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第0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解析版)(精练).docx





《《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第0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解析版)(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第0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解析版)(精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政治讲练测 (精练)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基础篇】一、单项选择题。1(2021·安徽)2021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负责人明确表示,新冠疫苗上市后,将通过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共同承担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的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对医务人员等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性工作补贴。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对个人的补助说明我国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承担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的费用是转移支付行为再分配具有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对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性工作补贴属于初次分配ABCD【答案】C【解析】:将通过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共同承担新冠病毒疫苗
2、及接种的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对医务人员等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性工作补贴,说明再分配具有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承担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的费用是转移支付行为,正确。:材料说明的是财政支出的再分配行为。第三次分配主要是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对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性工作补贴属于再分配,不是第三次分配,也不是初次分配,错误。故本题选C。2(2021·云南)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只能是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专利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
3、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BCD【答案】D【解析】:公有制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故不选。: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故不选。:工程师提供新技术专利获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故入选。: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属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故入选。故本题选D。3(2021·浙江温州市)农民小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小王,得到一笔转让费;而小王利用承包的土地种植有机果蔬,销售火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王种植果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小王种植果蔬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小郑转
4、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小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ABCD【答案】B【解析】:小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小王利用承包的土地种植有机果蔬,种植果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正确。:小王种植果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不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排除。:小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排除。故本题选B。4(2021·黑龙江大庆市)“十三五”时期,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健全覆 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
5、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实现公共服务全面均等化缩小个人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权利,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ABCD【答案】C【解析】:应该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故不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人们生活得以保障,从而能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故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有利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故正确。: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社会保障是通过再分配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
6、关系,故不选。故本题选C。5(2021·河北)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今后,我国将继续坚持对相对贫困的帮扶措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为此,就必须(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ABCD【答案】C【解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共同富
7、裕,而提高要素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排除。:继续坚持对相对贫困的帮扶措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这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地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2021·山东枣庄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保障"一词出现134次
8、,成为民众热议的"高频词"。为此,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 )积极发挥财政作用,加大财政投入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初次分配的物质基础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在发展中的幸福感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平均化ABCD【答案】A【解析】: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发挥财政促进公平、改善民生的作用,坚持共享发展,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符合题意。: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调节机制,不符合题意。: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错误。故本题选A。7(2021·浙江)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9、某村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拍卖,将交易所得入股某旅游公司,学科网村民每年获得分红。这表明( )改变土地所有权能激发土地要素活力 实行股份合作制能壮大集体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须全面深化改革 按生产要素分配能促使农民增收ABCD【答案】D【解析】: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仍然归集体所有,错误。:材料主旨未涉及实行股份合作制能壮大集体经济,排除。: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表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须全面深化改革,正确。:某村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拍卖,将交易所得入股某旅游公司,村民每年获得分红。这表明按生产要素分配能促使农民增收,正确。故本题选D。8(2021
10、183;江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中指出: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体现政府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进一步理顺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ABCD【答案】C【解析】:社会救助制度属于再分配环节,不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错误。:社会救助制度不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分配关系的理顺,不符合题意。: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
11、定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9(2021·北京人大附中)“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以下传导过程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提高劳动报酬比重促进共同富裕B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C实行股权激励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增加科技人员收入D加大医疗事业投入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答案】B【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不涉及地区产业
12、状况,而且,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不一定能提高劳动报酬比重,A排除。B: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这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B正确切题。C:材料反映的是再分配,而实行股权激励、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均属于初次分配,C排除。D:“加大医疗事业投入”属于财政支出,与“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没有必然联系,D排除。故本题选B。10(2021·山东泰安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
13、员收益分享比例。实施上述举措意在( )激发科技要素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创业创新,促进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完善再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ABCD【答案】A【解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激发科技要素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符合题意。: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有利于推动创新,但不能
14、促进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排除。: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是通过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排除。故本题选A。11(2021·安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为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国务院发文要求组织、引导、便利城乡社区组织、机构和各类社会力量进社区、进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挂号取药、精神慰藉等服务,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这一社会保障形式属于(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C社会优抚D社会福利【答案】D【解析】A:社会救助是指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A不符合题意。B:社
15、会保险是指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B不符合题意。C: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C不符合题意。D: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2021·哈尔滨市第一中学)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近
16、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救助扶持政策,为保障退休职工、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搞好社会保障,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通过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ABCD【答案】B【解析】: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通过完善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符合题意。:社会保障是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不是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错误。: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
17、之间的利益关系,错误。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13(2021·福建省)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的安全网,具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相关知识,谈一谈我国重视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答案】必要性:人们可能遇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重要性:完善社会保
18、障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分析】本题以我国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为考查背景,要求考生运用社会保障的知识回答问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社会保障的原因和意义的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相关知识,谈一谈我国重视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知识限定明确,考查“
19、我国社会保障”的知识,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考查结合教材所学,可以从我国构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两个角度作答。根据所学,构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是人们可能遇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构建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可以从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互助功能三个角度分析作答即可。14(2023·河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
20、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民生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说明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答案】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增强人民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增强人民幸福感提供制度保障。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
21、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收入分配体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解
22、析】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说明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调动运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从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注重公平、完善收入分配体系,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等角度思考分析。15(2021·陕西西安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内循环是指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足,减轻外部需求波动对国内宏观
23、经济的冲击,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空间。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此,经济学家指出,推动经济内循环要使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也就是将中等收入群体由现在的4亿人左右,用十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能够达到8亿-9亿人规模。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他们的收入、扩大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要着力点。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答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劳动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第0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解析版)(精练)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28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