案】(1)冰川活动,侵蚀经过地区,形成冰川谷;由于岩石性质差异,冰川谷出现起伏不平的冰川侵蚀地貌;在谷底,冰川融化,挟带的物质堆积形成多道终碛堤;侵蚀形成的洼地或终碛堤之间的堆积洼地不断积水,最终形成串珠湖。(2)海洋性冰川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丰富,冰川不断形成;冰川温度接近0C,冰川融化速度快,冰川流动性强,侵蚀作用强;源源不断的冰川融化,带来大量的水资源,串珠湖的补给水源充足,不容易干涸。(3)湖和三湖湖面较宽较深,湖泊水量大,因此湖面结冰时间晚,冰期短;一湖和三湖可能接受了大量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水温季节差异小,冬季两湖水温稍高于其他湖泊,因
3、此只有在最冷月才会有一半湖面结冰。(4)香巴拉七湖附近地区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短期内湖泊补给水源增加,湖水溢出湖泊,会加大对湖岸的侵蚀力度,部分湖泊可能会消失;从长期来看,随着冰川消失,香巴拉七湖的补给水源减少,加之蒸发加剧,湖水损失量大,香巴拉七湖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串珠湖的诚意、湖水不结冰的原因、湖泊补给方式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湖泊的影响。(1)串珠湖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受冰川侵蚀作用,然后蓄水形成的。因为地表岩性的差异导致在冰川的侵蚀作用下,形成起伏不平的冰蚀谷,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遗留下来,形成堤坝,堤坝之间的洼地汇水,形成串珠湖。(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串珠湖的形成需要冰
4、蚀作用以及地表水汇聚。海洋性冰川温度接近0,冰川融化快,冰蚀作用强,有利于冰蚀地貌的发育;冰川融化快,有利于地表水的汇聚;海洋性冰川,受海洋影响,降水多,有利于湖泊的形成。(3)湖面结冰主要受湖水深度、湖水温度的影响。一湖和三湖湖水较深,不易结冰;一湖和三湖的主要补给方式可能为地下水补给,水温较高,不易结冰。所以导致一湖和三湖一年中只有在最冷月才会有一半湖面结冰。(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短时间内湖泊补给增多,湖泊面积增大。但是长时间之后,冰川大量减少,融化的量减少,补给湖泊的水源减少,蒸发增多,导致湖泊面积萎缩,甚至可能出现消亡。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
5、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海子(湖泊),而且无论冬夏水位不增不减,且冬季不结冰。经测定该区域湖泊水的矿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沙漠东南缘和南缘山区的大气降水具有同源性。调查资料也表明,南部湖泊水位高度普遍高于北部湖泊,也高于其南部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材料二: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地理位置示意图。(1)概括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文特征。(2)描述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循环过程。(3)比较巴丹吉林沙漠南、北部湖泊盐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4)有人提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源
6、来自祁连山区冰雪融水。请你说出不可能的理由。【答案】(1)水位(水量)稳定/季节变化小水温较高/无结冰期、矿化度高/盐度高。(2)南部山区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沿断层上升补给湖泊水,湖泊水主要通过蒸发排泄。(3)南部湖泊盐度低于北部湖泊。南部湖泊靠近山地,大气降水外给多于北部湖泊;南部湖泊水位高于北部湖泊,南部湖泊水补给北部湖泊水的同时会带人可溶些离子(盐分),加之,地下水补给北部湖泊水的路程更长,带人的盐分更多。(4)祁连山区冰雪融水首先补给河西走廊的地下水,而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却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部湖泊水位,不可能补给湖泊水。【解析】本题以巴丹吉林沙漠为背景,考查了陆地水体间相互关
7、系、水循环、盐度等相关知识。(1)概括水文特征首先要分析出其补给类型。从图中可看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祁连山的北侧,且有断裂带,可推测出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河流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渗入断裂带形成地下水,在北部沙漠中地势较低的断层处出露地表,形成泉水,汇集成湖;由材料“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达100多个,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五个,冬季不结冰”可推测,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冬季严寒,湖水不结冰,说明其补给主要来自水温较高的地下水;由材料“而且无论冬夏湖泊水位基本不增不减”可推测,湖泊水位冬夏变化小,符合地下水补给稳定的特点;由材料“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80毫米左右”可知,该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
8、流欠发育,大气降水和河流水补给很少。地下水补给的湖泊水水位(水量)稳定/季节变化小水温较高/无结冰期、矿化度高/盐度高。(2)水循环过程主要从水循环的环节: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描述,根据材料可知南部山区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沿断层上升补给湖泊水,湖泊水主要通过蒸发排泄。(3)比较湖泊盐度的高低主要是从降水量、蒸发量、有无河流注入、流出等因素分析,由图可知南部湖泊盐度低于北部湖泊。南部湖泊靠近山地,大气降水外给多于北部湖泊;南部湖泊水位高于北部湖泊,南部湖泊水补给北部湖泊水的同时会带人可溶些离子(盐分),加之,地下水补给北部湖泊水的路程更长,带人的盐分更多。(4)有题第一
9、问可知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源是地下水,从图中可知祁连山区冰雪融水首先补给河西走廊的地下水,而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却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部湖泊水位,不可能补给湖泊水。模拟优练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地区的第三大内陆湖,该湖最重要的补给源是伊犁河,伊犁河三角洲内存在大片的沼泽湿地。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在该流域大规模兴修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导致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发生变化,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为减少水在伊犁河三角洲的非生产性消耗,当地采用了机械化清淤、水力冲沙等措施,加深伊犁河三角洲所有汊河的河床,当年湖泊水位有所上升。下图示意巴尔喀什湖和伊犁河三角
10、洲。(1)与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相比,伊犁河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从自然角度分析伊犁河流域兴修水库、灌渠等水利设施易造成巴尔喀什湖水位、盐度变化的原因。(3)机械化清淤和水力冲沙等措施对伊犁河三角洲与巴尔喀什湖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请在三角洲与湖泊中选择其一,指出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并说明理由。【答案】(1)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夏季以高山冰雪融水、山地大气降水为主,冬季以山地降水为主;各补给水源集中于不同的季节,减小了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伊犁河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与山地降水)(2)气候角度: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上游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3水圈教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