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1129111115.doc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11291111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1129111115.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推行中外朝制度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解析:根据题目中“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可知探讨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地方政治制度问题,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机构,刺史是西汉时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故A项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形成的中央机构形式,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设立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行政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世袭制和察举制是古代
2、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济南市高三模拟)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解析:三公九卿是指政府的大臣,彼此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用一些近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项正确;三
3、省六部制是相权分割为三以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D项错误。答案:B3据晋书记载: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材料反映出当时()A品行端正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容易出任高官B监察官员有一定的独立性来源:学科网C选拔人才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D注重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解析:中正评定推荐的人才不一定能够出任高官,故A项错误;中正是人才选拔官员而非监督官员,故B项错误;材料“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可知九品中正制度在选拔官员时注重对后备人才的考评,故C项正确;提高官员文化
4、素质材料并未提及,故D项错误。答案:C4学者钱穆在其书中写道:“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A皇帝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B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各层级政府C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D唐朝的皇帝专制,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解析:唐朝仍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故“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至上为中心,不具备民主
5、意识,故B项错误;中国皇权专制建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从“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可知唐朝皇帝行使权力相对开明,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南昌市高三模拟)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论述“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解析:根据材料“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说明作者不认可科举考试的内容,因而作者不认为科举
6、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意在强调科举制用考试方法选官的进步性,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也非作者观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作者重在强调科举制用考试方法按考试成绩选官而非之前按门第选官,说明科举制有利于打破之前士族地主的特权垄断,故C项正确;D项内容并非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答案:C6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A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B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C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D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解析:科举完
7、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并不专指宋代,且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北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是重文轻武不是文武并重,故B项错误;材料中出现科举中状元与边关大将的对比,强调高中状元的荣耀,故C项正确;武将专权与材料强调科举高中状元的无限荣光的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7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解析:根据题目中汉唐宰相“坐”到宋朝大臣“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从汉唐宰
8、相多出自“世家大族”到宋朝大臣多出自“科举”,体现了官僚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宋朝时选官依然存在“恩荫制”,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指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唐宋时期选官制度均是科举制度,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B8元代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其主要管理权如军权则由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上层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由此可见行省()A执掌地方大权,形成割据之势B权在蒙古贵族,导致蒙汉分裂C代表了朝廷意志行事,有利于中央集权D体现了蒙汉各族的联合,以达长治久安解析:根据题意,元代行省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9、其长官权力很大且由蒙古人担任,尽管汉人德望很高,但中央不任用。行省制的设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蒙汉分裂的史实,故B项错误;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维护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行省制,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不能体现蒙汉各族的联合,故D项错误。答案:C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0、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解析:朱元璋认为“先立纲纪”,即用律法来规范,故A项正确;法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秦朝时期,明朝的统治思想是理学,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有关君主专制的内容,严查官员擅权贪污是法律条文所规定的内容,并非材料所要传达的主旨,故C、D两项错误。来源:Z_xx_k.Com答案:A10(2017·湖南省四校高三联考)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解析:北宋通过把兵权收归中央,政治上文官任知州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大部分由中央掌控等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
11、,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裁撤中书省”“废行中书省”以及结合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改行省制为三司制等相关史实可知是明朝对元朝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与清朝国家机构设置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11(2017·永州市高三模拟)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解析: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2022 高考 历史 考前 冲刺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_1129111115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172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