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3-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3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卷03-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3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3-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3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3月卷第三模拟(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0届昆明市一中第四次月考)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与细胞的运动和分裂无关B.细胞一般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C.胞间连丝、核孔、细胞膜都能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D.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储存遗传物质和基因表达的场所【答案】C【解析】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
2、相关,A选项错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一定是核糖体,B选项错误;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形成的通道,可以进行物质运输,也可进行信息交流,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C选项正确;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但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翻译发生在核糖体,D选项错误。2.(2020届云南省统测)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 )A.细胞凋亡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基因重组 D.DNA半保留复制【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减数分裂过程中,再生过程不能进行减数分
3、裂。3.(2020年昆明市一中第六次月考)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律或日节律。研究发现,这种日节律同肌肉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等没有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生物节律。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与生物节律有关的中枢位于脑干B,体温在一昼夜内周期性波动说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散热也增多D.寒冷刺激时骨骼肌战栗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C【解析】控制生物节律的中枢位于下丘脑,A选项错误;体温一昼夜的波动,是生物节律决定的正常现象,内环境稳态并未受到破坏,B选项错误;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加,为维持体温的稳态,散热也增加,C选项正
4、确;寒冷刺激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D选项错误。4. (2020届云南民族中学第八次月考) 下列关于进化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木单位是种群B.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解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B错误。5. (2020届曲靖一中第七次月考)种群白然调节是指自然界控制生物种群规模的过程。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力,但没有一个自然种群能够无限增长,因为自然界存在多种控制生物种群的客观因素。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只能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
5、度B.种群的数量变化只有“”型增长和“S”型增长两种模型C.自然种群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存在负反馈调节D.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水平结构和亚直结构 【答案】C 【解析】样方法除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外,也能调查部分动物的种群密度,如蚜虫,A错误。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增长、波动、下降等模型,B错误。自然种群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种群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捕食关系也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制约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D错误。6. (2020年昆明市一中第七次月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B.用X射线处理某植
6、物后,若未出现新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C.可遗传的变异均可导致生物进化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种群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答案】C【解析】花药离体培养过程是将精子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会发生突变,但是自然状态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选项错误;用X射线处理某植物,该植物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因此不一定出现新性状,如显性纯合子突变为杂合子,B选项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均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选项正确;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选项错误。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
7、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2020年贵阳一中第六次月考,10分)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R.i)从植物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给予离体叶绿体悬液(有H2O,没有CO2)光照,就能放出O2;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美国科学家阿尔农(D. Amon)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O2时,还能积累 NADPH和ATP。请回答下列问题:(1)希尔的实验可说明: 。(2)阿尔农的实验中 NADPH和ATP的形成场所在 ,其中 结合形成 NADPH。(3)在希尔和阿尔农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撤
8、去光照供给CO2后产生有机物,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4)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M. Calvin)用小球藻探明CO2如何转化为有机物的,请简述该实验的思路: 。【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H2O的光解、产生O2(或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 )(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或基粒) NADP+ 与H+(3)H2O光解产生O2与CO2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两个过程(或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两个过程/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参与了合成有机物的过程)(4)用经过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放射性14C的去向【解析】(
9、1)英国植物学家希尔(RHill)用离体叶绿体悬液(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O2,可以说明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2)NADPH和ATP的形成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或基粒),水分解为氧和H+ ,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NADP+与H+结合形成NADPH。(3)光合作用O2产生和糖类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而是分阶段进行的,故H2O光解产生O2与CO2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两个过程。(4)美国科学家卡尔文(MCalvin)用小球藻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经过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放射性14C的去向,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
10、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30. (2020届巴蜀中学第八次月考)(10分)图20是人体内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及体温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饥饿时,一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刺激细胞D,使其分泌活动加强,则为 素另一方面,由位于 的血糖调节中枢调节E,使分泌增加。在上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细胞D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有 。(至少填两种)。(2)研究发现人体的交感神经在饥饿时也会兴奋,并且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物质能促进细胞D的分泌活动,却抑制细胞C的分泌活动,此现象说明: 。(3)某人饮食过咸会导致尿量减少,利用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并加上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卷03-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3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354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