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27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_1129111045.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27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_11291110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27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_1129111045.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解析:根据材料“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古希腊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是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可知,并非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订立契约”能看出一定的法制基础,但材料不能体现出反对人治,故C
2、项错误;材料前半部分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而“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又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故D项正确。答案:D2(2017·常州市高三模拟)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来源:Z#xx#k.Com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解析: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
3、据材料“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C项错误;智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D项错误。答案:B3(2017·安康市高三调研)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A知识即美德B拯救人类心灵C认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解析:知识即美德强调人的内心是有善性存在的,但是要
4、通过学习知识才能体现,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心灵的信息,故B项错误;“反求于己,研究自我”表明了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故D项错误。答案:C4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他还论证说:“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法律解析:材料信息“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可知苏格拉底
5、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迷信色彩,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正义,而不是神的作用,故C、D两项错误。答案:A5(2017·宜昌市高三调研)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但是,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尽相同。法律的正义是“诉讼正义”,是指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获得的后果或判决。这表明柏拉图认为()A法律与道德两者相辅相成B法律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C只有法律能保障社会公道D法律正义服务于道德正义解析: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尽相同,法律服务于道德,并非相辅相成,故A项错误;法律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
6、,但没有反映出与道德正义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道德正义也是社会公道的保障,故C项错误;法律正义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服务于道德正义,故D项正确。答案:D6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A理性高于感觉B关注人的世界C认识源于感觉D美德即是知识解析:洞穴之喻是设想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而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才知道自己在洞穴里面看到的是不真实的
7、。洞穴中的世界对应感觉世界,是虚幻的;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对应理性世界,是真实的。由此说明理性高于感觉,故A项正确。答案:A7从11世纪起,欧洲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世俗学校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有利于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B推动文艺复兴和开辟新航路C成为神学和宗教改革的发祥地D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解析:世俗学校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有利于打破天主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世俗学校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的发祥地是德意志教会内部
8、,而非中世纪欧洲的世俗学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世俗学校与自然科学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8下面是两幅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女神画像。这种变化()A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B肯定了人的现实价值来源:学科网C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D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解析:第一幅画人物及其相似,表情呆滞,是中世纪的作品;第二幅画人物形态各异,表情生动,充满活力,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强调人的作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B项正确;标志着理性时代到来的是启蒙运动,故C项错误;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是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答案:B来源:学科网
9、9意大利学者米兰多拉写道:“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上帝的绝对权威B仍然坚持上帝造人的学说C相信理性使人性升华D崇尚理性主义及独立判断解析:崇尚理性及独立判断是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内容,材料内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言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0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2022 高考 历史 考前 冲刺 27 西方 人文主义 思想 起源 文艺复兴 运动 _112911104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201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