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课时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课时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课时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显示了中国政治、社会的黑暗腐败。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A贪官横行 B割地赔款C徭役繁多 D军阀混战【答案】D【解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统治黑暗,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项正确;A、C两项是黑暗、腐败的表现,错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实行以华治华,且材料未体现割地赔款,B项错误。2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2、中国劳工作战英勇B法国缺乏作战兵力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D中国劳工对协约国贡献大【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法国福煦将军对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甚至称他们是“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中国劳工对协约国的贡献非常大,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中国劳工主要做后勤服务,很少直接参与战争,排除A项;一战中,大量的中国劳工被派往欧洲,主要是因为法国人大量参战,劳动力缺乏,而不是法国缺少兵力,排除B项;题干中法国将军福煦对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劳工对协约国的贡献大,“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反映的仅是问题的表象,排除C项。320世纪初,在华英国观察家辛博森指
3、出,中国问题的关键不是政局派别林立,而是外国的手伸得太长,在这些派别中挑挑拣拣,却又漫不经心;当古老中国终于表达出希望在国际社会中自立自主的合理愿望时,外国的手却又缩了回去,不愿给予实质的帮助和支持。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军阀割据给列强以可乘之机B外交政策缺乏灵活应变C现代化面临严峻的内外环境D社会发展呈现两难选择【答案】C【解析】辛博森认为,20世纪初的中国国内政局派别林立,外部又有列强插手其中攫取特权和利益,而且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不愿给予中国真正的帮助和支持,说明当时的中国同时面临国内国外两种困境,故选C;A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中国面临的困难是内忧外患,不是外交政策不够灵活,排除B;
4、是中国面临内外两种困境,而不是面临两种选择,排除D。4下表是19161925年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增长的情况。通过图表可知,与军费增长相关的背景是()年份岁出总数(百万元)军费支出(百万)军费占岁出总数的比重(%)军费增长指数(1916年100)191647151594338100191949582172438136192563442977469187A农民起义不断 B参与国际战争C国内匪患严重 D军阀混战不休【答案】D【解析】通过表格内容可知,在19161925年,北洋军阀的军费预算开支在整个财政开支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各派军阀之间割据混战,军费开支较大,故
5、选D项;在19161925年,没有出现农民起义现象,排除A项;参与国际战争是军费开支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因素,因为北洋政府并未真正派兵参战,中国主要派遣的是劳工,排除B项;军费预算开支的增长与国内匪患严重没有很大关系,排除C项。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 824 000270 7171920年1 759500 620 000557 622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
6、想传播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表现为促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故选D项。6据下表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3年1918年上海从外国进口金属情况表年份数量(公吨)总费用(银两)每吨价格(银两)1913125 3039 575 88676421914121 0879 279 6597664191582 8188 601 68410386191694 37214 011 26914847191780 27612 566 9771565
7、5191892 51919 130 95120678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中国重工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C列强逐年递减对中国金属出口D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由表格数据看出,1913年1918年间,上海从外国进口金属总费用和价格不断上涨,而总量反而减少了,说明重工业发展很艰难,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上海从外国进口金属的情况,表格信息无法体现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排除A;上海从外国进口金属数量减少,不能说明列强逐年递减对中国金属出口,排除C;材料反映我国进口金属成本增加,不利于重工业发展,无法体现“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成效显著”,排除D。7梁启超对谭嗣同的精神阐释着重于
8、两方面:早期的谭嗣同传着力阐发其舍生取义、拯救众生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及烈士形象;1920年的清代学术概论则主要弘扬谭氏“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排斥尊古观念的“思想彗星”形象。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洗礼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梁启超对谭嗣同的精神阐释在不同时期分别侧重于其献身精神及反抗封建的精神,结合材料关键信息“1920年”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主要和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有关,B正确;马克思主义主要强调的是暴力革命,A排除;一战于1918年11月就已经结束,C排除;D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
9、。81919年7月,蔡元培感叹道:“男子游学外国,以得偶于彼国略受中等以下教育之女子为荣,而耻其故妇之未入学校,则弃之。呜呼!此诚过渡时代之怪状也。”胡适也在1918年的一次演讲中说:“近来的留学生,吸了一点文明空气,回国后第一件事便是离婚。”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离婚成风导致社会秩序混乱B学界领袖宣扬婚姻自主观念C知书达理成为择偶首要标准D知识青年慕洋向新渐成风气【答案】D【解析】随着留学风潮日盛,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由、平等等观念,希望摆脱原来的包办婚姻,导致离婚率上升,体现了社会的转型和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离婚率的上升不能体现社会秩序混乱,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蔡元培和
