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4 地貌 教师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4 地貌 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4 地貌 教师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貌大题优练4优选例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瓦屋山又名“蜀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左图),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体顶部由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72道瀑布从绝壁倾泻而下,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间仙台”(右图)。瓦屋山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6.1%。瓦屋山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瓦屋山滑雪场是一个天然的滑雪场,全年覆雪时间达190多天。(1)分析瓦屋山多瀑布的原因。(2)推断瓦屋山岩石及山体形成的地质过程。(3)阐述瓦屋山森林覆盖率对当地滑雪场的影响。【答案】(1)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岩壁陡峭,落差大;顶部平坦,径流分散。(2)
2、远古时期为海洋环境,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覆盖其上;地壳断裂抬升,形成断块山。(3)瓦屋山森林覆盖率高,有利于涵养水源,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雪量;有利于减缓融雪速度,延长积雪时间;可以美化环境,提高滑雪场的吸引力。【解析】本题以瓦屋山为载体,主要考查了瀑布、瓦屋山形成过程及森林的作用。(1)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瓦屋山又名蜀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可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可知,岩壁陡峭,落差大;“山顶面平坦如桌台,72道瀑布从绝壁倾泻而下”可知,山顶顶部平坦,径流多且分散。(2)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下面是
3、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可知,远古时期该地为温暖的海洋环境,经化学沉积形成石灰岩;“山体顶部由玄武岩组成”可知,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覆盖在石灰岩上;“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可知,经过地壳断裂抬升后,形成断块山,岩壁陡峭。(3)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瓦屋山森林覆盖率高,可以涵养水源,增大水汽蒸发,有利于降雪的形成;森林调节气温,减缓积雪融化的速度,延长积雪存在的时间;森林还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滑雪场对客源的吸引力。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由发源于天山山脉与喀喇昆仑山的河流汇流而成。塔里木河干流自西向东流入台特马内陆湖,河流流经天山南坡山前冲积
4、扇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床主要由松散的粉砂构成,河流南部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河流上游河道比较顺直,河床宽广,河漫滩广布,河道水面宽度在5001000m,中游(英巴扎恰拉)河道弯曲,河道水面在200500m,下游河道稳定。历史上塔里木河是著名的游荡性河流,由于河床的冲淤变化,造成塔里木河干流改道频繁,在南北两岸摆幅达80120km。为了综合治理塔里木河,造福流域地区,在河两岸采取井柱桩透水丁坝方案治理干流改道。下图示意塔里木河流域及阿拉尔河岸丁坝。下表示意塔里木河干流各站19561999年水文泥沙资料统计。河段站名多年平均径流量(108m3/s)多年平均输沙量(104t)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kg
5、/m3)上海阿拉尔46.322836.3新其满38.116935.6中游英巴扎29.411975.2下游恰拉7190.5(1)分析19561999年塔里木河干流水文泥沙变化对中上游河床产生的影响。(2)分析历史上塔里木河中游河道南北方向频繁摆动的原因。(3)指出丁坝建设对治理河流干流改道所起的作用。【答案】(1)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和输沙量不断降低,水流挟沙力不断降低,泥沙大量淤积,使干流中上游河床不断抬高。(2)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地区,河道弯曲,侧蚀强烈;河道北部位于天山南坡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势较高,迫使河流南移;河道南部受冲积物和风积沙的影响,地势也较高,又迫使河流北返,如此往返,造成塔里木河
6、频繁摆动。(3)降低丁坝下游河水流速,促使泥沙淤积,使河岸侧河床升高,起到保护河岸作用;丁坝使天然河道变窄,中心河道平均流速增加,水流挟沙能力增大,使河床降低,起到防止河床摆动的作用。【解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1)从表中看,19561999年,塔里木河干流中上游比下游多年平均径流量大,多年平均输沙量大,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大,可推测出中上游泥沙大量淤积,使中上游河床不断抬高。(2)由材料“中游河道弯曲”和“由于河床的冲淤变化,造成塔里木河干流改道频繁”可知,河道南北方向频繁摆动的原因为受地形和河道侧蚀作用的影响。从图中看,河道北部位于天山南坡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势较高,迫使河道南移。河道南部受冲
7、积物和风积沙的影响,地势也较高,又迫使河流北返,因此造成河道频繁摆动。(3)从图中看,丁坝伸入河道,使天然河道变窄,使中心河道平均流速增加,冲沙能力增强,减少泥沙淤积,防止河床摆动。丁坝伸入河道,可降低丁坝下游河水流速,促使泥沙淤积,使河岸河床抬高,起到保护河岸作用。模拟优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位于三个构造单元及多条深断裂的交汇部位,周围高山环绕。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新构造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后又出现了尕海、耳海等子湖。滩坝砂体是滩砂和坝砂的总称,是受波浪影响在滨岸地区沉积形成的砂体类型。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
8、滩坝保存与否的地质命运。青海湖存在多期高低排列的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下图示意青海湖滩砂与坝砂的分布。(1)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青海湖的演化过程。(2)简述青海湖滩砂和坝砂的空间分布特点。(3)推断青海湖多期成排滩坝的形成与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答案】(1)初期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断裂下陷形成洼地(湖盆),积水形成外流湖;后因东部隆起,外泄通道(倒淌河)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内流湖。(2)滩砂和坝砂多分布于湖泊东岸(东南岸、东北岸);滩砂呈线状,分布面积大,坝砂呈点状,分布面积小;滩砂多分布在湖泊凹岸或湖岸线平缓地带,坝砂多分布在湖泊凸岸。(3)湖泊周围山地持续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蒸发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4地貌教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