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3讲 高考探究与规律认知总结课_1129111107.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3讲 高考探究与规律认知总结课_11291111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3讲 高考探究与规律认知总结课_1129111107.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项测评(选修4)1材料一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来源:Zxxk.Com材料二不拘资历,不问门第,锐意选拔人才;任何人可以推荐人,自己也可以推荐自己;经过考试,有才者立即录用,不合格者立即罢免。摘编自郭沫若我怎样写武则天材料三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的增长。可见武则天执政时期唐朝国势仍在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她是把唐朝
2、国势推向极盛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武则天一生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错误。晚年时期,她逐渐走向奢侈腐化,大修宫殿、佛寺,在镇压反对势力的过程中,信用一些贪赃枉法的酷吏,大肆罗织株连,滥杀了一些无辜臣民。尽管如此,同她主要的治绩相比,还是功大于过的。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骆宾王、郭沫若对武则天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对武则天的看法。(6分)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伪”“非和顺”“寒微。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得出骆宾王抨击武则
3、天;根据材料二“不拘资历,不问门第,锐意选拔人才;任何人可以推荐人,自己也可以推荐自己;经过考试,有才者立即录用,不合格者立即罢免”得出郭沫若赞赏武则天。 第二小问,骆宾王以维护李唐为出发点,对武氏进行道德的批判,为徐敬业讨武作舆论准备;郭沫若更多是从用人角度给予肯定。(2)概括表明材料三的观点,认为武则天功大于过。体现了唯物史观,采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客观的评价。答案:(1)态度:骆宾王抨击;郭沫若赞赏。原因:骆宾王从道德的角度抨击武则天,为徐敬业讨武作舆论准备。郭沫若从用人的角度评价武则天,肯定武则天的政绩,纠正男尊女卑思想影响下对武则天的故意贬低。(2)看法:材料三认为武则天功大于
4、过。体现了唯物史观,采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坚持对人民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这一标准。2(2017·淮南市高三模拟)材料一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技思想家之一。宋史卷331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嘉祐八年(1063),沈括登进士第。熙宁二年(1069)二月,沈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熙宁六年(1073)奉诏提举司天监,从此开始了他投身于振兴宋代科技事业的人生历程。晚年退隐润州梦溪因而著梦溪笔谈一书。吕变庭北宋科技思想研究纲要材
5、料二为了确定极星的位置,他(沈括)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才得到极星离开北极三度有余的结论;为了验证“虹能入溪涧饮水”的问题,曾“与同职扣涧观之”,并进而发现“自西望东则见,立润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此外如关于凹、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关于指南针装置方式的认识,关于月亮盈亏现象的认识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并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结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例如,在记述磁针有指南、也有指北的现象后,说“理应有异,来深考耳”。 来源:Zxxk.Com白寿彝中国通史来源:Zxxk.Com(1)根据材料一,概括
6、沈括的人生历程。(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沈括的科学精神。(9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嘉祐八年(1063),沈括登进士第”,得出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根据材料二“熙宁二年(1069)二月,沈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得出支持王安石变法,担当要职;根据材料一“熙宁六年(1073)奉诏提举司天监,从此开始了他投身于振兴宋代科技事业的人生历程”,得出投身科技事业;根据材料一“晚年退隐润州梦溪因而著梦溪笔谈一书”,得出编著梦溪笔谈。来源:学_科_网(2)根据材料二“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得出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和科学实验,力图从中发现科学事实和
7、客观规律;根据材料二“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并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结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得出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答案:(1)历程: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支持王安石变法,担当要职;投身科技事业,编著梦溪笔谈。(2)精神: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和科学实验,力图从中发现科学事实和客观规律;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3材料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年),曾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总统军事顾问。他在1890年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首次提出“海权”的概念,
8、并发展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他认为海权是一个整体:“生产是交换产品所必须的;海运是用来进行不断交换的;殖民地是促进和扩大海运活动,并通过不断增加安全据点来保护海运。”“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不仅能够决定海上和陆上战争的胜负,而且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这一观点促使美国在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建造大量战舰,并将这些战舰派往世界各地,接下来便开凿和控制了巴拿马运河,使美国跻身海军大国行列。英国政府提出海军扩充计划,马汉的理论成为最强力的理由。德皇威廉二世也说自己爱啃马汉上校的书,德国每艘舰艇上都有这本书摘编自熊显华编译大国海权等(1)根据材料并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第3讲高考探究与规律认知总结课_112911110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232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