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地理(B卷)教师版.doc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地理(B卷)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地理(B卷)教师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地 理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
2、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矮砧密植”是用矮化砧木嫁接的果树,应用生物或栽培措施使果树生长比常规矮小,树冠紧凑的栽培模式。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左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矮砧密植”标准化果园景观图,“果树攀着支架长、水肥顺着管道滴灌、防雹网树顶张、火虫灯光诱”等新技术的应用是该果园的最大特点。下图为两种不同栽培技术下的果树树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与传统果树种植相比较,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优点不包括A果树矮枝多,容成花 B产量高,苹果品质一致性高C便于机械化作业 D苹果树抗旱抗倒性强2推测黄土高原最适宜
3、发展“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技术的黄土地貌类型是A黄土墚 B黄土峁 C黄土塬 D沟谷【答案】1D2C【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使用矮砧密植,可促使苹果树提早开花和结果,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果实提早成熟,增加果实品质,延长盛果期,提高经济效益;苹果矮化砧密植在同样栽培管理条件下,因其树冠小,光照充足,所以糖分更高,苹果品质一致性高;A、B正确。矮化粘木种植可以控制树体的生长,使树体矮小,实现机械化作业,便于管理,C正确。苹果树攀着支架长,抗倒性差,D错误。依题意,故选D。2由所学知识可知,黄土梁是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梁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不适宜“矮砧密
4、植”苹果种植技术,A错误。黄土峁是黄土地区一种孤立的丘陵,在平面图上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顶部浑圆;面积不大,坡度约3°10°,四周坡均为凸斜形坡,坡度变化于10°35°,整个峁的外形极似馒头状,不适宜“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技术,B错误。在黄土塬上,地形相对平坦开阔,遮挡物较少,光照充足,同时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糖分积累,黄土塬是黄土堆积的高点,黄土土层深厚,所以适宜发展“矮砧密植”苹果种植的黄土地貌类型为黄土塬,C正确。沟谷是一种狭窄的凹地,由流水冲击侵蚀而形成,不适宜“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技术,D错误。故选C。顶凌播种是指在冻土完全融化前(土壤表层解冻57厘米
5、而下层土壤仍结冻),采用机耕后即播种农作物种子。顶凌播种可使农作物适时早播,提高产量。下图示意我国某顶凌播种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据材料推测,该地区顶凌播种的主要时间是A121月 B23月C45月 D1112月4顶凌播种有利于提高该地农作物产量是因为其利于农作物提早上市 利于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利于抑制病虫害及杂草生长 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A B C D5推测该地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三江平原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3B4C5D【解析】3本题考查材料概念解读及气温曲线读图能力。据材料分析,顶凌播种指土壤表层解冻5-7厘米而下层土壤仍结冻。说明气温回升高于0度,表层土壤冻土融化
6、,但气温不宜过高,保证下层仍有冻土存在,故结合图,11月-1月日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A、D错误。而4-5月份平均气温过高,下层冻土已融化,C错误。故选B。4本题考查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作物产量主要受热量、光照、水分、病虫害、育种等方面影响,正确。与农作物产量无关,农作物成熟时间与农作物是否提前上市有关,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量无关,C正确。故选C。5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据图可知,该地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集中在夏季,可判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可确定为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D正确。故选D。300多年前,佛山酱油已蜚声岭南。古法酱油以手工制作为主,工序繁琐:
7、大豆检验与筛选一一浸泡清水漂洗晾干蒸煮自然冷却至40°C,接种酱油曲精装入瓷缸日晒夜露、发酵半年以上。古法所产酱油量小,存时长,口味独特。在调味品进入工业化生产的今天,古法酱园虽不似以前繁盛,但却依然稳定在一定的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据材料分析佛山古法酱油日晒夜露的最佳时间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7早期佛山发展酱油生产的区位优势不包括A气温高,光照充足B靠近原料地C水运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8佛山古法酱油目前仍能够保持-定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便利C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需要D风味独特,品质好【答案】6C7B8D【解析】67-9月份,佛山白天太阳
8、辐射强,天气炎热,酱缸中的微生物迅速发酵;到了晚上,白天的热气渐渐散去,酱味开始浓缩;此时是古法酱油日晒夜露的最佳时间。故选C。7佛山纬度低,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酱油酿造,A正确;佛山本地不产大豆,不具备靠近原料产地的优势,B错误;佛山位于珠江下游,水运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C正确;古法酱油以手工制作为主,工序繁琐,劳动力需求量大,佛山劳动力丰富,有利于酱油生产,D正确。综上分析,B项符合题意,故选B。8结合材料分析,古法酱油存时长,口味独特,品质好,尤其是地道粤菜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有比较稳定的市场需求,因此仍然能够稳定保持一定规模,D正确;古法所产酱油量小,不受原料供应的影响,A错
9、误;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因此交通运输不是主导因素,B错误;如果仅是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不需要稳定在一定的规模,C错误。故选D。矮曲林是分布于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受山顶效应影响,树木变形弯曲或矮化, 甚至匍匐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而形成的山顶矮林。我国的矮曲林主要包括山顶苔藓矮曲林,寒温性偃松矮曲林和岳桦矮曲林。山顶苔藓矮曲林是由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以南的山地。根据当地气温和降水条件,估算的森林植物分布海拔高度为气候林线。下图示意中国东南部部分山地的气候林线及矮曲林分布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影
10、响矮曲林树木变形弯曲或矮化的山顶效应是强风 低温 降水少 土壤贫瘠A B C D10图示山地矮曲林分布高度往往比气候林线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山顶A降水少 B气温低 C多强风 D海拔低11限制山顶苔藓矮曲林向北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答案】9B10D11B【解析】9由材料可知,矮曲林是分布于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风力强,树木在强风作用下弯曲变形,山项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长期的强风侵蚀,土壤贫瘠,树木匍匐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正确,故选B。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候林线只考虑水热条件,山地实际林线远低于气候林线,一方面是山地实际高度较低;另一方
11、面实际树木生长于土壤状况关系密切。图中各山地海拔高度均低于林线高度,所以山地矮曲林分布高度往往比气候林线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山顶海拔低。D对,ABC错。故选D。 11由材料可知“山顶苔藓矮曲林是由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由于是热带或亚热带的树种演化,适应的环境相对热量要充足,往北气温低,热量不足,限制了苔藓矮曲林向北发展。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 名山区(
12、图1)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有"世界最美茶乡"的美誉,区内茶园面积超过2万公顷,年产茶约5万吨,茶叶加工实现年产值20多亿元,75%的农民从事茶叶生产,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茶业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蒙顶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无霜期298天;年均降水约1500mm,年雨日225天。名山区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西汉)的地方。2020年7月,蒙山茶地理标志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材料二 茶树喜暖怕寒,日均温10以上萌芽,2025最适生长;喜湿怕涝,年降水需1000毫米以上,以土壤深厚、疏松,通气、排水性好的坡地为
13、宜;喜光怕晒,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漫射光强利于其发育;喜酸怕碱,土壤PH值4.56.5为宜。茶叶经济价值高,尤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材料三 蒙顶山茶园景观图(图2)(1)分析“明前茶,贵如金”的自然原因。(4分)(2)蒙顶山优质茶园多采用喷灌方式,试述茶园喷灌与自流灌溉的比较优势。(6分)(3)图中示意蒙顶山区茶垄有横坡耕作和顺坡耕作两种方式请指出这两种耕作方式布局的差异并解释其合理性。(6分)(4)简析名山区以茶为中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8分)【答案】(1)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叶出芽少,生长较慢,产量低;(2分)受虫害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地理(B卷)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