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解密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版).doc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解密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解密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密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角度难度2020年山东卷未考查分析解读该考点是考查热点,2020年山东高考未涉及,但复习中需要关注。2021年新高考有可能以文献记载、考古遗存、历史研究等创新情境,考查分封制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宗法制的核心、影响;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多位于选择题第一道题的位置。备考复习时要加强对文言文史料的解读能力的训练及史学素养能力的提升。 核心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知识解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
2、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溯源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
3、“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遗存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一、血缘宗亲影响下的中国早期政治体制1中国古代“家天下”观点的由来(1)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天下为家”可以追溯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使
4、“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3)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主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家国同构,视国为家,“家天下”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2)评价:由于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
5、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3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1)积极影响: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2)负面
6、影响: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从文化上讲导致了中华民族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
7、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考法解密】1、 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此类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的能力,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限定词语是“内容”“标志”“性质”“特点”“准确理解”等。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规律性认识或结论来判断某个选项是否符合题意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
8、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
9、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3(2018年4月浙江选考,1,2分)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解密0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214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