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气象勘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气象勘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气象勘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气象勘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1.1 勘测内容深度与技术要求1.1.1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气象的任务是从气象条件角度对线路路径可行性提出意见,估算沿线各段的设计气象条件,为路径方案选择和技术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气象资料。1.1.2 本阶段应对全线的气象条件进行普查和收资,对线路重要区段及气象条件复杂路径段应进行重点查勘,以满足路径方案选择的需要。1.1.3 勘测手段主要以现场查勘及资料搜集为主,对重要区段或气象条件复杂路径段应进行现场气象调查,并应安排建立气象专用站进行观测。1.1.4 收集沿线气象台站资料,进行沿线重点地段的大风、导线覆冰调查,估
2、算沿线气象条件对线路的影响,为线路设计提供依据。1.1.5 收集沿线已建电力线、通讯线的设计冰厚、设计风速及运行情况,以及气象站的覆冰、气温、气压、风速、降雨、天气日数、湿度、地湿等资料;初步计算离地10m高,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初步计算设计冰厚,初估各级风区及冰区长度。1.2 勘测成果1.2.1 按勘测任务书要求提供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气象勘测报告,内容应包括:a) 初步确定沿线气象站离地10m高,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和线路各段的设计风速、设计冰厚;对全线风区、冰区长度作出初步划分;沿程气象参数;b) 提出下阶段着
3、重需分析确定的气象条件及对线路路径优化的合理化建议。2 初步设计阶段勘测2.1 勘测内容深度与技术要求2.1.1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气象的任务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路径方案进行补充收资和气象勘察。2.1.2 本阶段应沿线路路径进行全线气象查勘。确定影响线路路径方案的重要区段及气象条件复杂、勘测难度大的复杂路径段。2.1.3 对线路重要区段及气象条件复杂路径段应进行重点查勘,以满足路径方案优化比选的需要。2.1.4 勘测手段主要以现场查勘及资料搜集为主,对重要区段或气象条件复杂路径段进行现场气象调查。2.1.5 沿线进行大风、导线覆冰的收资和调查工作,对山口、风口、迎风坡等特殊微地形、微气象
4、区进行重点冰风调查和踏勘,计算设计风速和设计冰厚;补充收集沿线气象站的大风同时气温、覆冰同时气温,历年最大风速资料等,按设计要求提供本阶段气象设计参数。2.1.6 资料搜集应作好记录,记录应注明搜集时间、提资单位、资料出处、统计年限、整编方法、资料精度,并应对资料进行代表性、可靠性、一致性分析以及适用性评价。2.1.7 本阶段应就影响送电线路的大风、导线覆冰等主要气象条件进行补充收资调查,作出定量判断,分析计算基本风压,分析计算离地10m高,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析计算设计冰厚,经与地形、海拔、气候、植被、已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等综合分析后,确定各级风区
5、、冰区长度划分。2.1.8 对于山区重冰线路,应进行覆冰专题论证;对于特殊大风区,应进行大风专题论证。2.2 勘测成果2.2.1 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初步设计阶段气象勘测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a) 沿线各气象站的基本风压和离地10m高,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沿线设计冰厚;对全线作出风区、冰区长度的划分;沿程气象参数;b) 本阶段应提出气象专业对线路比选的意见,及设计中应重视的气象要素,就下阶段气象工作提出建议。2.2.2 必要时提供气象专题论证报告。31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31.1 勘测内容深度与技术要求31.1.1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气象的任务是在初步设
6、计阶段气象勘测成果的基础上,将气象条件分区具体落实到塔位。通过进一步的气象查勘、资料收集、分析计算,提供立塔设计所需的各项气象基础资料。31.1.2 本阶段应复查初步设计阶段提出的设计风速和设计冰厚,并将风区、冰区划分落实到塔位上。31.1.3 沿线逐段复查大风、导线覆冰发生情况与风害冰害事故。31.2 勘测成果31.2.1 按设计要求提供施工图阶段的气象勘测报告,提供冰区、风区划分的塔位明细表,绘制导线覆冰高程分布图。32 气象调查32.1 一般规定32.1.1 特高压送电线路工程气象勘测的气象调查主要包括大风调查、覆冰调查、塔位主导风向调查等。32.1.2 调查资料应在现场整理,及时编写小
7、结说明,进行合理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复查。重要路径段或气象条件复杂路径段现场查勘应由至少2名气象技术人员共同进行。32.2 大风调查32.2.1 应先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点,以及收资调查单位和内容。调查资料应全面、真实、清楚、可靠。32.2.2 一般应在工程地(点)附近3km5km范围内进行。大风调查,对于特殊地区(如峡谷、海岸等)可适当扩大调查范围。对送电线路工程应进行沿线调查,宜5km10km布设一个调查点,对山口、谷口、山顶等特殊地形点应进行微地形、微气候调查,了解风速的增大影响。对区域性大风灾和电力工程风灾事故,可组织专门调查,调查范围和调查点根据实际情况决定。32.2.3
8、 大风调查对象应是电力、邮电通讯线路设计、运行维护和事故抢修人员;长期从事气象、勘测、巡线和供电安全检查人员;林区生产管理人员;民政救灾人员和当地居民。32.2.4 大风调查内容应包括:a) 大风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风向、风力、同时天气现象(雷雨、冰雹、寒潮、热带风暴)、主要路径、影响范围、重现期(一般用经验频率估算);b) 大风对电力、邮电通信线路、房舍、树木、农作物和其它建筑物的损毁情况;c) 风灾事故现场的地形、高程、气候、植被情况。32.2.5 调查应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a) 县志等史料中记载的历史风灾情况和气象站、档案馆等有关单位保存的风灾灾情报告;b) 工程地(点)附近已建电力、邮
9、电通信工程和有关建筑物的设计风速、运行维护情况,以及发生风灾的灾情报告和事故修复标准;c) 区域建筑、气象部门对风速风压的研究成果、报告和地区风压图。32.2.6 调查资料应在现场整理、评审和编写调查报告。32.3 覆冰调查32.3.1 覆冰调查范围为工程地(点)附近地区。调查点应选紧靠工程地(点)或与工程地(点)地形相似的村镇居民点、工厂、矿山、高山建筑物管理处。重冰区线路宜12km,轻冰区线路宜35km布设一个调查点,调查点应标在有线路路径的地形图上。32.3.2 覆冰调查对象应是电力、邮电通信、交通等部门的运行、管理、维护人员及当地知情人,特别是高山电视台、微波站、气象站和道班的冬季值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压 架空 输电 线路 工程 气象 勘测 专业技术 工作 基本 内容 要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