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1-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卷01-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1-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第一模拟(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辽宁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的系统B. 在细胞合成RNA聚合酶的过程中,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C. 核膜上分布的核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D. 把离体的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其外膜比内膜先
2、涨破【答案】 D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核的功能,渗透作用 【解析】【解答】A、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 B、RNA聚合酶不是分泌蛋白,不存在内质网摸转换为高尔基体膜,B错误;C、核膜上分布的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交流的的通道,C错误;D、把离体的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其外膜比内膜先涨破,因为内膜折叠成脊,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2020·辽宁模拟)为
3、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组(20)组(40)和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B. 组在t1之后产物不再增加是由于底物被彻底耗尽C. 为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应将各组的酶和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D. 本实验所用的酶最可能是过氧化氢酶【答案】 C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解答】A、该酶在本实验中40下催化速率最高,但不能说明其最适温度是40,A错误; B、组在t1之后产物不再增加是由于酶失活造
4、成的,B错误;C、为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应将各组的酶和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C正确;D、过氧化氢加热分解,不能用来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据图分析可知,在4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20时,60条件下,由于温度过高,t2时酶已失活。3.(2020·保定模拟)某家族中有两种单基因家族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分别位于
5、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设A,a是与甲病有关的基因,B,b是与乙病有关的基因。下图为这一家族的遗传系图谱,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第III代7号个体和9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种类数相等C. 若10号个体和16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健康女儿的概率是1/8D.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以有效预防上述遗传病的产生【答案】 C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 B
6、、 6号个体两病均患,其基因型为bbXAXa , 可推知其父母3号和4号基因型分别为BbXAY、BbXaXa , 则7号可能基因型有两种:BBXAXa或BbXAXa , 9号个体正常,可能基因型也有两种:BBXaXa或BbXaXa , B正确;C、若10号个体BbXAXa和16号个体BbXaY结婚,生育一个健康女儿的概率是 34×14=316 , C错误;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以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分析系谱图:第代3号和4号个体不患乙病,所生的6号和8号个体患乙病,可推测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根据题中信息“两种单基因家族遗
7、传病,其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系谱图可知,3号的母亲1号和女儿6、7号均患甲病,说明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2020·保定模拟)下列成语或现象中对应着相关激素,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怒发冲冠肾上腺素
8、; B. 瓜熟蒂落脱落酸C. 孔雀开屏雄性激素
9、0; D. 作茧自缚保幼激素【答案】 D 【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怒发冲冠是由于神经和体液调节分泌肾上腺素使立毛肌收缩,而使头发“竖立”的现象,A正确; B、瓜熟蒂落是果实成熟后脱落的现象,而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正确;C、孔雀开屏是雄孔雀的求偶行为,与雄性激素有关,C正确;D、作茧自缚是昆虫变态发育中的一个环节,与蜕皮激素有关,而非保幼激素,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肾上腺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使心跳
10、和呼吸加快;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2、脱落酸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雄性激素的作用: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等。4、保幼激素的作用:保持昆虫幼虫状态和促进成虫卵巢发育。5.(2020·河北模拟)浮游植物A比浮游植物B对N、P的吸收能力强,沉水植物C比浮游植物A对N、P的吸收能力强。某环保部门欲选用其中两种植物投放到当地N、P较高的水体,以净化水体。应选用投放的的两种植物及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 浮游植物A和沉水植物C 群落的种间关系类型不变B
11、. 浮游植物A和沉水植物C 食物链的营养级数将增加C. 浮游植物A和浮游植物B 群落的垂直结构保持不变D. 浮游植物A和浮游植物B 群落的能量流动方向改变【答案】 A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解:三种植物中,浮游植物B对N、P的吸收能力最弱,故不选做投放的植物 。浮游植物A和沉水植物C在生态系统均为生产者,投放浮游植物A和沉水植物C食物链的营养级数不增加,群落的种间关系类型不变。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浮游植物A比浮游植物B对N、P
12、的吸收能力强,沉水植物C比浮游植物A对N、P的吸收能力强,因此在N、P含量较高的水体中选择浮游植物A和沉水植物C有利于对水体的净化。6.(2020·河北模拟)果蝇的长翅与无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果蝇的长翅(A)对无翅(a)为显性性状。在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无变异的果蝇群体中,长翅和无翅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果蝇种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迁出幼年无翅个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迁出前,该种群长翅的个体数量比无翅的个体数量多B. 迁出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不变C.
13、 迁出后,种群中A和Aa的频率均随迁出代数增加逐渐增加D. 迁出后, 种群中A和AA的频率均随迁出代数增加逐渐增加【答案】 C 【考点】基因频率的概念与变化 【解析】【解答】解:A、迁出前,该种群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其中长翅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而无翅个体的基因型只有aa,故长翅的个体数量比无翅的个体数量多,A正确; B、迁出前,该种群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基因频率保持不变,故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不变,B正确;CD、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无变异的果蝇群体中,长翅和无翅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逐代迁出幼年无翅个体, A的基因频率随迁出代数增加逐渐增加,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14、增加,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无变异的果蝇群体中,长翅和无翅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如果长时间进行下去,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现需对果蝇种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迁出幼年无翅个体(aa),则导致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而a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小。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2020·吉林模拟)昼夜温差是由白天温度的最高值和夜间温度的最低值之差决定的。为研究正、负昼夜温差对果实膨大期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在
15、人工气候室内设置5个昼夜温差水平,即-18(16/34)、-12、19/31)、0(25/25)、+12(31/19)、+18(34/16),结果如下表所示(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各数据的单位不作要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 项目昼夜温差处理()-18-120+12+18净光合速率6.207.329.4514.3412.16叶片气孔导度0.150.160.200.240.22叶绿素a含量1.631.721.812.202.01叶绿素b含量0.480.540.630.810.72(1)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来影响植物代谢活动。叶片气孔导度的大小、叶绿素含量分
16、别通过直接影响_、_来影响番茄的光合速率。 (2)实验以零昼夜温差为对照,在日平均温度_(填“相等”或“不等”)的情况下设置昼夜温差。由上表分析,若要进一步确定最有利于有机物积累的昼夜温差,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 (3)与昼夜温差为+12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相比,昼夜温差为+18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是_。 【答案】 (1)酶的活性(1分);二氧化碳的吸收(或暗反应)(1分);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或光反应)(1分)(2)相等(1分);在昼夜温差为0+18的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重复实验(2分)(3)高昼温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或昼温较高引起呼吸速率升高 (3
17、分)【考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答】(1)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植物代谢活动。叶片气孔导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进而影响了暗反应的进行;叶绿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光的吸收量,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最终影响了番茄的光合速率。(2)本实验以零昼夜温差为对照,日平均温度为无关变量,故应在日平均温度相等的情况下设置昼夜温差。上表结果显示,在昼夜温差为0+18的范围内,净光合速率出现了最大值,因此为进一步确定最有利于有机物积累的昼夜温差,应该是在昼夜温差为0+18的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重复实
18、验,通过实验结果找到合适的昼夜温差。(3)由上表分析,与昼夜温差为+12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相比,昼夜温差为+18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是因为该条件下叶绿素a、b的含量低,光能吸收较少,产生的H、ATP少,且叶片的气孔导度小,吸收的二氧化碳浓度少,因此,净光合速率较低。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卷01-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1月卷(新课标专用)(解析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133552.html
限制150内