10、胡适对材料中的离婚现象颇有微词,认为其有一定问题,并非主张婚姻自主,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希望自己的配偶有一定的受教育基础,但由材料无法得出是首要标准,故C项错误。9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先后成立读音统一会、国语统一筹备会和国语研究会等官方组织。1918年5月,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令颁布;1920年4月发布废止国民学校各科文言教科书通告,每个训令之下均有相应的实施方案。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语言改革反映了()A国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B共和政体得到切实维护C文学革命取得一定进展 D国民政府强调思想统一【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北洋军阀政府时期语言改革得到政府支持,语言改革是文学革命的一部分,故可以
11、得知文学革命取得了一定进展,故选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国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结论,故排除A项;语言改革与共和政体无直接关联,故排除B项;国民政府强调思想统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10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表示,他虽赞同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但并不认可“杨朱和尼采的主张”,因为实行他们的极端利己主义,“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就无法存在,主张把利己与大多数人的幸福统一起来。陈独秀这一主张()A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具有了全盘西化的倾向C突出民主观念与伦理思想的结合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主张把利己与大多数人的幸福统一起来”等信息可知,陈独秀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12、一,故选A项;B、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111919年4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实验主义长文,对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作了阐发,宣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方法论在当时()A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便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C导致学生运动陷入了低潮D代表着主流的社会思维方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知,胡适提倡改良主义,反对激进革命,他的主张针对马克思主义,且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A;胡适主张改良主义,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故排除B;胡适的主张与学生运动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D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2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13、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 B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C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双重作用 D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答案】C【解析】据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后迅速衰落,这主要受传统儒学经世致用思想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双重影响,故选C项;青年人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
14、解放只能解释“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无法说明其衰落,排除A项;“个人主义”迅速被边缘化可能存在民主、科学思想的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个人主义”与民主、科学三足鼎立,无法说明其融合的趋势,排除D项。13在五四新文化诸健将攻击旧传统的激烈文字中,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沉痛也是最深刻者。它以文学的形式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孔教的“吃人”本质,影响至深至远。自此以后,“吃人的礼教”一语传遍海内。鲁迅的做法()A揭示了儒学的真实本质B推翻了儒教的统治地位C是特定条件下的必要选择D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反对旧道德,
15、鲁迅把儒学当成“吃人的礼教”进行批判,是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需要,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有一定的必要性,故C正确;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其积极的一面,故排除A;B项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胡适与陈独秀发表的相关文章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而不是鲁迅,排除D。14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他的主张()A促进青年觉醒,瓦解了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B找到一条合适国情的救亡之路C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性D实质是无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
16、独秀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是水火不容的,若要革新就必须要采取西学,这说明陈独秀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性,C正确;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但是并未瓦解传统文化的根基,A排除;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是一条正确的救亡之路,B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D排除。15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伦理的觉悟是最后的觉悟。1919年,他认为“最后的觉悟”主要是爱国心、政治不良、社会组织不良的觉悟,强调改良社会组织,注重社会问题。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五四运动导致知识分子阵营决裂 B政治形势推动思想潮流嬗变C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成为主流 D新文化运动事实上已经失败【答
17、案】B【解析】由材料“认为最后的觉悟主要是爱国心、政治不良、社会组织不良的觉悟,强调改良社会组织,注重社会问题”可知,他的这种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是相关的,或者说政治形势的变化对其观点的变化影响很大,故选B项;“1919年,他认为最后的觉悟主要是爱国心、政治不良、社会组织不良的觉悟”这里只代表他本人的思想转变,不能看出知识分子阵营决裂,排除A项;“1919年,他认为最后的觉悟主要是爱国心、政治不良、社会组织不良的觉悟”只能代表陈独秀自己的思想转变,不能代表社会潮流,同时也不能说明这些变化一定是指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伦理的觉悟是最后的觉悟。1919年,他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课时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210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