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2021·1月浙江选考)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答案】B【分析】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分为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随之丢失)、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
2、176;颠倒)、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4种类型。【详解】分析图示可知,与正常眼相比,棒眼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一个,超棒眼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两个,因此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即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021·1月浙江选考)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细胞和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
3、,细胞和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细胞中最多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C细胞和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D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1、1【答案】D【分析】图中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分布在两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和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都是精细胞;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详解】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细胞中基因组成可知,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B、根据DNA分子半保
4、留复制,1个精原细胞(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一条链含32P和另一链不含32P。该子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单体的DNA分子一条链含有含32P(共4条染色单体含有32P),细胞形成细胞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情况下,细胞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根据图可知,H所在的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很有可能H和h所在染色体都含有32P,因此细胞中最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B错误;C、根据B项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和中各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
5、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由于细胞中发生了H和h的互换,而发生互换的染色单体上不确定是否含有32P,故细胞和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错误;D、如果细胞的H和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且细胞中h所在染色体含有32P,则r在染色体不含有32P,因此形成的细胞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形成的细胞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由于细胞的基因型为Hhrr(h为互换的片段),h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一个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H和另一个r所在染色体不含32P),如果含有32P的2条染色体不在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和都含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D正确。故选D。3(20
6、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答案】D【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
7、)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核DNA含量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间期出现(04N),前期出现(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A、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共8个DNA分子,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A正确;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B正确;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
8、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故选D。4(2021·广东高考真题)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的
9、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答案】C【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是通过染色体易位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观察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故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A正确;B、题干信息可知,1
10、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由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故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B正确;C、由于发生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女性卵母细胞中含有45条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该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3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错误;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6中的3种染色体)分别是:含有14、21号染色体的正常卵细胞、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的卵细胞、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含有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含有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D正确。故选C。【点睛】5(2021
11、3;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B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C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D细胞质中的RNA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答案】D【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2)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4)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
12、失,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A正确;B、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需要大量的核糖体,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所以核仁代谢活动旺盛,B正确;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D、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这些DNA也能作为模板转录合成RNA,所以细胞质中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经核孔输出,D错误。故选D。1(2020
13、·全国高三开学考试)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加倍B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可用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作为观察对象C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点之一在于纺锤体的有无【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会导
14、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不变,核DNA分子数目加倍是因为DNA复制导致的,A错误;B、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C、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C正确;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点之一在于纺锤体的来源,D错误。故选C。2(2020·安徽高三其他)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如表所示为体外培养的细胞W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所需时间(单位:小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周期G1期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M期(分裂期)合计时长107351522A细胞W的细胞周期的间期持续时间有可能小于205
15、小时B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将增多C推测处于G1期的细胞W内既无核基因的复制,也没有基因的表达DM期可分为四个时期,其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的时期是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由表格可知:分裂间期的时间=10+7+3.5=20.5h,分裂期=1.5h,细胞周期=20.5+1.5=22h。【详解】A、由分析可知,细胞W
16、的细胞周期中间期持续时间为20.5小时,由于外界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因此,细胞W的细胞周期中间期持续时间有可能小于20.5小时,A正确;B、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周期会阻断在间期,致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将减少,B错误;C、G1期的细胞W内应有基因的表达,比如控制DNA聚合酶合成的基因会表达,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零,D错误。故选A。3(2020·广东广州高三其他)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DNA和染色质(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C无丝分裂因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而
17、得名D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无丝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无丝分裂指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为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但是没有染色体复制,A错误;B、无丝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C、无丝分裂因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故称为无丝分裂,C正确;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错误。故选C。4(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月考)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
18、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后,细胞核中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C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分别发生在前期末期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中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A正确;B、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后,细胞核中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
19、数目不变,B正确;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一是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发生在前期,二是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发生在末期,C正确;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而细胞质中的DNA不一定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错误。故选D。5(2020·黑龙江道里哈尔滨三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不发生DNA复制B蛙的红细胞能通过方式增殖,人的红细胞能通过方式增殖C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D过程中也具有细胞周期,精原细胞以或的方式增殖【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
20、可知:图示细胞细胞分裂的概念图,其中方式无纺锤体的出现,表示无丝分裂;方式具有细胞周期,表示有丝分裂;方式能产生生殖细胞,表示减数分裂。【详解】A、是无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也没有核膜、核仁的周期性消失与重建,但发生DNA复制的复制和平均分配,A错误;B、是无丝分裂,该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方式具有细胞周期,表示有丝分裂,但是人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C、是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过程是意义是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正确;D、细胞周期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是减数分裂过程,不具有细胞周
21、期,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增殖,要求考生识记无丝分裂的特点;识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掌握有丝分裂的意义;识记减数分裂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2020·黑龙江道里哈尔滨三中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是某需氧型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2n=4,则和为非同源染色体B该细胞中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不等C中心体间期复制,前期移向细胞两极D无丝分裂不出现图中的纺锤丝和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如果2n=4,则该细胞是有丝分裂后
22、期的图像,和为同源染色体,是性染色体,比如X和Y染色体,A错误;B、该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都是8,但由于细胞质中也有DNA分子,所以DNA含染色体数目不等,B正确;C、中心体的复制时间是在间期,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D、无丝分裂没有现图中的纺锤丝和染色体,D正确。故选A。7(2020·湖北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如表所示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所需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细胞周期G1SG2M合计时长1073.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